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黏膜下纤维化患者,口腔卫生及牙周状况

2023-11-15 13:05:09 字數 4925 閱讀 3213

大家好,我是陈医生,今天给大家带来一篇科普文章,一起来了解一下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吧。

口腔黏膜下纤维化,是一种慢性隐匿性、具有癌变可能的口腔黏膜疾病,可累及口腔及口咽部,有时也可侵犯食道黏膜,其组织病理特征为炎症反应,伴随着上皮下的固有层及结缔组织深层逐渐纤维化。

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癌前状态。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具体**至今不明,许多学者认为其是一种多因素疾病,与嚼食槟榔有密切关系,但其发病机理仍不清楚。

可能还与吸烟、饮酒、喜食辣椒,以及维生素缺乏、免疫功能异常、遗传、微循环障碍和血液流变学异常等因素相关。目前有嚼槟榔习惯并成瘾的人数逐步上升,槟榔加工销售己成为某些地区的支柱产业,并且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流动己呈现向全国蔓延的趋势。

牙周病是发生在牙齿支持组织牙周组织的疾病,是口腔两大类主要疾病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均有较高的发病率。牙跟炎和牙周炎都是慢**染性疾病,致**素包括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且各因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当局部因素、全身因素或二者同时兼有,出现失衡时,牙周组织将会发生炎症反应,表现为牙跟的出血、肿胀、糜烂、增生。

随着牙周炎症的加剧,波及范围逐渐加大,炎症由牙跟扩展到牙周膜、牙槽骨直至领骨,炎症波及范围内的骨组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吸收,造成牙槽骨退缩,进而导致牙齿松动、脱落,对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

既往有关与性别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报告不一。早先调查研究认为患者以岁以上女性居多。然而进行普查时检出618例患者,进行分析时发现的患者为男性。年龄是流行病学调查中受关注的另一个因素。

而本研究结果显示的就诊患者也多为20-40岁男性,可能存在两方面原因。第一,20-40岁本身是该病高发年龄段,就诊患者理论上应该相对偏多。

第二,该年龄男性患者是当今社会生活中的主力军,拥有稳定的经济**并肩负着较大的社会和家庭责任,因此他们在发现疾病并就诊的医疗意识和诊治的依从性方面均较高。

刷牙是清洁牙齿,维护牙周组织健康,保持良好口腔卫生的重要措施。尤其是对危害人类健康的两大口腔疾病—龋病和牙周病的预防和维护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刷牙方法及其有关行为已成为口腔预防医学和社会牙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刷牙行为的社会现状及刷牙知识在社会普及、掌握程度与口腔健康状况密切相关。统计表明,我国有2/3的人患有牙周疾病,35岁以上者牙周炎的发病率更高。

大量的牙石软垢除了下前牙舌侧以外,基本上均堆积在磨牙周围。再次,有的患者伴有口干和口腔的麻木感,这使得口腔粘膜的感觉功能迟钝,没有食物、槟榔残渣或软垢牙石等滞留于口腔内所产生的不适感,因此主动清洁口腔的愿望不明显。

此外,还可能是由于患者对于槟榔的错误认识导致。他们认为槟榔是天然的口香糖,经常嚼食可以与口香糖等一样具有清洁口腔的作用,故对口腔卫生的重视程度降低。

事实上,正常人群口腔卫生习惯也不理想。虽然有能坚持每天刷牙次以上,但知道正确刷牙方法和坚持每次刷分钟以上的人不多。由此可见,人群对于口腔卫生保健的认知和行为了解不够。

保持良好的口腔健康,仅知道需要刷牙是远远不够的,了解正确刷牙方法、定时口腔检查并及时清除牙结石等预防工作也必须同时进行。

患者宜使用软毛儿童牙刷,竖式结合刷牙法,尽量选取刺激性小的牙膏,刷牙时间一分钟,每天至少次,餐后刷牙或进食后及时用清水漱口等。

1.嚼食槟榔与牙周状况关系。

由于目前嚼食槟榔在湖南地区的男性中已经非常普遍,槟榔及其提取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越来越被关注和研究。嚼食槟榔越来越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但其造成的危害却知之甚少。

