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说 形式主义是这样产生!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2023-11-15 14:35:17 字數 2178 閱讀 9883

近期,网上看到许多批评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形式主义问题,很多人认为是官僚主义推生了形式主义,没有官僚主义就没有了形式主义,整治形式主义,首先要整治官僚主义,然后各种制度性改革,才能根源上铲除形式主义。

这个有道理,但不是全部道理。听一听一个乡镇老干部讲一讲形式主义是怎么在乡镇基层集中爆发的。

近几年的形式主义特别多,比如工作处处要留痕,报数据做**各种“表哥”“表姐”,各种五花八门的检查,各种各样的会议,以及各种app等等。为什么会突然出现这么多的“形式主义”呢?我们必须要复盘。

您不感觉奇怪吗?近几年,我们体制内的组织结构以及运行机制没有发生重大的变革、改变,乡镇虽然进行了一轮机构改革,但是对于形式主义的滋生,并没有多大的影响。如果说是官僚主义增多,从而形式主义也增加,这是行不通的,因为我们的官僚结构并没改变。

问题出在**呢?换句话讲,必须有变量,如果一成不变,那就还是那个样。那到底**变了?

这里变了,你指**变了?我举个例子,你品一品是不是这样:

例子一:要求提升农村环境卫生,镇里通知村干部,村干部喇叭一喊,动员村民一起干,检查的时候,看看确实提升不少,就结束了,各个都戴大红花。

例子二:要求提升农村环境卫生。首先,要写一个整治方案,明确整治重点,整治步骤,明确责任单位、责任领导。然后,要求每一个阶段要报进度:出动了多少人,多少机械,清理了多少垃圾,投入了多少钱,统计、上报。期间,来几次各种形式的检查,发现有人干,就表扬,没人干,就批评,将工作一直处于压力状态。最后,来验收,看环境卫生变化,怎么看变化呢,似乎很难评价、考核,而比较容易评价、考核的方式嫩,就是表有没有报、机械有没有用、人有没有干、钱有没有花。——只要打扫好卫生,不行了

通过两个例子,你看懂了没有?哪一个例子是过去,哪一个例子是当前?

*变了你看出来吗?是不是例子二的文字更长了?过程更复杂了?

通过两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来,一项工作的工作模式变了,由重视结果变成了重视过程。换句话讲:就是工作更细化了,更严格了,上面的掌控强了,下面的自由度低了。

这个并不搞笑:这是由粗犷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由注重结果向过程也非常重要的一个过程。

在举一个例子,就是目前的乡村公益性岗位招聘,在之前,上级下达招聘工作任务计划,也就是要招聘多少人、招什么样的人,乡镇基层只要把人按标准招够就ok了。

但现在不行,不仅仅要把人按标准招够,而且还要保证整个招聘过程符合所设定的条条框框。招聘哪个环节出错,哪个环节的责任人就会承担相应的责任。这让一项工作变的更加复杂,投入的成本相对之前投入的成本更高。同时,出于避责心态,具体干工作的人,也往往主动给自己加戏。

但,不可否认,在这种条条框框下,可以避免很多“人为因素”干扰,让招聘更加公平、公正、公开。因此,不能说更加注重过程的精细化管理不好。

更简单的一个例子就是一道数学题:

说实在的,在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情况下,搞精细化的过程管理,是非常有必要。但是,对于基层而言,人力、物力、财力不会那么充足,特别权力受到大大限制。为了规避问责风险,必须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条件下,减少各项投入到实际工作的成本,应付工作,这就产生了形式主义。——只重过程,不重结果。只重表面,不中里子。

还有一个雪上加霜的,那就是目前乡镇基层工作的“单中心任务”向“多中心任务”转变。在2023年计划生育没有放开之时,许多地方的中心任务就是计划生育。

而放开之后,基层的中心任务就变多了,如扶贫、人居环境整治、安全生产、环境保护、防溺水、森林防火、食品安全、信访维稳等等各项工作,都成了“中心工作”,对于乡镇基层,都存在一刀切的“一票否决权",因此,各项工作变的”同等重要“。

在上面千把刀、下面一颗头的情况下,上面哪把刀子要割头,下面头就要躲哪把刀子,而躲刀子靠的是什么?要问一颗头,到底能够同时躲好多少把刀子。

社会要发展,社会治理的重点、流程也要发展,近几年属于向现代化治理方向转变的起步之年,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属于发展带来的副产品。比较好的一点,是已经有很多专家学者开始重视这些问题,研究这些问题,而且这些问题一定会被解决。

胡锡进谈教师自杀 基层的形式主义让人“疯掉”

如何让人们投入更多时间到喜爱的工作中?治理基层形式主义近日,郑州一位小学老师的自杀引发了人们对基层形式主义问题的关注。在遗书中,老师提到了应对上级检查 拟写材料等课外行政工作的压力。这一事件再次引发了社会对于基层形式主义的讨论。胡锡进认为,应该好好治理基层形式主义问题,让人们能够将更多时间投入到自己...

基层形式主义 教师自杀背后的无奈

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尊敬的读者,我非常荣幸能够为您提供这篇文章。在文章中,我将结合原文和自己的观点,为您呈现一篇新的文章。首先,我想引入一个主题,即 形式主义 形式主义是一种普遍存在于社会中的现象,它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也破坏了社会的凝聚力和和谐。然而,对于这个问题,...

胡锡进谈教师自杀 基层形式主义让人难以“承受”

胡锡进谈教师自杀 基层形式主义让人难以 承受 在河南郑州,于月日发生一起令人痛心的事件,一位年仅岁的小学教师吕姓女士做出了结束自己生命的决定。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的反思和讨论,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了一些关键问题。吕老师刚刚毕业,处于她教育职业生涯的早期阶段,却在遗书中表达了巨大的精神压力,这一压力源于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