民间故事 洛神

2023-11-02 11:08:55 字數 4681 閱讀 9193

相传在东汉末年献帝建安初期,邺郡大夫甄逸和丞相曹操本是邻居。甄逸的女儿甄静和曹操的第二个儿子曹丕、第三个儿子曹植,自小就成了要好的朋友。

后来,他们又在一起读书。曹植聪明好学,甄静与他的感情也最好。曹丕常常狡猾取巧,甄静就渐渐与他疏远了。

长大后,由于曹植能够勤学苦练,努力钻研,做起诗文来又快又好。曹操在许多儿子中,最喜欢曹植,因此曹丕也最妒忌他。

甄静见曹植才貌出众,心地纯良,对他很是倾心。

甄静的妈妈眼看女儿和曹植的感情一天好似一天,有心将女儿配给曹植。但甄逸却觉得曹操为人奸险,不愿与他结为亲家。以后,这件婚事也就搁了下来。

那时,有个大臣,名叫袁绍,位居司空之职,兼管冀、青、幽、并四州,权势很大。他的第二个儿子袁熙,听说甄静长得美丽,便向父亲请求,要娶甄静做妻子。

袁绍依了儿子,便派媒人到甄家说亲。甄逸虽然知道女儿和曹植心心相印,但因袁绍权势很大,没奈何,也只得应允了。

甄静知道这个消息,大胆向父亲说明了自己和曹植已有盟约。甄逸满肚子苦衷说不出口,只能故意装作恼怒,厉声斥责了几句,拂拂衣袖走了。

甄静伤心地哭了一会,就含泪写了一封短札,派个婢女,去将这不幸的消息告诉曹植。

正当曹植对着甄静的短札发呆时,曹丕来到了他的书房。曹丕知道甄静已许配给袁绍的儿子后,不但不同情曹植,反而冷笑了几声。

不久,甄静被迫出嫁,香车宝马,嫁奁很多,迎亲送嫁的人充塞了道路。甄静坐在车中,掩面低泣。虽然车儿是向冀州袁府驶去,但她的心却还萦绕在曹植的身旁。

甄静到了冀州,婚后的生活很不美满。袁熙仗着父亲的权势、骄奢淫逸,蛮横无道。甄静与他话不投机,袁熙对她亦没有什么感情。

过了不久,袁绍为了巩固他在幽州的势力便命袁熙到那边去坐镇。袁熙要甄静随他同去甄静就用「不惯远征」和应该「奉侍翁姑」为名,婉言拒绝了。

袁熙去后,甄静每天思念着曹植,独自在庭院中偷偷流泪。

第二年,曹操想并吞袁绍所据的四州,首先在官渡地方击败了袁绍的主力部队,气得袁绍**身死。然后曹操又向冀州进攻。

冀州城破后,曹丕探知甄静还留在城中,便带了一小支人马,急忙赶往袁绍家去。曹丕在袁家门前下了马,拔出宝剑,正要闯门进去,忽然,从门里闪出一个武将来把他拦住了。

曹丕叱退了父亲所派的那员武将,留下兵马,径自提了宝剑,风也似地奔入后堂。只见两个妇人,蓬头垢面地正在抱头痛哭。

曹丕走上去用袍袖揩去那年轻妇人的面垢,才认出她就是自己思慕中的甄静。那个年老的妇人,就是袁绍的妻子刘氏。

曹丕对刘氏说:『我是曹丞相的儿子,愿意目不转睛地望着甄静,心中有数,便对他说『若得世子保护,愿将甄氏献给你做妻子。』

曹丕听到刘氏这么说,真是喜出望外。甄静在曹丕和刘氏的威逼下,只是哀哀低泣,不敢反抗。

曹操最后进入冀州,经过袁绍家的门前,见有兵丁马匹驻在那儿,便问:『什么人已经进去了?』那个预先奉令前来守门的将军连忙回答说:『世子在内。』

曹操心里好气,命那将军把曹丕了出来出来,斥责他不该擅自违抗军令。刘氏慌忙曹操一边拜着一边说:『若非世子,不能保全妾家。妾已将甄静献给世子为妻了。』

曹操便叫刘氏唤出甄静,仔细**,果然长得美丽,不禁连声赞美说:『这才是我儿的妻子!』在曹操的许可下,曹丕就娶了甄静,当夜在袁绍家中成亲。甄静虽然不愿意,但无法可想。