流行病学上的证据显示嚼食槟榔为导致口腔癌、白斑,与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危险因子。研究证明患者中的人有嚼食槟榔的习惯,嚼食槟榔患是不嚼槟榔者的一倍,因此嚼食槟榔所造成的口腔问题已不容忽视。

多年来许多学者不断地在寻找与研究影响牙周病严重度的危险因子,牙周病的致病机制也逐渐被了解,因此除了去除牙周致病菌外,个人的体质、口腔卫生、系统性疾病与吸烟等习惯己被视为**牙周病过程中必须同时控制的因素。

2.口腔黏膜下纤维化患者牙周状况的研究。

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的临床牙周探诊较深,菌斑指数也较严重,牙跟指数、探诊出血牙数和附着丧失虽在两组间没有显着差异,但其平均值都比对照人群高。

患者的菌斑指数高、牙周袋深本实验发现患者与正常对照人群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表明嚼食槟榔者可能菌斑易于堆积,加重牙周炎症。同时由其来看,也证实了本实验得出的组口腔卫生习惯较对照组差的结论。

认为除口腔卫生外,存在有如嚼食槟榔等其它因素加重牙周炎的产生。我们分析其高可能的临床机制是①槟榔嚼块中的某些金属色素进入口腔,可沉积于牙面或渗入牙组织,形成不易去除的色斑,大而厚的色斑沉积物能提供菌斑积聚和刺激牙跟的粗糙表面,加速牙石形成,进一步造成牙周组织炎症。

由于嚼食槟榔时,过大咬合力作用于牙体牙周组织,造成矜创伤,槟榔粗纤维及添加剂颗粒不断磨耗牙面,使牙咬合面结构发生变化,溢出沟消失,边缘靖变低平或牙尖磨耗不均匀,邻接面触点丧失,导致大量槟榔残渣滞留于邻接点之下以及经常性的食物嵌塞等。

可见,色素斑块、槟榔残渣加之因嚼食槟榔而磨耗变平的牙面三者均能促使菌斑大量堆积和加重牙周组织的炎症反应。

牙结石致病的主要机制并非一般直觉所认为的机械刺激,而是在牙结石上往往满覆富含细菌的牙菌斑。因为牙石的存在,使得牙菌斑无法清除而致使牙周组织长期接收刺激。

1.吸烟对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影响。

有调查表明吸烟可引起口腔黏膜白色损害。吸烟者的口腔黏膜长期受到香烟中尼古丁、烟焦油等有害物质刺激,而且这种长期吸烟刺激可以促使白色病变向癌变过渡。

吸烟是口腔癌的重要致**素,白色病变发病率与吸烟年限和数量成正比关系。还有研究显示,在咀嚼槟榔的同时吸烟能增加的发生率,而长期大量吸烟能缩短癌变的进程,嚼食槟榔合并吸烟者比只嚼食槟榔者发生的可能增加倍。

证明槟榔与香烟对于牙周组织细胞有诸多不良的影响,合并两者的作用对一些肿瘤细胞分泌胞动素、或是牙跟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毒性有加成效应。由临床和实验可见,嚼槟榔与吸烟二者对于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的协同效应。

2.临床牙周状况对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影响。

每天刷牙少于次、探诊深度较深、菌斑指数高都反映了患者的牙周状况差,存在牙周炎症。因此我们推论,牙周状况差可能是易发或者加重的危险因素。

牙龈炎和牙周炎都是慢**染性疾病,目前己证明,微生物和宿主的相互作用决定了疾病的过程和进展。随着对牙周病发病机制的研究,清楚地认识到牙周病的大多数组织损害是由于宿主对感染的应答反应引起的。牙周病的发生涉及一系列免疫反应和炎症过程。

牙菌斑积聚在牙跟附近的牙表面,使口腔沟内上皮和结合上皮与定植菌的代谢产物、酶和表面成分接触,细菌和细菌成分特别是脂多糖能通过结合上皮和袋上皮进入结缔组织和血管,激发上皮细胞产生致炎细胞因子和其他炎症化学介质,开始组织内的炎症反应。

