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国制造的105 毫米榴弹炮的战后服役和使用情况

2023-11-26 21:45:03 字數 10826 閱讀 2136

对德国火炮第一印象来自由德械师(习惯称呼),*25年5月向德国订购六十门(每门配炮弹一千发),但直到抗战前才到四门。抗战爆发后又紧急下单采购三十六门并另有二十门的选择权,到货情况不明。

榴弹炮组建的独立机械化炮兵十一团及独立机械化十三团炮兵编制推算,可能是四十八门(每团二营,一营三连,每连四门),并且是机械化运输火炮,每门炮以德国亨舍尔(当时翻译为韩谢尔)henschel typ 33 g1 越野载重车牵引,每连另有两辆梅赛德斯-奔驰 mercedes-benz l3000 载重卡车做为弹药运输车。

105毫米榴弹炮10.5 cm le.f.h.18在第三帝国武装部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其良好的使用和操作性能、战斗性能和相对较低的成本,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成功的火炮系统之一。各种型号的le.f.h.18火炮自战争初期一直使用到战争结束。战后,le.f.h.18榴弹炮在一些国家继续服役,并在世界军火市场上需求旺盛。最近,有记录表明,具有德国血统的105毫米榴弹炮仍在战斗中使用。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队装备了105毫米le.f.h.16轻型野战榴弹炮(德语:10.5 cm leichte feldhaubitze 16–10,5厘米轻型野战榴弹炮,2023年式)。对于当时来说,这是一种非常不错的火炮系统。在战斗位置的重量为1525公斤时,其最大射程为9200米,战斗射速为5发/分。2023年,德意志帝**队拥有不到3000门le.f.h.16榴弹炮。

榴弹炮10.5厘米le.f.h.16射击位置,拍摄于20世纪30年代初作为一种临时措施,从2023年到2023年,生产了改进版的10.5 cm le.f.h.16 na(德语:neuer art – 新式)。总共接受了980门这样的**。

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原始的10,5 cm le.f.h.16和改进的10,5 cm le.f.h.16 na都被认为过时了。尽管如此,它们仍然在次要战线上使用,并部署在“大西洋壁垒”的防御工事中。

为了满足对更先进的这种口径**的需求,rheinmetall-borsig ag公司开发了105毫米le.f.h.18榴弹炮,于2023年列装。与2023年代开发的许多其他德国火炮系统一样,这种榴弹炮的名称是“18年式”,这允许绕过《凡尔赛条约》规定的形式限制。

10,5 cm le.f.h.18野战榴弹炮在博物馆展览中低成本促进了le.f.h.18榴弹炮的大规模生产。105毫米榴弹炮的制造成本更低,需要的劳动力也更少,比德国在团级和师级使用的其他系列火炮都要便宜。

从经济指标来看,le.f.h.18榴弹炮甚至优于75毫米轻型步兵炮,后者用于营级和团级。例如,2023年,德国国防部向制造商支付了10.5 cm le.f.h.18榴弹炮16,400帝国马克,而7.5 cm le.f.k.18步兵炮的**为20,400帝国马克。

与10.5 cm le.f.h.16相比,10.5 cm le.f.h.18具有一系列显著优势。炮管长度为2625毫米(25倍口径),最大射程为10675米。

le.f.h.18与le.f.h.16的根本区别在于其带有可伸缩支架和大型折叠支架的炮架,以及炮架的悬架。战斗轴配有弹簧,可用机械牵引运输榴弹炮。由于有三个支撑点,带有可伸缩支架的炮架变得更加稳定,这在初速增加时很重要。

水平射击范围为56度,这使炮手可以快速转移火力,而不必转动炮身,并提高了对快速移动目标的直接瞄准射击效率。最大仰角为42度。楔形水平炮闩可提供高达8发/分的射速。转入战斗状态的时间为2分钟。

