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沉浸式享受“文化大餐”

2023-11-01 10:30:28 字數 2185 閱讀 6590

“穿越千年的海丝印迹”citywalk暨“海丝号”主题巴士于10月启动,大湾区青年和外国友人受邀作为海丝文化“品鉴官”一起参加首发团。李文博 摄。

夜幕下的南粤先贤馆安静肃穆,五仙观广场热闹非凡。身穿汉服的游客穿梭在红黄相间的纸灯笼间,随意看看茶叶、葡萄酒、香薰等特色产品。经过的市民不禁产生一种“穿越”的感觉,仿佛回到千年前繁华的“大市街”。

越秀区是广州的中心城区,文化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越秀区着力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以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助推文化强区建设,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可“穿越千年”体验文化场景,也可走出家门畅赏大师演出。在城市的任意一个角落沉浸式享受“文化大餐”,已经成为越秀居民的日常。在广东省地市、县(市、区)公共文化服务评价中,越秀区连续2年蝉联全市第一。

南方**记者 冯艳丹。

跨越时空体验传统文化。

身着代表秦汉、唐宋及明朝服饰的舞者先后上场,呼应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最具代表性的3个阶段。随后,海上丝绸之路上组成一支新的“商队”,拿到适商资格的商家收集到合适商品后,穿过时光长廊在广州港启程出海,去世界各国进行**。

这是海丝文化节上演的“博物馆奇妙夜”。国家文物局公布的“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首批申遗遗产点名单,广州有6处史迹入选。其中,南越文王墓、南越国宫署遗址、怀圣寺光塔、清真先贤古墓、光孝寺5处都在越秀。

越秀区通过海丝文化节打造了一场文商旅的盛会。越秀区博物馆围绕南粤先贤固定陈列进行剧本创作,深度融合海上丝绸之路的背景与内涵,融入舞蹈、游戏闯关等环节,以全新剧情和玩法,为市民游客带来富有“海洋气息”的文博体验。

古广州蕃坊为原型的海丝复古文创市集、风情海丝文化演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美食、非遗展示和体验……一连数天,四大场景、七大玩法形成一扇窗口,让市民游客得以窥见越秀在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商贸实力。

今年以来,越秀区把深入实施文化惠民服务行动作为建设文化强区的九大行动之一,发挥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广泛开展各类文艺演出、学堂讲座、展览展映、研学体验、阅读推广等惠民活动。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广府庙会与市民再次幸福相约。越秀区首创“广府庙会元宇宙”,将元宇宙应用于公共文化服务。以北京路文化旅游区为核心搭建虚拟公共文化空间,整合非遗、美食、商贸、展演等。同步开展线下线上节庆文化活动,带来全新的沉浸式体验。

今年4月,正值兰花盛开时节,“兰缘盛荟”文化旅游艺术周推出十大系列百场文化活动。广州兰圃里,市民游客如织。拍兰花、赏兰花、品兰花,好不惬意。市民既可在家门口欣赏高雅艺术,又能在大自然中聆听优美旋律,在超大城市中心拥抱“诗和远方”。

生活在越秀很幸福,可以沉浸式感受文化底蕴。”市民马女士几乎参与了近期所有的大型文化活动。在她看来,带小孩沉浸式感受历史文化底蕴就是一种文化自信的教育。

城市街区畅听高雅**。

*拥有迅速放松身心、忘却烦恼的神奇力量。中秋、国庆期间,“020赫兹”城市**营地活动持续在东平大押上演,为市民送上免费的潮流**“茶点”。

位于越秀区中山四路与越秀中路交叉口的东平大押建于清末民初,是广州留存至今为数不多的古当铺建筑。民谣歌手与市民朋友因“乐”而聚,每一次都曲终人不散。

今年,越秀区以定点秀的形式布局全年**展演,设定多个**主题。在东平大押,在北京路千年古道,在中华广场、星寰广场等商圈,在一方东山、花果山小镇等文创园、潮流街区,多元**风格展演轮番上演。所到之处都备受欢迎,市民游客纷纷乐在其中。

如果说**营地是不期而遇的小确幸,在越秀还有更多每年相约的幸福。羊城天气转凉,一年一度的户外**季就来了。每年10—12月,二沙岛户外**季一连推出10场免费演出。

今年**季秉承一贯的高水准,参演团队既有观众熟悉的广州交响乐团、广东民族乐团、广东歌舞剧院、南方歌舞团等历年的参演团队,还有广州歌舞剧院和珠海演艺集团民族管弦乐团等新面孔加入。

10月7日晚上,华灯初上秋风送爽,二沙江畔歌声绕梁。一年一度的“小云雀之夜·乐歌——小云雀合唱团**会”如期在星海**厅上演。成长于越秀的小云雀早已享誉海内外,曾获得第七届巴厘岛国际合唱比赛、莱昂纳多·达·芬奇国际合唱大赛等多个世界级重磅比赛冠军。

从一年一度的幸福相约到不期而遇的惊喜,越秀居民的选择也越来越丰富。据统计,今年越秀区共举办2000余场文化惠民活动,惠及市民群众近500万人次。

工作、生活在越秀,我们能深刻感受到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驱使着我们身体力行保护、传承历史文化。”越秀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静介绍,文化惠民活动从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角度出发,用好越秀丰富的文化资源,打响红色文化、岭南文化、海丝文化、创新文化“四大品牌”,通过丰富多元、精彩纷呈的活动,让居民触摸、学习、感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观察 沉浸式文旅何以受年轻人喜爱

淄博 淄博晚报 博览新闻。记者 许珊珊。汉服热 席卷大街小巷 全城剧本杀掀起 穿越 风潮 博物馆奇妙夜 海量 圈粉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洛阳文旅频频出圈,今年国庆节假期,记者怀着好奇的心来到河南洛阳,感受 一秒穿越 的沉浸式体验。国潮风引 打卡 热潮 古风正盛,国潮正浓。身着汉服 手摇团...

沉浸式感受,“名家面对面”共话江南文化

月日,名家面对面 徐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 美育大课堂 第三季第四讲 评弹江南 活动在嘉澜庭口袋广场举行。市民群众 评弹艺术爱好者齐聚一堂,同时设置个街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分会场,通过 徐汇通 app进行现场直播。本次活动由徐汇区委宣传部 文明办 徐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办,徐汇区教育局 徐汇区文化...

游客沉浸式“体验”应运而生,感受文旅的“活力”

在天一阁博物院内,古诗今唱 国乐演奏等活动,吸引不少年轻人着汉服 梳发髻,沉浸式的体验我们的传统文化 在慈城古县城各景点,游客化身参加喜宴的宾客 书院学生 市集百姓等,身临其境感受古代民风民俗。沉浸式体验应运而生伴随着社会变迁,追求精神享受成为一种普遍性需求。与蜻蜓点水式的 到此一游 相比,不少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