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再也不跟孩子讲道理了

2023-11-01 02:45:18 字數 4481 閱讀 1037

不少父母都经历过这样的苦恼:

孩子一到青春期,脾气就变得非常犟。

有些事情明明往前走会踩坑,父母好心劝阻,想避免孩子走弯路。

可尽管说得再有理,孩子却仍然一意孤行,甚至开始逆反,处处和父母对着干。这着实让父母们头疼不已——不管不行,可硬要管的话,不仅累,还可能越管越糟。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如何应对「孩子不撞南墙不回头」的现象。

爹妈有道理,但我偏不听

来访者柳柳很苦恼。

早在一年前,刚上高中的儿子开始了早恋。柳柳发现后立马劝分手。还和老师联合起来不同地给他做思想工作——你还小,现在要以学业为主,长大后再谈恋爱;这女孩子成绩不好,贪玩,你的成绩会被影响;你俩性格不合,在一起老闹别扭。在这些道理面前,儿子没有一句反驳,看起来很认同,也表示愿意分手。而实际上,两人转战地下恋情,不到半年,再次被发现。柳柳大怒,尤其是联想到儿子近期成绩老上不去,心想全是谈恋爱害的,于是开始每天盯着儿子——和谁聊天,聊了什么,出门和谁玩,去干了啥。在高压管控之下,儿子的脾气变得越来越大,而且开始故意和她对着干——说了放假先写作业,偏要玩到最后。说了有汗的衣服要放桶里,偏要扔沙发。说了早点回家,偏要晚归甚至夜不归宿。家里隔三差五就得吵一架。儿子仿佛变得野蛮,完全不讲道理了。而最近一次儿子去约会又被发现了,柳柳又气又急。然而,软的硬的措施她都做了,即使要管,她也不知道该如何下手了。听完她的话,我说:“要不就别管了。”柳柳有些震惊:“难道要眼睁睁看着儿子学业越来越糟吗?”我说:“在「如何管孩子」这件事上,你已经绞尽脑汁了,能试过的方法都用了,连你都想不到别的方法,那大概率就是根本没有方法了。此外,现在你和儿子之间的相互拉扯也带来了巨大的损耗,对学业的负面影响甚至远超过早恋本身了。”柳柳虽然无奈,但也明白只能这样了。这段恋爱,儿子是谈定了。不过,透过这件事,我们可以读懂孩子的行为模式。这并不意味着完全不管孩子,而是要换一种相处方式。

家长看重得失,孩子看重「自我」

亲子关系中,有很多类似的情况,明摆着家长有理,好心去叮嘱——少喝冰的,免得拉肚子;受了委屈要告老师,不要和人打架。可孩子就是偏偏要犟,有的还会极力反抗,甚至把好心帮忙的父母看作是仇人一般。这时,父母们难免又气又冤:明明是为了孩子好,为什么就是不听呢?那是因为,父母看重的是事情的好坏对错,而孩子看重的是「自己做主」。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曾把人一生的人格发展划分为8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心理成长目标。而青春期(12-18岁)的目标是实现自我同一性,即有了自己的想法,能够按照自身意愿去行动,形成自己的个性去生活。可以说,想要活出充满个性的自我,是青春期的本能。然而,在大人眼中,此时孩子的做法很多是笨拙且无理的,于是会想要给引导和建议,免得孩子走弯路。但如果所有都按照父母长辈们的意思去做的话,孩子就无法感受到「自我」的存在,于是ta们会叛逆、会反抗。因为对于此阶段的孩子而言,「活出自我」则是头等大事。所以你会发现,即便你明明白白告诉孩子这样做会导致糟糕的后果,也完全阻止不了他们。如果去留意,你会发现那些受青少年喜爱的影视作品,往往都有着一股逆天而行的味道。例如前阵子上映的《蜘蛛侠:纵横宇宙》,主角迈尔斯是个高中生。片中有这样的桥段:众人告诉他,如果他盲目救人,会导致时空错乱,整个宇宙会毁灭…所有人都劝他不要乱来。然而,他还是执意去做自己认定的事情,并坚信能够逆天改命。这和很多青少年的心境一致——他们不会因为利益对错,就放弃自己想做的事。

叛逆或许会迟到,但不会缺席

看到这,或许有人会想:那是因为管控的力度不够,只要家长抓得更严一些,孩子就能够听话。确实,也有这样的情况,有的家庭父母一直严格管控,孩子在成年之前都始终听话照做。然而,待孩子长大之后,又会怎样呢?这里分享2个故事。曾经一次直播,一位女士分享自了自己的经历:这位女士和老公一起办厂,她的管理经营极强,而老公的想法则相当不实际,可却总喜欢一意孤行。尽管每次开会大家都一致认为老板娘的方案更靠谱,可老公总会发脾气,认为必须听自己的。女士困惑:咱也不是不讲道理,可他的方案明明很多漏洞啊,为什么还这么固执?我说:“听起来,比起「做对」,他更看重的是「按自己的想法做」。”后来我问到男方的成长经历,才知道他从小到大都是在极其高压的环境中长大,从来没机会自己做主,如今的这种不讲理,更像是迟来的「中年叛逆」。另外一个故事,来自于来访者阿辉。他同样成长在强管控的家庭中,年近40、单身、和父母同住,白天做司机跑车,回到家就玩游戏。和前面那位丈夫不同,阿辉并没有表现出激烈的反抗,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的叛逆。父母叮嘱他去找个好点的工作,去处对象结婚,他都没有直接拒绝,而是阳奉阴违,父母催一下,就动一下,其余时间能不动就不动。如果说前者是「积极的叛逆」,那么阿辉则是「消极的叛逆」。在埃里克森的理论看来,如果一个人「实现自我同一性」的课题没能完成,内心就会停留在青春期。就像一个学生没有完成学年里的功课,就会「留级」,直到完成后才能去到下一个阶段。心理的成长也是如此。既然「叛逆」迟早会来,那就不如允许ta发生,而不是硬要与之对抗。在这个最容易冲动的年龄段里,出点差错才是常态。比起「控制」孩子不出错,倒不如陪着他去撞南墙,在犯错中去成长。

