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矛盾基层治,“两员一长”解矛盾

2023-11-29 02:20:10 字數 2225 閱讀 3310

泰安市岱岳区角峪镇探索实施“乡村振兴指导员+网格员+街巷长”的“两员一长”联动机制,通过搭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指挥中枢”和“前沿哨所”,充分激活基层治理效能,形成可借鉴的基层治理模式。

**联动,筑牢基层治理“坚实堡垒”

岱岳区角峪镇郗官庄村,新水泵站建在绿油油的麦田旁。村民老郭感叹:“现在种粮也不怎么费力。”前些年老郭将自家四亩丘陵地种上杨树,收入不多但无需管理,不耽误自己打零工。三个月前,老郭从村干部口中得知,角峪镇立项实施新增补充耕地土地治理项目,需将项目区内群众种植的林木伐木复耕。

砍树,不同意。”老郭别无二话。网格员郭巨安和村里工作人员几次找老郭做思想工作,帮他算了一笔账:“土地改良后由**提供播种服务,配套建设灌溉设施,年可增收近2000元,以后还可以土地托管,不费事。”

挖树桩、深翻土地,将灌溉管道修到地头,老郭家的地很快改种了小麦。有了“样板”,两个月后,郗官庄村新增补充耕地土地治理项目全部完成。

近年来,角峪镇通过“管理权限下放、管理力量下沉”,建立镇、管区、村“**网格组织体系,将每名机关干部、“两委”干部落到每个区域,着力解决好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

我们在29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组织各村(居)推选政治素质好、群众基础好的典型代表担任‘街巷长’,将法律明白人、骨干党员、退休村干部、热心群众等群体的模范带头作用发挥出来。”角峪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王玉奎说。根据基层矛盾纠纷呈现出的“地近人熟”的特点,角峪镇按照“调解组织延伸到户,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追踪到个人”的目标,充分发挥乡村振兴指导员、网格员和街巷长的作用,构建起“全域覆盖、广泛参与”的人民调解网络。

“吹哨报到”,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接到**的宋金明扔下手里的活,匆匆往村民家里赶。泉坡村两户村民因为苗木销售起了矛盾,点名要他这个乡村振兴指导员来“主持公道”。

今年,角峪镇根据各村发展需要和个人专业特长、能力素质等,从领导干部、第一书记等人员中为每村配备1名乡村振兴指导员。镇上**主任科员宋金明就是其中一个。

泉坡村常年种植樱花、樱桃等800余亩。近年来受各种因素影响,村里出现苗木质量参差不齐、销售模式单一等问题。“由于家家单打独斗,议价能力比较弱,在相互竞争中往往出现种苗贱卖的情况,村民间也容易因此引发矛盾纠纷。”宋金明说。他走访附近村民后,及时将村民普遍的矛盾诉求上报。经镇级网格平台梳理汇总研判后,在区林业中心指导下,当地成立苗木协会,苗木种植户开始抱团发展,苗木销路和**渐渐好转。

一场村民间矛盾的化解得益于角峪镇多元化层级矛盾化解机制。角峪镇纵向以“街巷长—网格员—管区—乡镇”为条,横向以“部门单位—乡镇”为块,建立健全由群众和“街巷长”吹哨发起、网格员报到受理、乡镇快速响应的“自下而上、条块结合”发现解决群众问题的新机制。

为规范吹哨、报到、呼应流程,我们按照咨询、建议、投诉、需求等不同类型,建立群众诉求分级分类快速响应机制,打造闻哨即动、接诉即办的基层治理格局。”角峪镇党委组织委员、**委员高文旭说。

“多元协同”,建好基层治理“指挥中枢”

除了乡镇的“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中心,角峪镇在3个管区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分别设置3个区域化矛盾调解服务中心,在29个村和1个居委会设置了30个矛盾调解服务站。

依托综治中心主阵地,我们统筹了司法所、派出所、信访等部门力量,整合矛盾调处、信访接待、网格治理、法律服务等功能,实现群众进一扇门办所有事的联动效果。”王玉奎说。该镇还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联席会议制度,有效避免了矛盾纠纷激化升级、上行外溢。通过建立健全信息收集、问题发现、任务分办、协同处置的闭环工作机制,精准受理、及时分流、跟踪督办、信息反馈,实现“源头排查、统一受理、归口办理、研判处理、反馈结果”的全过程链条。

在村级网格层面,村级网格长定期召开包村干部、村“两委”干部和“街巷长”联席会议,重点做好村情民意信息反馈、矛盾隐患排查收集分析,做好问题梳理与整理分类;在管区网格层面,管区网格长定期召开村级网格长联席会议,对各村上报信访矛盾问题进行二次研判,明确好谁来办、如何办、何时办结等基本问题;在镇级网格层面,由镇党委书记召开成员单位和管区网格长会议,对信访矛盾隐患、排查重点、疑难信访案件进行集中分析研判,持续开展信访矛盾积案化解专项攻坚。

矛盾处理是社会长治久安的一个基础性工作。我们坚持抓早抓小,做实做细日常监督,及时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筑牢小事不出网格、难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基层治理工作防线。”角峪镇党委书记孙丽丽说。

实施“两员一长”网格管理以来,角峪镇将网格打造成发现问题、化解矛盾、消除隐患的“第一前沿阵地”。据了解,今年1—9月份,全镇信访案件保持总体下降趋势,初信初访案件化解率达到98%。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祝超群 通讯员 李庆林 韩敏 韩建功

社区里智解基层矛盾

近日,辽宁省鞍山市某小区的张阿姨和康阿姨因装修垃圾堆放问题引发纠纷 争执不下,便来到鞍山市公安局立山分局曙光派出所苗圃社区调解室求助。社区民警利用警调联动机制,组织了一场调解会。参会人员除社区民警外,还有社区书记 兼职律师 老党员以及两位阿姨的老熟人 老邻居。调解会上,民警开展普法宣传,社区书记和老...

矛盾解在基层,构建“无讼畲乡”

月日,福建 第版刊登 诉源治理,让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相关报道。核心提示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关乎党长期执政 国家长治久安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 枫桥经验 以 基层之治 夯实 中国之治 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幸福感 安全感更加充实 更有保障 ...

物业管理的基层短板和深层矛盾

本期专题 据报道,年月,陕西省延安市某小区保洁员将业主放置在楼道内的鞋子扔进垃圾桶,保洁员告知家属被所在物业公司扣款万元。之后业主又向保洁员索赔,期间双方发生口角,保洁员不久后自缢身亡。月日,经当地 调解,初步达成赔偿协议,由物业公司和事涉业主方向死者家属赔偿万元。本专题中统称为 保洁员扔鞋纠纷 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