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新形势,新发展格局,对高等教育提出哪些需求?

2023-11-18 03:20:29 字數 5078 閱讀 7043

我国高等教育适应与引领社会发展的关系经历了被动适应为主到能动适应为主的转变,到了新发展阶段,时代对于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发展格局呼唤高等教育凸显引领性作用。从需求侧来看,新发展格局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对高等教育提出了切实需求。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国家长远发展重要部署,其核心在于构建坚实的自主发展、高质量发展支撑体系,形成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高等教育作为资源和动能中心,具有人力资源、科研优势和服务窗口,是新发展格局构建的重要支撑力量。

基于对新发展格局的深度理解、高等教育与新发展格局的深度关联分析和应然逻辑研判可知,新发展格局蓝图的构建围绕自主发展支撑体系建设和对外开放合作体系建设两大主要目标对高等教育有着关键需求,其基本需求逻辑呈现全方位性和多衔接性。

1、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新发展格局构建中,自主发展的能力提升、高质量发展体系的构成和高质量对外开放局面的打造都离不开人力资源投入。高等教育作为人才输出站,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是其适应与引领社会发展的核心关键。

当前,置身新发展格局,要构建高水平的现代产业体系和市场经济体系,因此,首先,需要高等教育培养新时代创新型引领性产业人才,带领产业完成创新研发和转型升级,也需要高等教育提供高质量复合型产业服务人才,为未来经济、文化等行业发展繁荣提供高质量人力资源。

其次,构建新发展格局,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因此需要高等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建设者,鼓励青年走向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和岗位,服务薄弱区域,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人才发展带动区域发展。

此外,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推进对外开放,因此就需要高等教育以学者的文化和学术交流作为重要催化剂,以学术人才的文化交流促进国际理解,助力建设友好国际关系。

2、增强区域服务适应性

新发展格局是自主发展的格局,也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格局,需要从区域战略统筹角度致力于建设市场一体化和区域合作等机制,最终构筑起坚实的国内自主的发展支撑体系。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融合是当代教育与社会发展的重大议题,因此需要高等教育全方位增强区域服务适应性。总体上要增强高等教育的区域人才服务适应性、科研应用适应性和社会服务适应性,增强对区域的感知和融合服务能力。

在区域内,高等教育推动政、校、行、企多主体合作,坚持深度推进产教融合,有助于高等教育更好地发挥促进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作用,满足新发展格局建设中区域高质量自主发展的必要需求。

在区域间,高等教育立足区域,作为中介机构,协调和发挥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两个作用,凝聚国家和区域地方内的人力、物力和资金等资源,着力促进大学群、产业群和城市群联动发展,形成新发展格局构建过程中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助力。

3、供给与经济发展需求相匹配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中心,是社会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工作重点,是国家发展的根本要求。新发展格局的构建是经济新格局的发展,是社会各要素的新格局发展,其中涉及的基础是资源供给与利用。

高等教育是否能适应与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其根本就是高等教育供给是否能满足和超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新发展格局需要高等教育优化高等教育供给结构。首先,需要完备的高等教育体系保证高等教育供给的全面性。

完备的高等教育体系涉及到高等教育的形式结构、学科结构、专业结构和层次结构等全方位体系。从层次角度来看,新发展格局既需要高质量研究型大学建设提供引领性,又需要地方高等教育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来满足自主发展的各项事业需求。

其次,需要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产出保证高等教育供给的有效性。在实践上,要加强基础学科建设,发展新型、融合型、战略急需型学科专业,探索优质人才培养模式,增强高素质研究人才供给,突出人才引领力。

4、强化国际开放与合作

推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是新发展格局构建的重点之一,是外循环的关键。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国际经济交流与人文交流的重要纽带,是打开外循环的重要窗口。

基于高等教育关键性,新发展格局构建需要高等教育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优化教育开放全球布局,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提升层次和水平。具体要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站位高度层面,需要高等教育有本土情怀,也要有国际视野。

即要求高等教育要有服务本国发展的责任意识,也要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性视角,超越民族观和自我利益,致力于共同关注人类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为全人类的生存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其次,在理念层面,需要高等教育秉持崇高的学术精神与理想,以纯粹的人文主义精神关注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共同价值、共同立场,通过国际文明的价值理解和体认共同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持续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重大问题,对全球性重大挑战做出回应,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参与全球性重大问题的研讨与应对,担当世界高等教育大国应有的责任与使命。

