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鳞不再 《琅琊榜》中赤焰案到静妃揭露的人性三秘

2023-11-25 13:40:02 字數 2598 閱讀 4552

赤焰案一直是梁帝心头的刺,虽然谢玉和夏江提供了证据,但根本原因在于他对祁王、林帅和赤焰军的畏惧。尽管对于冤杀祁王和七万赤焰军心存愧疚,梁帝并不懊悔。任何可能威胁他帝王权柄的存在,都必须被铲除,即便要背负全天下的责难,也绝不容天下人对他产生负面影响。

在平息了所有反对声音之后,朝中再无人敢触及此事,就连善于审时度势的麒麟公公高湛,对于这个话题也是避而不谈。靖王更因此事被梁帝放逐多年,一个皇子竟然混得连宫中的奴才都不屑一顾。

然而,梁帝却愿意与静妃**赤焰旧案和宸妃的事务,甚至让她为宸妃立牌位进行祭祀。静妃成为例外,正是因为她深刻理解了人性中的这三个真相。

赤焰案已经过去十多年,许多人心知肚明当年的冤情,然而对梁帝而言,这早已成为陈年旧事。除非有足够把握、巧妙的时机和确凿的证据,能够一举击中他的软肋,否则提起此事只会是自投罗网。正如孔子所言:“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意味着对于已成事实的事情,再多的辩论也无济于事,也没有必要再去挑战和对抗。

对于赤焰案,虽然无法做到既往不咎,但直陈事实,实际上是毫无必要且徒劳无功的。身为帝王,要想让他承认巨大的过失,尤其是冤杀皇子、屠戮七万功臣这等重大错误,实在是一项困难至极的任务。而且梁帝本就是个多疑寡恩的人,对于亲情、夫妻感情,以及君臣之义都可以毫不顾忌,与他对抗如同以卵击石。

最佳的应对方式是保持沉默,不涉足其中,不表露态度,也不讨论相关议题。最初梁帝与静妃提及旧事时,静妃便保持了平和的态度,可以谈论往事中的旧情,但对于皇上的处理结果,她宁愿选择保持沉默。

因此,当梁帝内心的往事再次涌上心头,无法找到宣泄的对象时,才会选择与静妃交流,以缓解心情。有时候,不表态,恰恰是最为明智的决策。

梁帝对静妃的信任和器重,并非一开始就建立起来,而是在循序渐进中逐渐深化的。从最初单纯依赖她纾解心结,到后来的正面维护,静妃对于每一次试探和询问的处理都显得恰如其分,坚定而有力。

梁帝曾试探性地问及静妃对赤焰旧案和宸妃的看法,这既是一次试探,也是对她的一次考验。静妃的回答可谓经典之作:“臣妾出身林府,与已故宸妃相交甚厚。若是臣妾恶语评之,陛下岂不会感伤,宸妃生无挚友,死无追念。若是臣妾念及与宸妃的旧情,为赤焰中人开脱,那陛下难免又会觉得,臣妾不了解,您为了稳固大局的一片苦心。”

梁帝询问静妃的看法,并非真的为了听到她的真实想法,而更多地是寻求一种认同。一个局外人对这件事的认同,对梁帝而言是一种宽慰。因此,静妃以真挚的态度表达自己的为难之情,同时又明确表示对梁帝的认同,这让梁帝感到十分愉悦。对于她那模棱两可的回答,梁帝不仅心满意足,还感慨地回应:“你心性柔善,问你这个问题,是我为难你了。”

同一个问题,却在不同人身上展现出截然不同的效果。靖王多年来备受抑制,而静妃却能处之泰然,这着实有其原因。在争取一个人的信任时,让对方感受到你对他的认同是至关重要的。回想梅长苏最初如何取得靖王的信任,正是通过拯救庭生,让靖王感受到了被认同的力量。

在《人性的弱点》一书中,提到了一种苏格拉底式的说服方法,既要努力让对方首先说是,接着通过逐步引导,使对方在一步步认同中,最终赞同你的观点。这种高明的说服技巧有点像猎人以猎物的身份出现,让对方自发提出你所期望的要求,这是一种高级的说服方法,而静妃正是善于运用这一手。

为了为赤焰案的重审做好准备,静妃需要在梁帝心中留下深刻印象。这不仅是为了赢得筹码,让他维护自己,还是为了唤起他心底的愧疚感。静妃的专业技能得以施展:药物辅助,轻言细语引导,梁帝开始对往事“念念不忘”,心绪不宁。

当梁帝提到旧事时,静妃只说了一句:“还留下来做什么?一份香烛、一挂纸钱都没有。”梁帝立即回应:“对,就是这个原因。”于是,祭拜宸妃这件静妃一直渴望而不能实现的事情,便在梁帝的“要求”下得以完成,同时也完美地赢得了他的信任和支持。

当卫峥案爆发时,誉王和皇后大概没有想到事情会如此发展,这实在是出乎意料之外的。

回顾静妃的上位史,不难发现,在许多时候,她对靖王的帮助更为显著。耳旁风的威力有时候着实惊人,但这并非人人都能做到。静妃在后宫隐忍了几十年,不显山不露水,但为了帮助靖王,不仅不与越贵妃和皇后争斗,还将梁帝巧妙地牢牢掌握在手心。这使她当之无愧地赢得了“麒麟娘娘”的美誉。

静妃能够成功上位,依赖的是超强的情绪控制力、敏锐的人性洞察力,以及高情商的智慧。这三者缺一不可,正如聪明人的做法一样:在外界无法撼动时,唯有不断修炼自己。在任何时候,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都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最佳途径。

《琅琊榜》中的言豫津

做事要学梅长苏,做人要学言豫津。上次写了 琅琊榜 中的言侯爷,这次写写他的儿子言豫津,这一对父子在书中太出彩了。言豫津的第一次出场是在梅长苏进京时。他那欢乐洒脱的性情让他在一众人众特别显眼。世家公子,家世和财富自不必说,长相和武艺也不错,热心,风趣,又通晓音律。这样的条件放在现在也是万里挑一吧。梅长...

再看《琅琊榜》,梅长苏让宫羽给霓凰送信的背后,竟藏着大秘密!

琅琊榜 在梁帝的寿宴上,梅长苏和景琰筹谋,利用莅阳长公主首告谢玉罪书,终于硬逼着梁帝平反了当年的赤焰冤案,在这一天之后,梅长苏隐忍十三年终于是实现了这个目标,梅长苏在这一刻也终于可以彻底放下了,所以在最后梅长苏再次化身成为林殊,回到曾经的战场,守护了自己最爱的这个国家。最后的结局是,林殊战死,宫羽携...

再看《琅琊榜》才知 梅长苏与聂锋相认,背后藏着哪些深意?

在三月的春季狩猎中,誉王的上位策略未能实现,很快就被困在了笼中。从这一次开始,靖王的晋升之路再也没有人能够成为他前进的障碍。对于靖王而言,这无疑是一件好事。但是,靖王的好事远不止这些。在成功平定誉王和其他人之后,他的下属欣喜若狂地跑来通知靖王,他们已经捉到了之前长时间围困的大怪兽。梅长苏在听到 怪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