与2023年型105毫米榴弹炮相比,新炮的重量显著增加。炮兵系统在战斗状态下的重量为1985公斤,在行军状态下的重量为3265公斤。德国设计师意识到,为了提高炮兵连的机动性,应使用机械牵引。但在2023年代,德国没有足够的牵引车,因此le.f.h.18的早期版本是为六匹马牵引而设计的,并配备了带金属边缘的木制车轮,上面覆盖着橡胶带。

为使用机械牵引的连队设计的炮具有轻合金车轮和实心橡胶轮胎。这些榴弹炮可以以高达40公里/小时的速度牵引。在德国武装部队中,105毫米榴弹炮的标准牵引工具是3吨半履带式牵引车sd.kfz.11和5吨牵引车sd.kfz.6。

总而言之,le.f.h.18榴弹炮是一款性能出色的**,具有低成本、高机动性和良好的射程等优点。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德**队广泛使用,并在许多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机械化榴弹炮连两小时行驶的距离,相当于由马牵引在一天行驶的距离。

从2023年开始,105毫米榴弹炮使用了rso履带式牵引车(raupenschlepper ost)。

与半履带式牵引车相比,这是一种更简单、更便宜的车辆。但牵引榴弹炮的最高速度只有17公里/小时(半履带式牵引车sd.kfz.11和sd.kfz.6的最高速度为40公里/小时)。

弹药库中的主弹药是装有10.5 cm fh gr. 38榴弹的炮弹,重14.81千克,含有1.38千克的炸药。这种炮弹**时,杀伤性弹片会向前飞出10-15米,向后飞出5-6米,向侧面飞出30-40米。在直接命中的情况下,可以穿透35厘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墙、1.5米厚的砖墙或30毫米厚的装甲。

为了打击坦克,有10.5 cm pzgr.和10.5 cm pzgr.rot两种穿甲弹。第一种弹药重14.25千克(炸药重0.65千克),离开炮管的速度为395米/秒,可在1500米的距离内击中目标。10.5 cm pzgr.rot弹药配有弹道尖头,重15.71千克(炸药重0.4千克)。在初速为390米/秒的情况下,在1500米的距离内,在直角命中的情况下,它能够穿透60毫米厚的装甲。

更大的穿甲能力是由10 cm gr. 39 rot h1聚能弹提供的,重11.76千克,含有1.975千克的炸药混合物。无论射击距离如何,在直角命中的情况下,聚能射流都会穿透140毫米厚的装甲。

105毫米榴弹炮还可以发射10.5 cm f.h.gr.spr.br破片-燃烧弹、10.5 cm f.h.gr.br燃烧弹和10.5 cm f.h.gr.nb. fes烟雾弹。

在黄铜或钢制弹壳中(取决于仰角和射程),可以放置六种发射药。在第一发发射药的情况下,初速为200米/秒(射程为3575米),在第六发发射药的情况下,初速为470米/秒(射程为10675米)。

在总结了 105 毫米榴弹炮 10,5 cm le.f.h.18 的战斗使用经验后,德国将军们表示希望提高射程。提高射程的最简单方法是增加炮弹的初速,这需要增加发射药的体积和炮管的长度。如果炮管明显加长,会导致重量增加和成本上升,因此最终决定只增加发射药的体积,并用制退器来抵消增加的后坐力。这样,**的重量只增加了 55 公斤,炮管长度增加了 467 毫米。改进后的 105 毫米榴弹炮 10,5 cm le.f.h.18m 的最大射程达到了 12,325 米,比原来的 10,675 米增加了 1,650 米。这使得它能够在更远的距离上打击敌方目标。

105毫米le.f.h.18m野战榴弹炮在博物馆展览中le.f.h.18m野战榴弹炮的主要改进是增加了双室制退器。制退器可以减少后坐力,提高射击精度和射速。此外,le.f.h.18m野战榴弹炮还采用了新的105毫米f. h. gr. f型榴弹,该榴弹的初速更高,射程更远。

le.f.h.18m野战榴弹炮的其他性能与le.f.h.18野战榴弹炮基本相同。它是一款中口径野战榴弹炮,最大射程为12325米。它可以发射多种弹药,包括高爆弹、穿甲弹和烟雾弹。

