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鲁迅先生的《仿徨》题诗

2023-11-18 19:50:08 字數 2181 閱讀 4570

题《彷徨》 鲁迅。

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

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

翻译:我一人在新文化阵地上寂寞地战斗,曾经的战士们在古战场里安于平稳。两个势力间只剩下我一个人。天地间,我背着战戟,独自徘徊。

此诗是《彷徨》的题诗。2023年,鲁迅把自己写的**集《彷徨》送给日本友人,诗就题在书前的扉页上。

第一句的新文苑是指30年代的文化界。十几年前,新文化运动刚刚开始,文艺界一片欣欣向荣。20年代末,国内局势大变,国民党的白色恐怖席卷大地,文化领域也遭到冲击。封报,**抓人,杀人都是常事。李大钊,坚定的战士,在绞刑架下英勇就义。柔石,鲁迅亲密的战友,被国民党杀害。与鲁迅并肩作战的战友们接连牺牲,这是寂寞之一;经过摧残后的文艺界没有继续团结起来战斗到底,反而出现了**。首先是永无止境的论战。新文化界与反对白话文的复古派的多次交锋,与新才子佳人式的鸳鸯蝴蝶派的几番争辩,最初的理想似乎遥不可及。在内部,自问题与主义之争后引发了一系列论战与**,胡适,退出编辑部,转而整理国故。昨日朋友反目成仇,昔时战友刀枪相向,这是寂寞之二。其次是政治投机者的分化。新文化的名头是不错的政治资本,蒋介石也需要有地位的御用文人来***许多《新青年》的先驱者都随波而去,不能否认其中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目的,但沾染上政治的文艺岂能纯粹,沾染上国民党的政治,更是与文艺界所求之“新”毫不沾边的。鲁迅当然不屑与之为伍。这是寂寞之三。由此可见鲁迅内心的孤独,然而文苑虽寂寞,却存在,“新”的牌匾也没被大炮全轰得粉碎,所以他对此还有热血和希望。

第二句似乎是与第一句的对照。这里的“平安”和“旧”有一点嘲讽的意思。33年,国民党大清洗告一段落,共产党力量微弱,困于江西,剿灭似乎指日可待。日本人在东北虽横行霸道,但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让华北看似和平无事。的确,与20年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军阀夺权,26年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还有28年腥风血雨的大**相比,此时的中国确实算得上旧战场。然而平安,平安何处寻呢?老百姓过得依旧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生活。城市里被军阀欺压,农村里遭劣绅凌虐。白色恐怖时有进行,东北土地失而又失。然而弹冠的文人却安处高堂,待诏奉命。钻研的学究仍稳坐书斋,皓首穷经。平安,是旧官僚的平安,不是平头百姓的平安,旧战场是旧文人的安栖所,非中华大地之实境。再进一步说,这平安和旧战场都是夺疾苦民众的馒头,吸真勇士的血所抢来的。所以鲁迅先生这句话是讽刺,是愤慨,是痛心疾首,是扼腕叹息。原来的战士蜷缩在平安旧战场里,两耳不闻窗外事,双目难察百姓苦,只会作茧自缚,以致刀锈刃钝,再无力斗争。与第一句对照,寂寞是新,是进步,平安是旧,是落后。

第三句的两间应该是指分化成两派的新文化界。自问题与主义之争后,新文化运动逐渐**。一头是宣传自由主义与民主主义的作家们,一头是赞成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左翼作家。鲁迅的健笔是要做枪的,这注定了与那些固守纸堆的老先生们是陌路。这把枪是要杀人的,这与信奉宽容哲学和改良主义的胡适等人也势不两立。这种斗争至死的志向与左派很是相近。鲁迅支持左联,但于左联,鲁迅也有所保留,也许是看到了些文化为政治利用的苗头,也许是预感到了浪漫的理想主义所带来的矛盾与黑暗。所以他说“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的**世界里,我不愿去。”新文苑分了家,左边一间屋,右边一间屋,中间只剩一卒。鲁迅从不站队,这就是他的斗争方式。这种斗争方式注定了会孤独、会迷茫、会成为众矢之的。

战场上的硝烟散去,沉重的矛戟无处可用,即使四顾心茫然,也要荷戟独彷徨。“荷戟”,一是备战事再起,二是破无物之阵,撕掉平安的假象。随时有战斗,随处可战斗。所以鲁迅这句诗,孤独沉重之感是表面,坚定不移之志是核心。除此之外,鲁迅这句话里也有对于彷徨与寂寞的肯定。真正的战士注定要与不安相伴,与彷徨共生,痛苦是永生相随,因为斗争是永无止境的。浪漫的理想主义青年的斗争是为了那光明世界的到来,而鲁迅是不相信有什么真正完满的光明会到来的,所以鲁迅的斗争是不以光明到来为前提的。“真正的知识阶级永远不满足于现状,永远不顾利害,因而永远都处于痛苦。”

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关照

读鲁迅的藤野先生,有点疑惑,为什么藤野先生会对一个异国的学生特殊对待和关照?物以稀为贵。鲁迅留学仙台上了当地新闻。日本明治年 东北新闻 说,仙台第一位留学生周树人,能巧妙的运用日语,是一位非常爽朗的人。想必国内很多没有留学生的县市,来个外国学生也会受到优待吧。青年鲁迅 右二 与仙台医专同学合影后来,...

鲁迅先生和猹的谐音梗

谐音梗 鲁迅先生与猹的谐音梗,无疑是近年来网络语言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的诞生,源自鲁迅先生名字中的 迅 字,与猹这种动物的读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一巧妙地相似,往往成为网友们欢乐的源泉,以一种诙谐而轻松的方式表达着他们的想法。鲁迅先生,这位中国现代文学的巨擘,以其深刻的社会洞察和尖锐的笔锋,为世人留...

鲁迅文学院怎么招生条件是什么

鲁迅文学院是中国著名的文学学院之一,旨在培养优秀的文学家和文学爱好者。该学院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教师团队,以及一套完善的教学设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优质的学术指导。那么,鲁迅文学院是怎么招生呢?招生条件又是什么呢?首先,鲁迅文学院的招生对象主要是针对具有高中学历的文学爱好者 高中生 大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