中性粒细胞在牙周炎症的形成过程中不仅起重要的防御作用,而且还具有致炎的双重作用。如果多形核嗜中性粒细胞对病原刺激的反应过于激烈,便会对机体产生免疫损伤,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还具有对炎症过程的调节作用。

一般而言,纤维化过程常始于病变处的炎症反应,反应伴随许多间质细胞与急性、慢性炎症细胞的浸润,紧接着这些炎症细胞异常释出促纤维生成的细胞因子,成纤维细胞增殖与细胞外基质合成量增加,进而使病变处在结构及功能上产生永久、不可逆的改变。

所以,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在这些纤维性病变致病机制上扮演了重要角色。牙周病和都是炎性疾病,我们从回顾文献及其致炎机制可知,二者在炎症反应方面可能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3.刷牙次数对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影响。

从推论可知,每天刷牙次数减少也可能是易发或加重的危险因子。这是因为漱口、刷牙等及时清洁口腔的行为,除了降低口腔菌斑数量以外,还可能改变槟榔碱在口腔中的浓度,随着刷牙次数的增加,口中槟榔碱浓度会相应降低,从而减慢的发生,延缓癌变的进程。

然而,这些因素导致发生或者变化的依据仅是我们初步推测,还需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以及长期观察进一步加以证实。总之,从临床观察和本研究可知患者口腔卫生习惯和牙周状况均较差,从推论可知牙周因素可能对发生有协同作用。

针对嚼食槟榔人群来说,应该尽早戒除嚼食槟榔和吸烟的嗜好,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必要的牙周基础**,及时彻底清除菌斑、色素、牙石等局部刺激因素,减轻和控制牙跟炎症,改善牙周指数,避免或延缓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两组人群口腔卫生习惯正确率比较,患者的口腔卫生习惯差,未能掌握正确刷牙方法,达不到有效刷牙。建议将口腔卫生宣教纳入诊治过程,并强调患者要坚持认真有效刷牙,确保牙周组织健康。

口腔黏膜下纤维化患者与健康人群比较,易于菌斑堆积,形成深牙周袋、牙周炎症和严重的牙周破坏。在肯定槟榔为主要致**素下,吸烟、每天刷牙少于次、探诊深度增加、菌斑指数增高都可能是易发或加重的危险因子。

以上就是这篇文章的所有内容了,看完后是否有所收获?如果你还有任何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给我留言,感谢你的认真阅读!

保护口腔黏膜,做好6件事

多数情况下,口腔黏膜出现异常,一周可自愈。但有些反 作的溃疡若伴有颜色变化,或者嘴里还出现了异常斑点,就要及时去趟医院了。什么样的黏膜变化无需太担心 口腔黏膜最常见的变化,就是长溃疡了,良性的溃疡有一些相似点。形态规则,痛感明显。良性溃疡的形态较为规则,呈圆形 椭圆 条形,边缘整齐清晰,凹陷的基底较...

口腔粘膜破裂?别让溃疡找上门!

口腔粘膜破裂,听起来好像不是什么大问题,对吧?但实际上,这可能会让你痛苦不堪,特别是如果它导致了口腔溃疡。口腔粘膜,就是我们口腔内的一层保护屏障。它的作用可大了!它可以保护我们的口腔不受外界细菌和病毒的侵害,还可以帮助修复受损的口腔组织。那么,当口腔粘膜破裂时,会发生什么呢?首先,你会感到疼痛,特别...

成人口腔粘膜炎的症状和最佳疗法?

口腔粘膜炎是口腔科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的炎症 水肿 溃疡和疼痛等症状。该病可能是由于细菌 病毒 真菌等感染,也可能是由于口腔黏膜受到物理 化学 放射线等因素的刺激而引发。对于 口腔粘膜炎的最佳 首先需要明确 进行针对 的 如果是感染所致,可以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适当的抗生素 抗病毒药物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