在战争中,le.f.h.18m野战榴弹炮被广泛用于支援步兵和坦克部队。它在许多战役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现代化的10,5 cm le.f.h.18m火炮完全符合其用途。但是,在俄罗斯的无路区,3吨重的半履带式牵引车sd.kfz.11甚至5吨重的sd.kfz.6都很难拖曳105毫米榴弹炮。

在使用马匹拖曳的炮兵部队中,机动性情况更糟糕,在战争初期,德国武装部队中约有70%的炮兵部队使用马匹拖曳。

如果战线稳定,那么低速行进并不重要。但是,当需要立即将火炮转移到另一个区域时,这往往是难以实现的。在恶劣的道路上,马匹很快就会疲劳,因此计算人员不得不步行甚至推着火炮。在这种情况下,使用马匹拖曳的速度为3-5公里/小时。

为了解决机动性和防护问题,人们试图通过制造自行火炮来解决。例如,使用轻型坦克pz.kpfw. ii ausf f底盘制造了105毫米自行火炮wespe。不过,这种自行火炮产量相对较少,只有676辆,它们并未能显著取代牵引式105毫米榴弹炮。

黄蜂式自行火炮(wespe,sd.kfz.124)德国明斯特装甲兵博物馆收藏的黄蜂式自行火炮在战争期间,德国一直在研发一种新的105毫米师级火炮,该火炮在保持10,5 cm le.f.h.18m性能的同时要轻得多。然而,由于组织上的困难和生产能力严重短缺,这些工作无法完成,105毫米榴弹炮le.f.h.18m一直在生产,直到2023年3月停产。

为了暂时解决问题,直到新105毫米榴弹炮装备部队之前,人们将10.5 cm le.f.h.18m的炮管安装在7.5 cm рak 40反坦克炮的炮架上。这种改型被命名为10.5 cm le.f.h.18/40。这种混合体的战斗状态重量减轻到了1830公斤,行军状态的重量为2900公斤。

轻型野战榴弹炮 10,5 cm le.f.h.18/40 在博物馆展览中与 10.5 cm le.f.h.18m 相比,10.5 cm le.f.h.18/40 重量明显减轻,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机动性。这尤其适用于使用马拉曳的部队。

该炮的量产进程有所延迟,第一批 9 门火炮于 1943 年 3 月才交付给用户。但仅仅四个月后,德**队就拥有了 418 门这种类型的火炮。到 1945 年 3 月,共生产了 10,245 门 le.f.h.18/40。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大规模生产 105 毫米混合型火炮对 7.5 cm рak. 40 反坦克炮的**速度产生了负面影响,而后者一直供不应求。

在 10.5 cm le.f.h.18 榴弹炮开始量产后不久,德**方决定在师级炮兵中放弃使用加农炮。在战前,配属给步兵师的炮兵团只装备榴弹炮,即 105 毫米轻型榴弹炮和 150 毫米重型榴弹炮。做出这一决定的主要原因是希望在炮兵方面超过邻**队,当时大多数邻**队的师级炮兵都装备 75-76 毫米加农炮。

在 1939 年之前,德国步兵师的火力支援由两个炮兵团提供:一个轻型炮兵团(装备 105 毫米榴弹炮)和一个重型炮兵团(装备 150 毫米榴弹炮)。在转入战时编制后,将重型炮兵团从师中撤出。

在接下来的战争期间,步兵师的炮兵组织基本保持不变:炮兵团由三个炮兵营组成,每个炮兵营由三个四门榴弹炮连组成。

最初,摩托化步兵师(装甲掷弹兵师)的炮兵团在结构上与步兵师的炮兵团相同,即三个三连炮兵营(36 门榴弹炮)。后来,炮兵团的编制缩减为两个炮兵营(24 门榴弹炮)。

在坦克师中,最初有两个 105 毫米榴弹炮炮兵营,炮兵团中还有一个重型炮兵营(装备 150 毫米榴弹炮和 105 毫米加农炮)。从 1942 年开始,一个轻型榴弹炮炮兵营被换成了装备 wespe 或 hummel 自行火炮的自行火炮炮兵营。

