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非法集资分子盯上老年群体的“钱袋子”

2023-11-25 13:40:02 字數 1503 閱讀 9991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群体占到总人口的比重越来越大。因老年群体投资信息**不准、专业判断能力不够、相关法律知识不足等,往往被不法分子“盯上”,成为非法集资的高危人群。倘若任由其发展,投资理财受损除了直接重创已生活固化的老年群体,更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

一、形式揭秘。

一)传统类型。一是健康推销类。利用老年群体普遍体弱多病、追求健康的心理,以各类“健康管理”“酸碱平衡”“生活馆”等项目为依托,鼓吹“高科技”“国际领先”等概念,片面夸***功能,谎称产品包治百病,诱骗老年群体消费。二是销售“老年产品”类。个别机构不具有销售商品的真实内容或者不以销售商品为主要目的,以商品回购、寄存代售、消费返利等方式,诱骗老年人投资。三是高利返息类。初期向老年人赠送米、面、油等生活物资,利用“拿人手短”的心理吸引老年人进店,以快付高息和快返本金为诱饵,介绍公司或平台消费返利、购买产品分红等虚假信息,诱骗老年人成为会员后购买各类产品。四是政策误导类。以注册的企业为依托,高薪招募销售人员,夸张或虚假解读“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一带一路”等政策,诱导老年人先期投资获得小额收益,再扩散投资信息,扩大集资范围,待获得足够利益后捐款“跑路”。

二)新型类型。主要以“养老”为名实施集资犯罪。一是销售“养老公寓”“养老院”类。个别机构以销售虚构的养老公寓、养老山庄等名义,或者以返本销售、售后返租、约定回购等方式销售养老公寓、养老山庄等。二是提供“养老服务”类。个别养老服务机构明显超过床位供给能力,却以办理“贵宾卡”“会员卡”“预付卡”等名义,向会员收取高额会员费、保证金或者会员卡充值,非法吸收公众资金。三是投资“养老项目”类。个别机构打着投资、加盟、入股养生养老基地、老年公寓等项目名义,承诺高额回报,实施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非法集资、传销等犯罪,非法吸收公众资金。

三、原因分析。

一)生活压力相对较小。大部分老年群体以照顾家人为主,社交圈子较为固定,时间相对宽裕,手中略有积蓄。老年人拥有再次感知世界、融入社会的心态,希望通过投资能够体现自我价值。

二)创收心态相对较强。大部分老年人不希望为子女增加负担,所以更偏好储蓄理财,不法分子利用这一心理,在召集老年人开会授课时,打着高额回报的幌子,以送医疗保障、送免费礼物、免费旅游为饵,拉老人听讲座、免费体检,骗取老年人的信任,趁机推销投资理财产品,因部分老年人受了小恩惠后不好意思拒绝对方推销的产品,最后上当受骗。

三)缺乏理性投资理财。老年群体大部分缺乏子女陪伴,也不愿给子女添麻烦,往往是老年人之间相互沟通影响,而做出投资决定。同时因对投资金融知识欠缺,易轻信游说人员,在投资对象和产品上任人“牵着鼻子走”,无法识别签订的投资理财协议、收据、欠条等的法律效力,造成冲动投资和硬性受损。

四)犯罪鉴别能力不足。由于年龄、知识结构、信息更迭等原因,大部分老年人金融知识欠缺,非法集资防范和鉴别力不强,对新的养老服务政策缺乏关注,一些不法分子针对其对储蓄保值有增值的心理,专门向这些老年人推荐会员卡。

提醒广大老年群体,平常注重了解非法集资常识,多学习身边案例引以为戒,提高防范意识能力,同时呼吁公安、市场监管、税务、金融、卫健等职能部门组成联合执法,常态化对涉及医疗保健、信息科技、投资管理、生物科技等重点区域、领域开展风险排查,充分掌握潜在风险苗头,预估经济风险程度,确保铲除犯罪滋生土壤,守住老年群体“钱袋子”。

警惕!警惕!非法涉外气象探测站点!

部近期发布消息称,他们在今年与气象 保密等部门合作开展的涉外气象探测专项治理中,发现了数百个非法涉外气象探测站点。这些站点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分布,涉及多个省份,对我 造成了风险隐患。据了解,这些非法涉外气象探测站点的探测项目有的受到境外 的直接资助,有的设立在军事单位 军工企业等敏感场所周边,并进行了...

警惕!数百个非法涉外气象探测站点被发现

你是否曾经想过,每天抬头可见的蓝天白云,其实可能正在被看不见的 狼牙棒 悄悄窥探?近日,国安部的一则消息让人震惊 数百个非法涉外气象探测站点被发现,这些站点犹如一个个 针 头 正在密切关注着我们头顶上的风云变幻。今年以来,机关会同气象 保密等部门在全国范围内依法开展涉外气象探测专项治理,调查境外气象...

处置非法集资,他们怎么做?

近年来,龙岩市按照统一部署,理清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以 平安龙岩 系列活动为总抓手,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深入推进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的开展。全市非法集资类新发刑事案件数连续三年大幅度下降 新发刑事案件数年较年下降. 陈案结案率连续三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年新发起,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教学式普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