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爆发“九 一八”日本侵华战争

2023-11-15 16:40:29 字數 4323 閱讀 8968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天当我们回忆那一段中国人经历的灾难深重的苦难历史,就是要以史为鉴,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血的教训,时刻不忘将中华民族的复兴作为我们每个中国人的神圣使命。“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 2023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蓄谋以久,突然发动对沈阳的袭击,企图以武力侵占东北的事件。 九·一八事变是由日本蓄意制造并故意挑起的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者妄图以武力征服中国的开端,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起点,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让我们再一次回望那段难忘的岁月,从深层次多方面剖析思考,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历史原因。

01 一九三一年的日本经济陷入空前危机。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202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的经济危机。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2023年日本的经济危机也达到了顶点,出现了工人失业、**崩溃、银行破产倒闭的经济大萧条景象。

2023年农产品***发生了全国性的大歉收,农业陷入了灾难的深渊;1931 年来,全国普通银行 774 家中,处于休业、半休业状态的有 518 家;工业生产总指数下降约30%;罢工人数突破历史最高纪录。2023年至2023年,日本连续更换了四届内阁。

九·一八事”变前, 据统计,东北有耕地 2.3825 亿亩,主要种植大豆、杂粮;铁的总储藏量为 69 亿多吨,煤的总储藏量为 145 亿多吨;森林总面积6亿5 千多万亩,木材蓄积量达 150 多亿立方米。东北是日本最大的投资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日本在东北的投资占外国对东北投资总额的 73%,日本对外投资的半数以上集中在东北,对东北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 80 %。

日本统治集团为了摆脱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转移国内人民的视线,缓和尖锐的阶级矛盾,乘美英帝国主义困难重重,对中国的现状进行了评估分析,认为中国国内军阀林立,内战不断,蒋介石忙于调兵遣将围剿工农红军,东北军的少帅张学良立足未稳,此时的国民**根本无力阻止日本侵略战争,日本内阁认为一九三一年是发动侵华战争的最好时机。

日本在做好了发动侵华战争的充分准备后,2023年8月,关东军高级参谋板垣征四郎在侵华战争动员会上发表演说:“不要看中国是个现代的国家,好像有现代国家的一切特征,实际上中国是分散的部落。 对一般的民众来说,顶多就是给谁交税的问题,并没有紧密的国家联系,可以给北洋军阀交税,可以给蒋介石交税,给张作霖交税,给张学良交税,或者给日本人交税,都是一样的。民众与**的联系仅仅是赋税的关系,而赋税交给谁都是一样的,它并没有形成现代国家的这种政治、思想、经济、文化甚至社会制度之间的紧密联系,它非常松散。就在板垣发表演说后的一个月,日本对中国东北发动了骇人听闻的“九一·八事变”,侵华战争全面爆发。

02 一九三一年中国混乱的政治现状。

1930-2023年的中国,正处于军阀混战的局面中,蒋介石南京**尚未完成全国的统一。为了争夺更多的地盘和更大的权力,2023年爆发了中原大战,大战双方是蒋介石的南京**军队对阵阎锡山的晋军、冯玉祥的西北军、李宗仁的桂系军队,大战结果是蒋介石大获全胜。中原大战历时7个月,双方动员兵力110万人以上,支出军费5亿元,死伤30万人,战火波及20多省,双方死伤达30万多人,南方每月所需军费约三千万元,北方每月约需一千万元,双方军费总数,达二万万元以上,战争对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2023年2月,蒋介石突然扣押时任国民**立法院长胡汉民,此举引发反蒋各派在广州另组国民**,形成严重的宁粤对峙局面,双方一度剑拔弩张。经过和平会谈,蒋介石宣布下野,成立以孙科为行政院长的新**,广州国民**宣告取消。2023年1月、5月、9月蒋介石**分别出动10万、20万、30万大军对江西苏区的工农红军实施三次大规模围剿,均以失败告终。

2023年6月,原冯玉祥的部下石友三在日本间谍的怂恿叛变张学良,石友三反叛后,张学良不得不从关外再次抽调6个旅的东北军主力平叛,经过一个多月的战斗,石友三叛乱被平定。石友三事件后,6个东北军主力旅滞留在关内,再加上此前入关的15万东北军,此时东北地区的兵力除了王以哲驻防沈阳的8000正规军外,其余多是战斗力羸弱的地方部队,导致东北地区防务出现巨大漏洞,也给日本关东军造成了可乘之机,东北地区的薄弱的守卫力量根本无力阻挡日本关东军的铁蹄。

03 蒋介石的不准抵抗政策。

2023年7月,日本参谋本部和陆军省制定出《解决满洲问题政策纲目》,要求关东军在一年内不得擅自行动,但关东军早已蠢蠢欲动,拒不听从参谋本部意见,积极准备武装侵占东北。

蒋介石很快第一时间获悉了这一绝密情报,认定日本人就要对东北动手。但蒋介石并没有制定应对策略。2023年8月16日致电令张学良:“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不予抵抗,力避冲突,吾兄万勿逞一时之愤,置国家民族于不顾。”

