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方高层出现“不对劲”,有人表示 未来俄美欧走到一起,无中国

2023-11-03 19:16:10 字數 2102 閱讀 9278

近些年,中国与俄罗斯的外交一直是正向发展,毕竟中、俄两国在战略层面上有极强互补性,两国联手来也可以更好应对来自西方的封锁、打压。但在普遍认知下,也有一些另外的声音。

比如俄罗斯联邦高级**群体中,有一位名叫苏尔科夫的智囊,他被誉为“普京最聪明智能”的人,曾担任俄罗斯联邦**副总理,其在社媒上发表了一篇导向性极强的文章,即:《北方的诞生》

他在文章中表示:未来将有一个强大的北方——俄罗斯将与美国,欧洲形成一个新的共同体联盟。值得一提的是,在他这套体系里面,没有中国的位置。

此人能够被誉为是俄罗斯**“智囊”,应该算得上是比较有资历的高级政客,但他说出的这个观点实在让人感到不可思议。毕竟他所持有的“俄罗斯迟早会与欧美国家走到一起”的论断,是很难让人信服的,尤其是对俄罗斯人民来说。

其实考虑这一点,首先要知道西方是如何看待俄罗斯。要知道在历史上,俄罗斯不是没有试图与欧美国家建立合作,可事实证明他们根本不可信,对俄罗斯的打压从来没有停止过。

甚至他们还在背后撺掇乌克兰,挑起了俄乌战争,这些都是客观事实。而且在俄乌战争爆发后,西方为乌克兰提供了大量政治、军事支持。这些资源支持,也是俄罗斯到如今无法结束战争的重要原因。

而且根据美国所公布的国策***来看:虽然美国当前的战略重点是和中国进行博弈,但美国人更表示,俄罗斯是他们危险的战略对手,所以也不会放弃对俄罗斯的打压,还会继续维持与乌克兰合作。

从这些内容中,大家应该不难看出美国对俄罗斯的态度,美国根本不关心俄罗斯如何想,他绝没有放过俄罗斯的打算。苏尔科夫的想法还是太天真,万一真有民众被干扰,那给国家带来的影响将是致命。

要知道,在俄乌战争爆发后,西方全面封锁俄罗斯,相关企业也大量退出俄罗斯市场,这给其本国经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相当大——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欧美国家离开俄罗斯市场会造成俄罗斯基本失去外国投资。

可在战争爆发前,俄罗斯主要的能源**合作伙伴不恰好是西方国家嘛——特别是欧洲国家,每年欧洲所进口的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占到了他们出口总量的百分之。

三、四十。来自西方的经济支持,对俄罗斯很重要,可最后的结果呢?俄乌战争一爆发,西方就有条不紊地几乎完全停止从俄罗斯进口能源,导致其能源出口体系一度濒临崩溃,这难道不足以证明问题吗?西方关键时刻,随时会断你命脉。

最后还是中国在关键时刻伸出援手,购买大量能源,帮助它度过危机。苏尔科夫显然没看到这点。如若没有中国的经济支持,俄罗斯也难以在这场漫长的战争消耗战中撑下来。

需要注意的是,在战略上与中国维持密切合作,也是最符合俄罗斯根本需求的——因为与俄罗斯秉承真心诚意、互利共赢态度合作的只有中国。在俄乌战争不结束,西方对俄罗斯的封锁不停止的局面下,这是最优解。

而且在失去欧洲市场,有能力吃下这么多俄罗斯石油、天然气的国家就只剩下中国,因为中国体量庞大,工业生产能力突出,每年要消耗的能源本身便是一个天文数字。

所以我方每年都在国际上进口大量资源,原先中国订单大多都给中东国家,而如今在中俄关系密切的情况下,支持俄罗斯也是可行。

正是因为有这种种益处,所以俄罗斯不可能会采纳苏尔科夫的建议。事实也正是如此,如今中俄两国的政治互动一刻都没有停止过,在近期举行的“一带一路”峰会上,俄罗斯**普京还亲自到场参加会议。

这应该可以解释很多信息,要知道普京不是一般人,是俄罗斯一把手。此前在俄乌战争爆发后,因为西方的针对,他已经很久没有亲自参加重要国际会议,但他却选择主动来中国。对他来说,中国也应该是一个可靠的合作伙伴。

所以不管是从政治军事战略,还是双方领袖的意愿上来讲,中俄两国选择合作都是不可逆的,这是最符合双方共同利益的选择,某些俄罗斯政客发出的“新声音”,虽然新颖,但却不切实际。

俄罗斯高层出现新声音 俄美欧将会走到一起,排挤中国

近来,俄罗斯高层出现了一位名叫苏尔科夫的人,他在社交平台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引起了广泛的争议。这篇名为 北方的诞生 的文章充满了对中俄关系的冷嘲热讽,主张俄罗斯应该与美国和欧洲国家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排挤中国。苏尔科夫认为俄乌冲突的胜利将让美国和欧洲国家改变立场,最终建立起一个强大的 北方大联盟 他基于...

俄罗斯高层出现新声音 俄美欧或将走到一起,里面没有中国

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及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和外交封锁,让俄罗斯感到困境重重。在这种情况下,中俄两国的合作达到了空前的高潮,被誉为 热恋期 然而,俄罗斯国内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和观点。苏尔科夫作为俄罗斯高层,以其在政治上的经验和智慧而备受赞誉。但是,最近苏尔科夫在社交平台上发表的言论却引发了广...

插队现象层出不穷

确实,插队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它不仅存在于超市的购物结账 公共交通车站 医院 等公共场所,甚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常遇到别人插队的情况。从道德角度来看,插队是不尊重他人 不公平的行为。当有人插队时,那些按照规定排队的人会感到不公平和被侵犯。这种行为不仅会破坏社会的公平和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