再说曹植听到父亲和哥哥带着军队打进了冀州,心里挂念着甄静,恐怕她在兵荒马乱中遭到危险,就不顾路途遥远,星夜骑了快马,赶到冀州。

到了袁家,曹植才知甄静已被曹丕占为妻子。曹丕还叫她出来与曹植见礼。昔日两个心心相印的人,如今成了叔嫂,两人默默相对,不知说什么是好。

曹植由于受刺激太深,自从这天以后,每日同朋友丁仪、丁廙、杨修等在一起酗酒,有时吟诗作赋,有时狂歌当哭,生活很不正常。

本来,曹植为人忠厚,又加很有学问,深得曹操的宠爱。当曹操被封为魏王的时候,已准备册立他为太子,但这时发现他这么任性放纵,顿时犹疑起来。

曹丕知道了父亲的心事,一面装得规规矩矩,一面笼络大臣。有些趋炎附势的大臣,就在曹操面前称颂曹丕。而曹丕又在曹操面前,添油 加醋地数说曹植的坏话。

日子一久,曹操终于决定册立曹丕做太子。曹植不但在爱情上遭到失败,而且连做太子也没有希望了。

尽管如此,曹丕妒忌他的心情仍然有增无减。一方面,深恐他与甄静时常见面,藕断丝连;一方面,又恐怕他重新取得父亲的好感,因而决心继续打击曹植。

有一次,大将曹仁被蜀国大将关羽打得一败涂地,曹仁派人突围向曹操求救,曹操打算派曹植带兵援救。

哪知这消息被曹丕知道了,他当即办了酒筵,邀请曹植前来饮酒。席上,曹丕眉开眼笑地与曹植吟诗答对,一杯又一杯地将曹植灌得烂醉。

当曹操把曹植叫来交与任务时,曹植已经烂醉如泥,不能担当这个重任。曹操非常恼怒,只得另派别人。从此,曹操对曹植的印象就更加不好了。

在曹丕千方百计的挑拨下,曹操把曹植封到外地,远离了京都。后来又借故将曹植的心腹密友杨修杀死。曹植在异乡客地,听到了朋友的死讯,内心无限悲愤。

当曹植完全失宠以后,曹丕就大权独揽。等到曹操一死,曹丕便逼迫献帝退位,自己做了皇帝。他还把倾向曹植的丁仪、丁廙也一起杀死。

曹植为奔父丧,与封在外地的哥哥弟曹虎一起回家。曹丕深忌曹彰勇武,擅自进京,使他不能再见甄静。

曹植和曹虎一同离京时,曹丕怕他们同谋,又命令他们不准同路。曹植只得含泪和曹虎道别,各自赶路。曹植想起曹彰的惨死,心里万分痛恨曹丕。

从此以后,曹植的自由完全被曹丕剥夺了。曹丕不许他在一个地方久住,常常改换他的『封地』。不但使他到处飘零,而且不让他行使职权,不许他与亲戚朋友来往。

这时,曹丕又宠爱上一个郭妃,成日成夜与她寻欢作乐,把从前掠夺得来的甄静抛置在后宫,不理不睬。甄静在凄凉的时候,就更加追念起曹植来。

秋天来了,甄静看着阶前在西风中飘舞的黄叶,禁不住感情流露,写下了几首如怨如诉的诗来。

不料,这些诗被派来监视她的宫女拿去报知曹丕。曹丕虽然宠爱郭妃,但对甄静怀念曹植,却是万分妒恨。

再加上郭妃百般挑拨,曹丕终于起了杀害甄静和曹植的恶念,于是打算一箭双雕,拔去眼中钉。曹丕恶毒地伪造甄静的笔迹,写了封假信,并派心腹太监把这封信送到雍丘去约曹植进宫。

曹植在雍丘过着囚徒般的日子,想曹丕占去,太子皇位被曹丕夺去,兄曹丕杀死,内心万分痛恨。这时,『手书』,真是悲喜交集。

曹植万万料不到这是曹丕的诡计,当即离开雍丘,赶赴京城,悄悄地依照信上所指引的,从冷僻的便门走进后官,来见甄静。

甄静蓦地见到曹植进来,惊异得疑是做梦。曹植便将那封信拿出来交给她看。甄静接过信一看,顿时变了脸色,双手发抖好半天,才战战兢兢地对曹植说:『这不是我的 手笔。三弟,你赶快走吧!』

