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间站首组高清“全身照”诞生记 太空摄影有何不同?

2023-11-29 03:25:09 字數 1285 閱讀 2602

11月28日,中国空间站首组高清“全身照”发布。这是中国首次在轨获取以地球为背景的空间站组合体全貌图像,也是中国空间站的第一组全构型工作照。

此前,科研团队曾利用安装在中国空间站外部的相机,从不同侧面拍摄过空间站的局部,也曾通过天舟货运飞船和神舟载人飞船上的相机,见过比较模糊的空间站全景。为了获取空间站的高清“全身照”,今年10月30日,神舟十六号乘组在返回地面前,手持高清相机,通过神舟飞船的舷窗拍下这组珍贵**。

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拍摄的中国空间站组合体全景图像。(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供图)

航天员如何在太空拍下中国空间站与地球的合影?和地面相比,在太空拍照需要哪些特殊“技巧”?记者了解到,和地面一样,在太空拍照也讲究点位、角度与光线,但操作难度却大大增加。

从官方公布的**可以看出,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是在中国空间站上方进行俯拍,从而更好地展示出空间站的全貌。然而,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在轨期间对接于空间站径向对接口,这意味着它在下方与空间站分离后,需要从空间站上方掠过,才能到达预定拍照“点位”。这就利用了飞船的一个“绝活”——绕飞,即飞船环绕空间站飞行。在太空中,航天器实现空间站不同对接口之间的转移,就是借助这一“绝活”。

抵达最佳拍照“点位”后,还要寻找合适的角度。身处飞船中,航天员需要通过返回舱的舷窗才能拍到太空美景,但如果飞船以正常姿态飞行,航天员无法通过两侧的舷窗拍到下方的空间站全貌。

为了能让舷窗对着地球,飞船需要在绕飞过程中完成大幅度的滚动和转动动作,让舷窗变成一上一下,方便航天员通过下方舷窗拍摄空间站的“全身照”。

专家称,在整个绕飞过程中,为了精确控制飞船和空间站的相对运动轨迹,必须尽可能地让神舟十六号飞船的头部朝着空间站。

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拍摄的中国空间站组合体全景图像。(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供图)

除了姿态和轨迹控制到位之外,绕飞拍摄时还需要同时满足测控、光照和安全距离等多个约束条件。

专家指出,绕飞的关键弧段要位于中继卫星测控区内,便于地面对飞船进行状态监视和控制。拍摄过程则要在光照区内进行,光照角度也需要精心设计。

据了解,这是中国空间站建成后,首次对全尺寸构型空间站进行绕飞。绕飞过程中,飞船距离空间站只有数百米,加上空间站尺寸较大,好比飞机在群山之巅的超低空飞行,具有一定难度。专家称,为了确保航天员安全,绕飞全程飞船不能进入空间站禁飞区,必须时刻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

*:中国新闻网。

中国空间站为何在400公里高空运行?有哪些用意和考量?

在浩瀚的宇宙中,神舟十二号的壮丽航天征程即将展开。这艘宇宙飞船携带着宇航员聂海胜 刘伯明 汤洪波,它们将前往中国空间站,这是一个由天和核心舱和天舟二号货运飞船构成的科研壮观建筑。然而,在这个广袤太空的背后,存在着许多科学谜团和安全挑战。本文将深入 关于空间站轨道高度选择以及在宇宙深处如何平衡碰撞与安...

首批允许进入中国空间站18个国家名单!

中国空间站开放国际合作 突显高标准与自信。中国空间站向全球个国家开放,这一决定引发国际社会关注。俄罗斯 日本 印度等国宣称他们有资格进入该空间站,而美国则表现出冷淡态度。中国的要求高,拒绝了五个联盟国家的申请,因其项目未达到科学和技术标准。中国以此标明了自身的高标准要求,旨在改变欧美国家对中国标准的...

太空之舞!中国空间站大变身,震撼设计即将登场

导语 中国航天再次传来好消息!即将升空的神舟十七号飞船将对接 天宫 空间站核心舱,这将带来巨大的变化。中国空间站的建设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崛起,成为了全球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飞船技术的国家。而神舟十七号的升空,将实现人同时在轨生活,刷新了中国航天的里程碑。此次升空后,空间站将形成三舱三船的组合体,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