1944 年,为了提高坦克师轻型榴弹炮炮兵营的管理能力,将三个四门连改为两个六门连。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纳粹德国武装部队拥有 4845 门轻型 105 毫米榴弹炮。其中大部分是 le.f.h.18 型,还有少量 le.f.h.16 型老式火炮,以及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旧榴弹炮。到 1940 年 4 月 1 日,轻型榴弹炮的数量增加到 5381 门,到 1941 年 6 月 1 日增加到 7076 门。

尽管在东部战线上损失惨重,105 毫米轻型榴弹炮在整个战争期间仍然非常多。例如,1944 年 5 月 1 日,德国武装部队拥有 7996 门榴弹炮,而 12 月 1 日拥有 7372 门(不过,这两种情况下都包括了不仅仅是牵引式榴弹炮,还包括用于 wespe 和 stuh 42 自行火炮的 105 毫米火炮)。

总共生产了 19104 门 le.f.h.18 榴弹炮的所有改型。它们一直是德国武装部队师级炮兵的基础,直到战争结束。

对德国 le.f.h.18 榴弹炮进行评估时,将其与美国 105 毫米榴弹炮 m2a1 howitzer (m101) 和苏联 122 毫米榴弹炮 m-30,这两者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使用过的最佳火炮之一进行比较是合适的。

美国榴弹炮的最大射程为 11.27 公里,战斗状态下重 2,260 公斤。训练有素的士兵可以每分钟发射 5 发。拖曳速度为 50 公里/小时。

美国士兵与 105 毫米榴弹炮 m101 在一起105 毫米美国榴弹炮弹药库的主要装备是 m1 碎片-破片弹,重 14.97 公斤。这种弹药装有 2.18 公斤炸药,其破片作用显著优于德国 105 毫米碎片-破片弹 10,5 cm fh gr. 38,后者含有 1.38 公斤炸药。但是,德国炮弹的碎片作用更好。同时,德国榴弹炮在短时间内可以发射更多的炮弹,这在组织突然火力袭击或对移动目标射击时很重要。

苏联 122 毫米师级榴弹炮 m-30 略微优于 le.f.h.18 早期型号的最大射程(11,800 米对 10,675 米)。然而,在后期版本中,德国 105 毫米榴弹炮的射程已提高到 12,325 米。

苏联炮兵正在挖掘战壕并准备 122 毫米榴弹炮 m-30 进行射击苏联 m-30 炮管的最大仰角 (+63.5°) 允许获得比德国 le.f.h18 更大的弹道曲线,因此在射击掩体和掩体中的敌方步兵时更有效。

122 毫米炮弹重 21.76 公斤,其威力明显优于 105 毫米炮弹。但代价是 m-30 在战斗状态下的重量比 le.f.h.18 大 400 公斤,因此机动性也较差。德国 le.f.h.18 的实际射速比苏联 m-30 高 1.5-2 发/分。

1941 年夏季至秋季,在苏联红军中发现了一些 105 毫米榴弹炮的零星使用记录。在 1941 年末至 1942 年初,由于天寒地冻和缺乏饲料导致的大量马匹死亡,在红军随后的快速**中,德国丢弃了数十门轻型 105 毫米野战炮。被缴获的 le.f.h.18 炮的大部分处于故障状态,但一些炮仍然适合继续使用。在有弹药的情况下,可以向可见目标**。

1942 年,德国轻型 105 毫米榴弹炮在戈罗霍维茨炮兵科研试靶场 (aniop) 和防空炮兵科研试靶场 (nizap) 进行了测试。根据现有**,这些是没有制退器的第一代。

105 毫米 le.f.h.18 榴弹炮在 niza 靶场苏联专家的结论是,该炮的战斗和技术使用性能完全符合现代要求。105 毫米榴弹炮在结构上是简单而实用的。在其生产过程中不使用稀缺合金和金属,而广泛使用冲压可以降低成本。认可了一些技术解决方案值得仔细研究。对**的机动性进行了令人满意的评估。