最后,在实践层面,积极参与国际高等教育合作和国际问题治理,参与构建国际高等教育治理框架,为全球范围内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高等教育要以文化和教育的贡献带动国际合作与交流,助力形成外循环的发展力量。

新发展格局构建需要高等教育从内外循环各方面做出应有贡献,高等教育缘何被社会发展寄予厚望,其答案在于我国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在寻找适宜的发展道路,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高等教育规模和体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条件和能力发挥适应与引领性作用。

1、高等教育规模巨大

截止到2023年,全国共2738所普通高校。其中,1270所本科院校(含本科层次职业学校21所),1468所高职(专科)院校,265所**高等学校;研究生培养机构827个,科研机构233个。

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183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23年为54.4%,2023年已达59.6%。普通高等学校校均规模11982人,其中,本科院校15749人,高职(专科)院校8723人。我国已经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

中国是体量庞大的国家,无论是经济还是人口,其发展必然需要庞大的基础,因此,高等教育规模巨大是其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基本条件,也为高等教育致力于内涵式发展以引领新发展格局建设提供了基础。

2、高等教育体系完善

2002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在大众化进程中,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呈现金字塔形的分层特征。2023年开始陆续推动“双一流”建设,将各类型高校依据优势和质量评价再进行相应的格局调整。

在类型结构上,我国在历史发展中根据社会要求重点发展了理工科院校,目前总体上已形成的研究型、应用型和职业技能型三大类型的分类体系。

近年,国家高度重视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强调坚持打造结构优化的高等教育体系、均衡发展的高等教育体系、普职融通的高等教育体系和终身学习的高等教育体系。

体系的稳固有利于功能的发挥,国家正在不断完善的高等教育体系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壮大和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引领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保障。

3、质量整体提升

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标准一般体现在高等教育自身培养目标的达成度、高等教育对于社会需求的适应度、高等教育办学资源的支撑度和质量保障的有效度,以及学生的满意度,从总体水平上看,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世界第一梯队。

高等教育质量近年来有整体的提升,具体表现为在培养目标上,国家和高等教育自身越来越重视高校的定位和特色,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精准进行培养定位,致力于打造理性的多样化人才的培养格局。

在社会需求适应上,我国拥有最庞大的在学规模和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毛入学率,以其多样化的办学体系能够满足群体对于受教育的需求和社会行业对于人才的基本需要。

在办学资源上,国家对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占比持续增长,以当前的国家财政和市场经济能力,已经支持高校实现了硬件条件的相对完善,教学资源和研究设备正在逐渐优化。

在质量保障上,高等教育治理和评价体系建设是近年来受到高度重视的发展问题,并且正在通过多元共治、协同治理等方式逐步提升高等教育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也正在逐步完善有效的高等教育评价新体系和监测评估机制。

当前的高等教育保障能力亦有且将持续有提升。最后在学生满意度上,我国高校一直以来秉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全面发展,学生对于高校的满意度较高且各类高校的就业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结语

通过教育对外开放,中国引进行业紧缺性优质人才,以及众多优质课程、教材、教学方法和管理机制。利用对外交流所获取的资源,中国教育自身取得了良好发展,同时,高等教育打开的国际交流这个窗口,也为国家总体的对外交流与合作起到了便利和推动作用。

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形势

关于新能源车行业的发展形势,目前来看仍然非常积极。随着全球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以及 对零排放车辆的支持和推动,新能源车市场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增长态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购买电动汽车,同时许多国家也鼓励电动化车辆的普及,通过提供补贴 建设充电基础设施等方式来推动新能源车的发展。此外,新能源技术的不断...

进博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 高水平开放的平台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简称 进博会 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大型国家级展会。它不仅为全球商品和服务提供了一个展示和交易的平台,更是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 推动高水平开放的重要窗口。本文将从进博会的定义和背景 其对于新发展格局构建的推动作用 以及其作为高水平开放平台的角色等方面进行 进博会是由中国主办,...

进博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 高水平开放的平台

袁正 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教授。月日至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办。本届进博会将迎来个国家和地区超过家参展商,其中世界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达家,超过历届水平。本届进博会亮点纷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成为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进博会自年首次举办以来,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