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四下基层”,兜牢困难群众民生底线

2023-11-15 10:04:24 字數 1728 閱讀 9059

全文字数:958

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

针对困难群体发现难、审批手续繁琐、救助延后等难点问题,在第二批主题教育中,河北区围绕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坚持问题导向,深入践行“四下基层”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有针对性地将“主动发现、快速响应、即时救助”困难群众纳入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日常任务,加大临时救助力度,实现了临时救助**审核审批,对急难情况快速跟进,“一事一议”,切实解决了困难群众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生活困难,获得了群众赞誉。

“网格管理+主动发现”

党建引领社会救助走深走实

为进一步健全和规范困难群众主动发现机制运转流程,河北区将“主动发现、快速响应、即时救助”困难群众纳入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日常任务,依托基层党组织、社区网格员、群众性自治组织和社区热心群众等,开展特殊困难家庭常态化排查,及时发现、报告辖区内居民生活困难及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事故、罹患重病等急难情况,第一时间将符合救助条件的困难家庭纳入保障范围,切实发挥民政救急救难和兜底保障作用,推进社会救助扩围增效落实。

今年1至10月,各街道累计走访排查困难群众6702户、9772人,将568户困难家庭及时纳入保障范围。

“**救助+社会力量参与”

减轻困难群众医疗负担

河北区充分发挥扶贫助困专项资金作用,引导区慈善协会、保险业等积极参与社会救助。

自今年7月份起,为在保救助家庭购买成年人每人30元、儿童每人150元的商业医疗保险,为特困人员购买150元商业住院护理保险,实现全区1.08万救助对象商业保险全覆盖,用保险“小资金”发挥补充救助“大作用”,解决救助对象医保报销之外大额医疗支出负担,让民政兜底更牢、更实。

搭建“自测平台”

智慧评估简单高效精准

河北区不断探索打造便捷高效的智慧救助模式,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主动发现群众困难的时效性,今年9月上线“河北区社会救助自助评估平台”。居民可通过微信扫一扫,在小程序内查看现行社会救助政策,查询区、街两级社会救助咨询受理窗口**或直接导航至相应办理窗口。同时,居民可通过填写家庭人口、基本收入和财产状况,初步评估自身能否纳入最低生活保障、残疾人补贴等政策福利范围。

保障民生是党和**的一项重要工作,社会救助是民生保障的底线。当前,第二批主题教育正深入开展,我们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保障民生纳入检视整改、推动发展重要内容,立足于困难群体的角度想事情、谋事情、办事情,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不断完善各项社会救助机制,畅通救助渠道,设身处地、实心实招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切实做到弱有所扶、难有所帮、困有所助、应助尽助,把困难群众的民生底线兜牢,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河北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赵鸣说。

投稿、意见建议请发送至[email protected],感谢您的支持!

聚焦“三个导向”践行“四下基层”

我们要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把 四下基层 作为开展主题教育的重要抓手,推动 四下基层 工作制度在同安落地生根 开花结果,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 两个确立 坚决做到 两个维护 以下只列出提纲 一是坚持为民导向,践初心 惠民生。为群众办实事 为地方谋发展是 四下基层 制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要践行以人民为中...

深入基层 躬身践行

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立足 两个大局 心怀 国之大者 认真践行初心使命,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深入基层,躬身践行,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生动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了解情况到基层。党员干部要用足够的时间深入群众 足够的耐心倾听群众 足够的智慧了解群众,关注解决人民...

“四下基层”关键要“心下”基层

人民论坛网 作者 张志超。四下基层 是 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写照,是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 金钥匙 我们要切实把握 四下基层 蕴含的人民至上的深厚情怀,传承弘扬 四下基层 优良作风,深入践行 四下基层 工作方法,既 身下 基层更 心下 基层,以 抓铁有痕 踏石留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