在斯大林格勒被包围的德国第 6 集团军被击溃后,在缴获的战利品中发现了几百门 105 毫米榴弹炮,其完好程度各不相同,以及大量的炮弹。后来,大部分损坏的德国 le.f.h.18 战利品**在苏联工厂进行了维修,然后被送往前线军区的炮兵仓库。射击表、弹药目录已翻译成俄语,并发布了操作说明。

修复好的 105 毫米战利品榴弹炮被**给步兵师的炮兵团,在那里它们与苏联的 122 毫米榴弹炮和 76 毫米火炮一起使用,作为混合炮兵团的一部分。

在前线地区为士兵和**指挥官组织了短期课程,以培训普通人员和**指挥官。在后方,炮兵连指挥官接受了更深入的培训。

除了人员素质外,使用敌人缴获的**还取决于弹药的可用性,苏联工业不生产这些弹药。因此,给了战利品队伍收集 105 毫米榴弹炮弹药和发射任务。如果在该战线部门没有相应的可用战利品**,则将弹药转移到仓库,然后集中**具有战利品装备的部队。

在红军掌握战略主动权并转入大规模进攻作战后,рк炮兵部队中的德制 105 毫米榴弹炮数量急剧增加。

德国 105 毫米榴弹炮,被遗弃在阵地上为了增强一些正在进行进攻作战的步兵师的打击能力,在配属给它们的炮兵团中增加了额外的 105 毫米榴弹炮营。

缴获的 105 毫米榴弹炮经常被推进到尽可能靠近敌军前线,用于摧毁防御据点、永久性火力点和开辟反坦克障碍物。如果有足够的弹药,则应在敌军防御纵深的区域进行扰乱射击。

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苏联红军的炮兵部队和缴获**收集点拥有多达 1000 门 le.f.h.18 榴弹炮,它们处于不同程度的完好状态,还有数百万发炮弹。

战后,缴获的 105 毫米榴弹炮接受了检查。技术状况良好且资源充足的火炮被送往储存,一直保存到 20 世纪 60 年代初。

在 20 世纪 30 年代末,105 毫米 le.f.h.18 榴弹炮在西班牙内战中进行了实战检验。西班牙军队一直使用这些火炮到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在袭击苏联之前,匈牙利和保加利亚也获得了这些榴弹炮。斯洛伐克在 1944 年拥有 53 门榴弹炮。芬兰在 1944 年购买了 53 门 le.f.h.18m 和 8 门 le.f.h.18/40,一直装备到 20 世纪 70 年代末。中立的瑞典购买了 142 门 le.f.h.18,一直服役到 1982 年。

105-毫米榴弹炮 le.f.h.18m 在芬兰博物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缴获的德国 105 毫米榴弹炮得到了广泛的使用。除了上述国家之外,它们还被阿尔巴尼亚、波兰、葡萄牙、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和法国等国采用。

在南斯拉夫,缴获的 105 毫米榴弹炮在多年来一直在使用。1943 年初,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第 1 普罗莱塔尔师从德军手中夺取了第一批 le.f.h.18m 榴弹炮。1944 年下半年,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在达尔马提亚地区缴获了大量 le.f.h.18。战争结束后不久,南斯拉夫还从盟军手中获得了 84 门 le.f.h.18 榴弹炮。

携带 le.f.h.18 榴弹炮的苏联 я-12 拖拉机在 1947 年贝尔格莱德胜利日阅兵式上最初,南斯拉夫军队指挥部计划用苏联火炮装备师级炮兵,并在 1940 年代末将 55 门德国火炮移交给阿尔巴尼亚。但苏联与南斯拉夫决裂后,拆除德国装备的进程停滞不前。1951 年,南斯拉夫从法国获得了 100 门 le.f.h.18/40 火炮和 70,000 发炮弹。

