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出手抢占“中国制造基地”,郭台铭官宣,斥资110亿不想失宠

2023-11-29 01:40:10 字數 1964 閱讀 3571

文/蘑菇谈科技。

近年来,苹果一直在积极的推动**链厂商如立讯精密、鸿海等在印度提升iphone的制造产能,以推行多元化**链。在如此背景下,印度的野心也被越养越大,扬言要超越中国制造。

但如果是单纯的竞争也就罢了,关键是他们的手段几乎可以说是“抢占”。例如说采用了相关禁令,禁止从大陆制造引进产品;还有缓慢对中国制造的产品进行安全验证等等。

在这个时候,一直在印度市场上都颇有风采的富士康有了新的行动。

据悉,郭台铭的电子代工大厂鸿海集团发布了公告宣称将在印度新建立厂房,预计斥资110亿元。外界推测,鸿海此举可能是进一步为了帮助苹果扩大在印度的iphone产能。不过,就个人来看,110亿元新建立工厂的计划其实是富士康不愿意在印度市场上失宠。

目前,在iphone产品的代工领域中,富士康正面临着失宠的局面。

以iphone15系列为例,富士康就需要面临多个挑战,如立讯精密、和硕、印度的塔塔集团平分iphone的订单。现如今,库克本身就打算提升在印度市场上的iphone产量,而印度的塔塔集团也成为了关键角色。如果说富士康不继续在印度市场上投资,扩大印度市场的业务,很有可能在印度的相关“抢占手段”之下,损失在印度iphone制造的产能份额。

对于现在的富士康来说,狠抓印度市场是不得不走的一条路。一方面,库克的**链多元化心思不得不考虑。另外一方面,富士康在大陆频繁出现风波,虽然依旧占据大部分的市场,但也尽显弱势。何况大陆市场上的代工大厂正在不断的积压富士康的份额。至于另外的国家市场,在印度各个渠道都想要压制的情况下,富士康也难以大面积的在其他市场施展。

所以,就目前而言,富士康只有不断的在印度市场上加码投资,以此稳固自己代工大厂的地位。

但是,印度素有“坑外企”的名声,富士康不断的在印度加大投资,或可能陷入被收割的局面。

首先,印度本土制造的心思中并不仅仅只追求外企投资,例如说在此前莫迪就多次,要求中国的手机厂商在内部高层换上印度籍人士;以及在赴印度设厂的企业中,也被要求尽可能的和印度资产进行合资设厂等等,就足以说明他们更多追求的是印度本土的企业,在**链中掌握主导权。

现在,富士康可能还能掌握自己的话语权,但是未来可就说不一定了。毕竟说到底,富士康也只是一家台企,而不是印度本土的企业。而且,现在塔塔集团也加入了苹果**链当中,富士康或很可能成为一个跳板。

其次,富士康之前撤离195亿美元的半导体计划。

外界一直传闻是由于印度方面在芯片补贴申请上对富士康卡了脖子,虽然不能证实。不过从富士康后续依旧不死心的要继续申请补贴来看,(印度方面建议他们和其余的本土企业合作),可见,富士康在此种境地是处于妥协的一方。被对方掌握了主动权的他们想要在未来施展一番拳脚可能不太容易。

当然了,以富士康目前的境遇来看,过度依赖苹果订单的他们也只有跟着苹果的步伐走。

对此,你们是怎么看待这个事情的呢?欢迎对此进行留言评论、点赞和分享!

iPhone15印度制造,中国用户不购,价格走低

双即将到来之际,苹果iphone的 已经大幅 在一些电商平台上,最高配置的iphone版本已经 超过元,而入门版的降价大约在元左右。与往年的苹果手机相比,今年的iphone跌价幅度和速度都是史无前例的。目前的形势可以说是 崩盘的完美形容。造成iphone跌价如此猛烈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华为mate的强...

印度制造手机的苦果 对中国手机和代工厂的打击

印度制造手机的苦果 对中国手机和代工厂的打击。与去年同期相比,印度产的移动 产量下降了 这表明印度在一系列限制中国移动 及代工企业的举措后,其制造业受到重创,同时也预示着印度的制造策略遭遇了严重的倒退。首先,在过去的两年里,印度已经对中国的移动 公司处以了高额的罚金,这些举措往往是基于税收方面的考虑...

印度是否能夺走中国的制造业地位?2023年最令人捧腹的说法

年最令人捧腹的说法是印度是否能夺走中国的制造业地位。印度人对未来充满了乐观想象,或许有点过于自信。自年至今,印度的gdp从亚洲总量的 上升到现在的 相比之下,中国从年至今,gdp则从 飙升至 印度似乎认为他们的发展速度很快,正在逐渐崛起为超级大国,能够左右全球经济的走向,而中国则坚持着自身的发展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