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还是“暴雷”了!挣扎求生的王健林,如何度过这一劫?

2023-11-28 22:55:06 字數 1401 閱讀 6480

在多家房企破产清盘的背景下,万达的这次“暴雷”并不令人意外。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已有超过30家房地产公司违约。

其中早在2023年就传出负面消息的正茂集团,更是直接向法院申请破产重整。相比之下,万达的“暴雷”规模适中,还有明确的分期偿还计划,可以说是业内的“良心案例”。

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而忽视万达事件反映出的地产龙头企业的潜在风险。多年来,万科、碧桂园等头部房企依靠雄厚的实力和品牌积淀,成功规避了行业的周期性波动,实现了平稳健康的发展。

而像万达、融创中国等这样的第二梯队龙头,在追求高速扩张的道路上失之骐骥,终成为行业寒冬中的“败家子”。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龙头房企也难逃“断裤带”的厄运?行业整体面临的共性困境又警示我们什么?

事实上,万达之所以最终“断裤带”,与其过度扩张脱不了干系。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万达商业地产的总资产高达9200亿元,相当于五六年的收入总和。

商业地产领域的“膨胀”直接导致了巨额的负债。与此同时,疫情期间众多商场客流锐减,加剧了万达的现金流压力。

此外,过快的扩张也让万达在选址和定位上参差不齐。比较万达与同在商业地产领域的清水湾,后者的每一个项目都选择核心cbd,并根据本地文化特色和消费群体诉求精心设计,最终成功打造出富有灵魂的商业综合体。

相比之下,万达很多三四线城市的项目因定位不清,面临客流寥寥的尴尬。这直接导致了商业地产的低效运营。

在“断裤带”事件频出的当下,监管层对地产行业收紧政策力度,试图达到整治市场乱象的目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楼市对经济的杠杆和拉动作用依然巨大,一味地收紧银根难以达到软着陆的最终目标。

因此,在按下暂停键的同时,监管层更需要做的是与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充分对话与协作。

研究适度放松银根缓解企业现金流难题,稳定市场预期。并与龙头房企共同探索产业结构升级与转型发展之路,防止出现整体性的连锁反应。

此外,企业自身也要从万达的教训中汲取经验,回归产业本源,理性看待高杠杆、快速扩张模式的风险,坚持质量和效益导向,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万达还是“暴雷”了!挣扎求生的王健林,如何度过这一劫?

苦苦挣扎的王健林,还是没能抵抗过房地产的冬季。上周,万达商管发布公告,公司年发售的一笔亿元的美元债,即将于年月到期。然而这笔美元债,万达无法及时偿还了。万达在公告中宣布这笔美元债延期至年月日,计划在年内分次还清,资金 是租金收入和珠海商管分红,还款计划肯定可以 实现 这份公告相当于宣布了这笔美元债 ...

达上市又生变!暴瘦如柴的王健林,还能撑多久?

年,王健林的财富达到亿元,超越李嘉诚,成为全球华人首富。然而,这时万达股价却持续低迷,与其规模严重不匹配。当时,内地房地产市场正处于高峰期,如果能进军a股,必将股价腾飞。于是,王健林果断决定,万达从港交所退市,转战a股。年,正当万达准备a股上市之际,突然遭遇中国证监会的严查。在外界质疑下,万达债券 ...

万达上市又生变!暴瘦如柴的王健林,还能撑多久?

最近,万达集团再次遭遇ipo计划受挫的惨败。据悉,万达已与瑞银信贷终止了其在港股ipo中担任整体协调人的合作关系。整体协调人在ipo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更换预示着万达港股上市之路再现变化。暴瘦如柴的王健林,还能撑多久呢?万达计划已在港股摸爬滚打多年,此次ipo失败对其打击可谓雪上加霜。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