1951 年,南斯拉夫制造了自己的 105 毫米火炮,将其改装为发射美国标准 105 毫米炮弹。

该火炮的特点是,在极端情况下,可以在炮架的支座未展开之前**。当然,在这种情况下,水平和垂直瞄准角会显著减小。这种火炮,即 m-56,于 1956 年开始生产。m-56 火炮销往危地马拉、印度尼西亚、伊拉克、墨西哥、缅甸和萨尔瓦多。

在 1992-1996 年的内战期间,交战双方都积极使用了 m-56 火炮。在某些情况下,它们在战斗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例如,在 1991 年对克罗地亚城市杜布罗夫尼克的炮击中,以及从 1992 年到 1996 年对萨拉热窝的围困中。

1960 年,南斯拉夫武装部队装备了超过 260 门德国 105 毫米火炮。由于炮弹短缺,在 1960 年代初,将其改装为将 m-56 的炮管安装到 le.f.h.18 的炮架上。改进后的南斯拉夫火炮被命名为 m18/61。

在南斯拉夫解体后爆发的内战中,m18/61 火炮被所有交战方使用。在 1996 年关于减少军备的区域协议框架下,塞尔维亚军队在 1996 年报废了 61 门 m18/61 火炮。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军队还剩下 4 门这样的火炮,直到 2007 年才报废。

在 1950 年代初,葡萄牙从法国购买了大批 10,5 cm le.f.h.18m 105 毫米火炮。

在 1960-1970 年代,葡萄牙军队在安哥拉、几内亚比绍和莫桑比克的殖民战争中使用了 105 毫米火炮来对抗叛乱分子。葡萄牙在 1990 年代初报废了最后一批 10,5 cm le.f.h.18m。

战后,捷克斯洛伐克武装部队装备了超过 300 门各种型号的 le.f.h.18 火炮。最初,这些战利品火炮按原样使用。但在 1950 年代初,大量火炮进行了现代化改造。在此过程中,将 le.f.h.18/40 的火炮部分安装在苏联 122 毫米 m-30 榴弹炮的炮架上。这种火炮被称为 105 mm h vz.18/49。

捷克斯洛伐克105毫米榴弹炮h vz.18/49在捷克斯洛伐克在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转向苏联口径之后,105毫米h vz.18/49型榴弹炮以相似的**向外国买家提供了。叙利亚军队成为这些火炮的主要使用者,并在2023年和2023年的阿拉伯-以色列战争中积极使用它们。

105毫米捷克-德国混合动力车在叙利亚军队中的现役时间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此后,幸存的榴弹炮被送往储存基地并用于训练目的。

2023年,叙利亚武装分子成功占领了存放火炮的基地,其中包括105毫米h vz.18/49型榴弹炮。几门这样的**被用于战斗。

似乎这位战场老兵还能服役几年。

#榴弹炮#

苏制152毫米ML 20榴弹炮的特点和其在战争中的应用

苏制毫米ml 榴弹炮是二战期间苏联红军所使用的一种重型火炮。该炮在二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苏联火力优势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以下将详解苏制毫米ml 榴弹炮的特点和其在战争中的应用。首先,苏制毫米ml 榴弹炮采用了半自动装填系统,相比于手动装填,这一创新大大提高了射击速度和操作效率。同时,该炮具备较长...

苏制122毫米榴弹炮 D 30 2A18

d a d a am d a am 主要型号。a am 榴弹炮,来自 年 月 日至 日在尼兹尼塔吉尔举行的 rae 展览会。 毫米榴弹炮是由苏联 俄罗斯在 世纪 年代末由 设计局 由 f.f.彼得罗夫领导 开发的一种牵引式榴弹炮。据推测,在研发此炮时曾采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的技术成果。该炮于 ...

德国制造的 88 128 毫米高射炮战后服役

到二战开始时,德国高炮已经拥有非常先进的大口径火炮和火控装置,保证了对中高空空中目标的摧毁。不过,德国部署的 毫米高射炮数量相对较少。第三帝国领土开始遭受大规模轰炸后,德国领导层投入了大量资源来加强对工业设施和城市的防空掩护。在推出新型战斗机拦截机和雷达的同时, 毫米高射炮也被制造并投入生产,其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