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盲区 顶级的成长竟然是“凭感觉”?

2023-11-08 23:42:12 字數 2297 閱讀 9512

觉察你自己

歌手李健曾说:工作带给人的快乐没有那么普遍。梦想实现不了没关系的,但生活还是要过。

是的,工作带给人的快乐没有那么普遍。

生存很重要,所以需要工作赚钱;但快乐也很重要啊!没有快乐,一切都是忍耐。

也许有人说,不要从工作中寻找快乐。工作就是工作。太理想化了,只会徒增困扰。这样说的人,对待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往往耐受性很好,不容易有情绪起伏,也没啥内耗。

但这样的人,更容易安于现状,缺乏愿景,他很难开创事业。

而另一些人对待不喜欢的工作,耐受性则很差,表现相当一般。摊上事的时候,他有着强烈的不适感和抵触情绪。但如果他对自我有要求,那么这样的人,更看重自我价值、意义感和成就感。

这两种特性其实并没有优劣之分,只是指示了:这两种人的出路是不一样的。

我们要做的,是顺应自己的天性。找到自己的方向和领域。只有在你喜欢、热爱的领域,你才能完全发挥自己的天赋,大展才干。

方向性的东西非常重要!

如果努力是一件痛苦、会产生内耗的事情,那么努力的方向肯定是错误的。审视内心,掉转头来,重新寻找自己的方向吧!

凭“感觉”决定职业方向

人类生存于世,比拼的是脑力,是思维,是格局。但是,在这些之外,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个更高级的系统,若能善用,成就非凡。

那就是:跟着感觉走,听从潜意识,遵循内心的指引。

既然要工作30年,赚钱这件事,绝对应该好好考虑。

把工作和快乐结合起来!

只有顺应天性,善用天赋,找到专长,持续放大,才能让赚钱变成一件相对快乐的事,并产生价值感和成就感。

谁的青春不迷茫,我们从没有自我觉察,也没有人观察和指点。

所以,多走的弯路,是在提醒你,找到自己的天性,发挥自己的热爱,持续投入,就一定能得到命运的回音。

最关键的是,做事情的过程是自洽的,轻松的,没有负担的。整个人的感受是轻盈的,舒畅的,感觉自己是在发展着的,不是死气沉沉的。

我们每个人心中,其实都埋下了理想的种子,只是迫于生存的压力,我们用理智、用头脑筛选和比较,权衡利弊之后选择一份工作。但那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

为什么不能把内心喜好发展**生目标呢?也许现在不具备条件,只好暂时忍耐着,只要持续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生命就在这个过程中逐渐丰盈起来。

活出真正的人生

顶级的成长就是应该顺应天性。

试想一下,若没有生存的压力,你到底会如何选择你的职业?没有世俗的枷锁,你会如何选择你的伴侣?

闲暇时光,你都喜欢做哪些事情?你最关注哪方面的信息?

如何快乐而有价值地度过这一生,必定指向一个词:自洽。

自洽,就是让你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本能反应,和你现实生活中的行动保持一致。不一致会怎样?内耗。持续地内耗,直到你想清楚为止。

真正的成长,是不需要太费力的。

小事听从大脑,大事听从心。

感觉不对,一切白费。我们需要用心去感受什么事情最让我们触动,而不是用大脑思考什么事情最有利。

因为理智的分析和计算,无法解决内心真正的需求,唯有感性的觉知才能让答案浮出水面。

理性是有用的,它让我们在生存压力下,对自己的资源和机会进行对比,在权衡利弊之后,我们做出了一个现实条件下适合自己的选择。

它做出的决定不会差,但是不够好。它不能发展你自己。你可以做一件事做到80分。但是做你喜欢、热爱、稍加坚持就能做到的事情,你会获得更多。

理性会带来短视。因为人的潜力,只有在做着他所热爱的事情才能发掘出来。

如果你想要做到卓越,你必须要依靠你的感觉和潜意识,听从心灵的指引,它会引导你来到真正属于自己的赛道。

在这个赛道里,潜心专研,辛苦并快乐着,这种发自内心的成就感和获得感,才是不断进阶、创造、升级的源泉。

本文是《认知觉醒》的读书笔记。

全文完。感谢你的阅读

希望能给你带来启发和帮助呀。

笔者介绍:211本科,十八线小城,已婚有娃90后,没资源没背景底层打工族。借写作打磨一技之长,破局35岁中年危机!坚信长期主义,慢慢致富!

我是标致的柠檬精,专注普通人认知成长&搞钱,关注我,一起成长吧!

女人认知低与认知高的区别

在现代社会中,女性在教育 职业 家庭等各个方面的地位和权益得到了显著提升。然而,人们对于女性的认知水平依然存在着种种偏见和误解。本文将就女人认知低与认知高的区别展开讨论,希望通过理性的观点和客观的分析,消除对女性认知的误解,并促进社会对女性的进一步发展。一 教育水平 认知低 女性在许多地区和社会阶层...

升级认知 说出成熟的标志2

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人都会遇到一种困境 总是想要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赏,为了取悦他人而不断地付出和努力,但最终却发现自己活得卑微 失去尊严和尊重。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把自己的价值和存在感建立在了别人的评价系统中,而忽略了内求的重要性。我们必须要认识到,每个人的价值观和标准都是不同的。无论我们如何努...

《认知觉醒》 最好的成长,是在“舒适区边缘”努力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看见别人练出马甲线,从不运动的你也给自己定下高强度运动计划,咬牙坚持了一段时间后,还是中断了 听说读书能让自己快速成长,便按照别人推荐的书单买来一大堆,读完之后却发现没有任何改变。发愤图强报了很多学习班,想要全方位的自我提升,结果却发现根本学不过来,并且有很多知识盲区,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