在撞南墙中成长电影《奇异博士》中有这样的桥段——主角斯特兰奇在学习魔法时总是得不到进展,又气又急。师傅古一看出了他的困扰,告诉他诀窍:“你要学会屈服。”万事万物都是有规律的,你越想凭自己的意志去用力掌控,事物就越失控。相反,向规律屈服,顺从它,你才能真正掌握。青春期孩子会叛逆,想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尝试,这也是一股难以控制的力量,比起强行去控制,家长更能做的是引导。因此,当发现孩子一意孤行去做“傻事”时,先别着急担心,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做——1.觉察:是否错把自己的焦虑,当成孩子的事实当我们很着急,背后常常是认为「孩子在做一件很可怕的事」,所以急需阻止。这时,不妨停下来,问一下自己:这件事真的很糟吗?还是因为我自身的焦虑投射出来,把它想象得很可怕?像柳柳的例子中,其实孩子恋爱虽然会带来不稳定,但并不意味着学业就完了。如果把早恋视作灾难,便容易导致过激反应,与孩子的关系相互撕扯、纠缠。有时候,后者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远大于早恋本身,这就适得其反了。一种很好的觉察方式,就是多观察别的孩子和家长,识别自己是否过度反应了。如果是家长内心焦虑的话,无论看什么,都会觉得有问题。2. 识别孩子当前的心态,拦不住时别拦我们依然可以和孩子说清楚事情的好坏利弊,看他的反应。通常来讲,如果已经至少3次给孩子阐明清楚情况,这件事做下去会有不好的影响,并劝ta别做。而ta依然坚持,那么说明,这时候孩子看重的并不是「得失」,而是「做自己」。这时,只要不是违反大是大非的事情,便可以不用拦着,允许ta去犯错、去碰壁、甚至蹉跎一下。毕竟,你拦也拦不住,不仅会累了自己,还会破坏眼前的亲子关系。人生的弯路,其实都是必经之路。不阻拦孩子——这条建议看似消极,但其实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维系住亲子间的对话。柳柳后来放弃了反对儿子恋爱,家里的矛盾便立马少了很多。当她学会了允许,儿子偶尔也愿意把和女孩相处的情况和父母说一下。这样一来,至少有什么情况父母能知情, 总比之前儿子什么都瞒着要好。

3.不以道理阻挠,用关系去影响孩子不讲道理,不去拦着,并非不管孩子。青春期的孩子不易屈服于道理,但却愿意被关系影响。曾经我一位当心理老师的朋友,去给中学生讲青春期男女关系的课。以往的老师谈这个话题,都是一上来就强调早恋不对。这样并不会让学生不恋爱,只会变成偷偷恋爱,同时也让学生认为“这老师不懂我们”。但我这朋友并没有一上来谈对错,而是和同学分享自己初中时暗恋同学的经历,以及自己如何以此为动力去让自己变好,吸引对方注意。这样的分享没有说教,让学生们感受到真诚,久而久之,学生遇到什么烦恼则会愿意和老师分享,并寻求帮助。这时,则是大人给建议的最好时机,孩子不会对抗,且乐意去接受。很多时候,大人作为过来人,知道孩子的一些方式欠佳,总想着提前去讲道理,避免孩子走弯路。然而,光是听到的道理,并不能深入人心,每个人都需要在犯错、碰壁中去领悟。这个过程看似磕磕碰碰,但却是成长的真正捷径。冯骥才曾说:“风可以轻易地吹起一张纸,却无法吹走蝴蝶,因为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顺从。”孩子如蝴蝶,大人口中的道理则像风。我们不必为蝴蝶一时飞错方向而着急,因为它正在探寻自己的方向。允许孩子成为自己,用爱为ta撑腰

我们耐心讲道理,孩子不听,是什么原因?应该这样引导!

小小妈育儿。编辑 小小妈育儿。本文大约字左右。感谢您耐心阅读,大约分钟。在育儿旅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景 我们费尽心思地讲道理,向孩子解释为什么某事重要,但孩子似乎仍然不愿意合作,甚至执拗地坚持自己的观点。为了更好地引导孩子,我们需要深入了解为什么这种情况会发生,以及如何通过共情的方式建立更好...

孩子到了青春期,讲大道理不管用,做好这几点才是真本事

全文共字,阅读时间约为分钟。每个人都会经历青春期,这个阶段的孩子常常让父母感到陌生和困惑。孩子在青春期时会发生很多身心上的变化,不再像过去那样愿意与父母沟通和分享。为了理解孩子,父母需要去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表现。本文将从心理闭锁 外貌和风度关注 自尊心的增强以及对妈妈的讨厌等方面进行描述...

“讲道理”不灵了?别焦虑!揭开教育孩子的最佳秘诀!

家长越喜欢讲道理 孩子往往越不听话 讲道理 是一种受欢迎的教育方式,但对于某些孩子来说可能没用。喜欢讲道理的家长的孩子往往不听话。一个家长抱怨她的女儿特别逆反,她常常给孩子讲道理,但孩子不听。家长知道打骂是不对的,但不知该怎么办。家长告诉了一个例子,她的女儿喜欢用胳膊搭住楼梯扶手向下滑,家长不允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