曹植正在迟疑不定,曹丕已从殿角那边佩着宝剑,带着卫士来了。甄静和曹植只得上前迎接。曹丕怒容满面,一手夺过了甄静手中的那封假信,假装不知地看了一会。

曹丕看毕,立即把信拿到甄静面前,喝『为什么要私写此信?』甄静镇定地说并没有写这封信,不知哪个丧天害理的假它。』曹丕冷笑几声,就诬说她狡辩。

接着,曹丕臭骂了她一顿,便向卫士下令,将甄静拖到庭前用白绫绞死。曹植奋不顾身地要求曹丕释放甄静,却被曹丕凶恶地喝住。

无辜的甄静被暴君活活地绞死了。曹植掩面痛哭不止。曹丕见甄静死了,又给曹植加了个「私通皇后」的罪名。曹植听了,马上据理辩护。

你身为皇叔,为何擅自私入内宫,与皇后私通?曹丕不问情由,喝令卫士将曹植处死,幸亏有人报告了他们的母亲卞太后,她颤巍巍地赶了来,曹植才没有被立即处死。

可是曹丕还不肯放过曹植,他皱着眉头沉吟了一会,又想出了一条毒计加害于他。曹植见曹丕为了私欲‘既杀妻,又要杀弟,他在义愤之下,一口答应了。

曹植在殿上踱起方步来。卞太后在旁为他担心得浑身发抖。曹丕按着剑不住冷笑,满以为曹植不能七步成章,一定能够将他处死,除掉自己的心腹后患。

曹植想:曹丕为了**,夺取他人之妇;为了权势,陷害同胞兄弟;这种残忍心肠,真是世上少见。因此,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煮豆燃豆萁的痛心景象来。

曹植刚走满七步,就吟出一篇激动人心的千古绝唱:『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丕面对着无辜的弟弟,心想:他本来在雍丘,是自己设计骗来的;他本来与甄静相爱,是自己将她夺来置死的;他本来有继承皇位的可能,是自己用阴谋将它篡夺的。如今,诗做成了,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曹丕自知理屈,在母亲的劝阻下,就顺水推舟释放了曹植,并且假意向曹植道歉,还赠送他甄静床上的一个枕头,借此来刺激他已经破碎的心。

曹植无奈,只得满含辛酸,拜领了哥哥所赠的枕头,别了哥哥和母亲,黯然地离开了京城。

这天,曹植来到洛水河滨,天色已经快晚了,但见几只水鸟在黯淡的霞光中飞舞,河水的尽头闪耀着夕阳的余辉,到处是萧索荒凉,单调寂寞,他的心里充满了忧伤!

夜里,在那凄清的洛水驿馆中,曹植伴着一盏孤灯,从行囊中捡出甄静生前所用的枕头来想起她无辜屈死,今生不能再见一面,一阵心痛,泪珠儿便像泉水般地涌了出来。

曹植忽然拔出了身边的佩剑,剑在灯影下闪出一缕缕寒光。他叹惜自己没有练好武艺,手下又无一兵一卒,怎么能够为好友、为甄静、为自己报仇雪恨?

到了三更天,夜深人静,他哭得疲倦了,便和衣倒在塌上,抚着枕头假睡,恍惚看见一个美丽的神女,风姿绰约地涉着洛水而来。

那神女渐行渐近,来到了他的身边。仔细一瞧,原来正是自己朝思暮想、恋恋难忘的甄静。只见她花一般的面颜上笼罩着无限凄苦的神色,想要说话,却又一句也没说出口来。

他又惊又喜,正想与她说话,忽觉醒,却 地散发是一个短梦。桌上的残灯,还是半明着惨淡的昏光。他看看屋子的四周,佛还 从甄静身上飘漾出来的余香。

趁着天还未亮,他便起身磨墨,在一张花笺上写下一篇《思甄赋》——即有名的《洛神赋》,以作为永恒的纪念。

在鸟啼声里,一钩残月落下西山,东方还只有一丝鱼肚白色,曹植又骑上马,孤零零地走上他凄凉的归途。

民间故事 独眼神算

注 本故事纯属虚构!清朝年间,黑山镇有个算命先生,因左眼患有眼疾,平日都用一个黑色的眼罩遮着。不过,他给人算命很准,可以说从来都没有出过差错。故此,当地人皆尊称他为 独眼神算 都说奇人异士脾气非常怪,独眼神算也不例外。他给人算命,不论对方是贫是富 是贱是贵,一律只收取二十文卦金。多给不要,少给也不行...

神奇之花 民间故事

有一个农夫名叫陈通,他生活在一个贫瘠偏远的农村。一天,他在田地里辛勤耕作,不小心发现了一朵异样的花。这朵花散发着迷人的光芒,花瓣上写满了神秘的文字。陈通被花朵的美丽所吸引,他小心地将花朵带回了家。陈通并不知道这朵花的来历,但他发现,当他把花朵放在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水竟然变成了一种奇特的药水。陈通好...

民间故事之飞天马神童

在中国古代,有一个名叫 飞天马 的传说,这个故事发生在隋唐时期,充满了神秘色彩。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年轻的的书生,名叫李云。他自幼酷爱诗书,勤奋好学,但因家境贫寒,未能踏上仕途。然而,他并未因此而气馁,依然坚持着自己的理想。一天,李云在林间漫步,偶然发现了一片神秘的草地。这片草地四周环绕着青山,空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