2023年9月12日,蒋介石再次乘火车秘密抵达石家庄与张学良密会,在专列上,蒋介石明确对张学良说:“最近获得可靠情报,日军在东北马上要动手,我们的力量不足,不能打。我考虑到只有提请国际联盟主持正义,和平解决。我这次和你会面,最主要的是要你严令东北军,凡遇到日军进攻,一律不准抵抗。”

2023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南满铁路守备队柳条湖分遣队按预定计划炸毁南满铁路沈阳北郊柳条湖一段铁轨,并诬称为中**队所为。随后,关东军炮击北大营,并大举进攻沈阳,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发生。东北军部队多次接受张学良不准抵抗的训令,在日军突然袭击面前,除小部分自发英勇抵抗外,其余均不战而退。2023年9月19日上午8时,日军几乎未受到抵抗便将沈阳全城占领。东北军撤向锦州。

九一八”事件发生后,国民党内一片慌乱与无能。面对国难当头,蒋介石却仍就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方针,坐镇南昌,忙于对工农红军的第三次军事“围剿”。

2023年9月21日,蒋介石召集紧急会议,商讨对日方略:以日本侵占东北的事实,向国际联盟提出申诉,发布告全国同胞书,要求国人镇静忍耐,努力团结,准备自卫,并信赖国联公理处断。2023年11月,日本拒绝按国际联盟要求退回事变前原地的建议,继续侵占东北各大城市,此后,东北各地的中**队或宣布“独立”,或继续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短短4个多月的时间里,日军得以迅速占领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大部分地区,东北地区3000万同胞从此沦为亡国奴。

国民党软弱无能、不抵抗政策造成严重恶果,使日本的侵略欲望更加膨胀,肆无忌惮地扩大侵略战争,板垣征四郎对关东军将领说:“方今蒋介石自身难保,不可能与大日本帝国为敌,故不会同意张学良回师东北与关东军作战。”

04 张学良为什么不抵抗日军。

1928 年,张作霖在皇姑屯事件中被日本人暗杀,张学良继任东北军保安总司令。此时的东北军拥有正规军 30 万,是当时中国最强大的一支军队。但是,由于张学良非常年轻,接管东北军时年仅27岁,九一八事变时才30岁,缺乏长期军事斗争经验,加上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东北军的处境日益艰难。

一方面,在事变发生前,张学良错误估计形势,认为日本不会对东北发动大规模的进攻,因此在日本侵略东北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军事准备。事变发生后,张学良又认为东北军无法与日本军队抗衡,因此坚持执行蒋介石不抵抗政策。这种政治上的短视和估计不足,导致了东北军完全放弃抵抗,也使日本侵略军长趋直入,得以轻易地占领东北地区。

另一方面,中原大战后,张学良的东北军控制了华北大部分地区,东北军除了自己的基本盘:辽宁,吉林,黑龙江,热河四省之外,还控制了察哈尔,北京,天津及河北等地,成为北方最大的军阀势力。如果东北军此时回防东北,与日军展开决战,在没有得到南京**全力支持的情况下,不但可能夺不回东北地区,甚至连华北地区也可能会弄丢,东北军将无容身之地。思来想去,张学良还是决定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命令,下令东北军不准抵抗,保存东北军的实力,才是现实的选择。

从今天的角度看,张学良当年坚持不抵抗政策、放弃东三省的做法是犯了历史错误,也是导致日本侵略军得以轻易占领东北的主要原因。当然,我们也不能否定张学良后来在西安事变、国共合作时期作出的历史贡献。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第一步,给中国人民造成深重灾难,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十四年英勇抗战,改变了中华民族百年来受人欺凌、侵略、压迫的屈辱境况,并孕育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希望。今天,我们更加应该借鉴历史,总结经验教训,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加强我们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日本一共发动过五次侵华战争,中国四胜一败

自春秋战国起,大量逃避战乱的中国人东渡日本,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文化,让贫瘠的日本有了质的飞越,从此日本就对拥有着璀璨文明的华夏充满了觊觎。只要日本国力一强盛,而咱们中国进入衰弱期,日本必然发动侵华战争。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日本一共发动过的五次侵华战争。第一次侵华战争,白江口之战。白江口之战示意图。话...

为什么要铭记“九一八” 日本鬼子不敢公开的老照片,无耻至极!

九一八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也是中国人民不可磨灭的痛楚和屈辱。这场由日本侵略者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东北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伤痛。在这场战争中,日本侵略者的暴行无所不及,无论是对中 民还是对妇女和儿童,都展现出了鬼子的残忍和阴险。年的月日晚上,日本侵略者按照精心策划好的阴谋,在沈...

一旦日俄战争再次爆发,日本能坚持多久?也许不容乐观

长期以来,日本和俄罗斯之间存在深刻的分歧,如果他们无法控制敌意,爆发冲突,那日本会坚持多久呢?目前,俄罗斯的军事实力备受世界瞩目,特别是其拥有的核 尽管核 实际上在战争中很少被使用,因为这可能导致其他国家的干预,但即便在小规模冲突中,如美国等国也未曾轻举妄动。然而,俄罗斯以其 战斗民族 的声誉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