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芯片产业崛起 全球第一产能已突破29 !

2023-11-17 13:55:05 字數 1207 閱讀 9343

目前全球芯片制造领域,28纳米及以上的工艺被称为成熟工艺,而小于28纳米的工艺,如16纳米和14纳米,则被称为先进工艺,28纳米可视为分界点。从数据芯片数量来看,成熟工艺一直占据全球约四分之三的市场份额,而先进工艺仅占约四分之一的份额,大约25%。目前,全球主要掌握先进工艺的厂商并不多,严格来说,只有四家,分别是台积电、三星、英特尔和中芯国际。其他大多数厂商主要使用成熟工艺,如联电、格芯和华虹等。

因此,绝大多数厂商仍以扩产成熟工艺为主,毕竟成熟工艺占据了75%以上的市场份额,是当前的主流趋势。先进工艺仅在少数厂商手中,需求也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大,目前只有电脑cpu、手机soc、人工智能和gpu芯片等才需要使用先进工艺。对于中国大陆来说,发展先进工艺固然重要,但发展成熟工艺同样重要。

一方面,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芯片市场,占据全球约三分之一的份额,但目前本土芯片产能严重不足,自给率也不高,因此需要扩大产能以提高自给率。另一方面,由于目前受到美国的制裁,我们只能从成熟工艺中积累经验,逐步向先进工艺发展。因此,近年来国内大规模扩产成熟工艺。数据显示,到2023年,中国的成熟制程产能已达到全球的29%,稳居全球第一。

目前,国内已有44家晶圆厂,其中12英寸晶圆厂25家,6英寸晶圆厂4家,8英寸晶圆厂及产线15家。未来2到3年内,还将建设32座新的晶圆厂,其中包括23座12英寸晶圆厂和9座8英寸晶圆厂,这些新厂主要针对成熟工艺。预计到2023年,中国大陆的成熟芯片产能将占到全球的33%,约三分之一左右,届时中国的芯片自给率有望突破60%以上。

总的来说,我们要看到尽管目前芯片工艺已经发展到了3纳米,接下来还有2纳米、1纳米等技术,但实际上75%以上的芯片仍然使用28纳米及以上的工艺。因此,大量扩产成熟工艺是解决本土芯片制造难题、提高自给率的一个有效方法。芯片厂商们正急切地投入生产,但同时也需要考虑客户需求,以免芯片产能利用率过低,造成资源浪费。

中国的芯片产业崛起与中美芯片战争的影响

在全球科技竞争的舞台上,芯片产业一直被视为国家实力的象征和核心竞争力的体现。长期以来,中美两大科技巨头在芯片领域的较量备受瞩目,被外界描绘成一幅激烈而曲折的战画。然而,近年来中国在芯片产业的崛起与突破已经不容忽视,中国从追随者成为领跑者的华丽转身,让美国感受到了来自中国的巨大竞争压力。中国在自主研发...

中国芯片产业崛起 技术领先引领全球科技进步

中国cpu芯片研发取得了重大突破,见证了中国芯片产业的崛起。近年来,中国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持续加大对cpu芯片研发的投入,取得了显著进展。年,中国自主研发的龙芯acpu发布,其性能已达到国际主流水平。而年,全新的 洪流 cpu亮相,采用国产nm工艺制造,并且单核性能堪比英特尔第十一代酷睿i,在多核...

中国芯片产业崛起 44座晶圆厂构筑强大代工能力

中国的芯片产业正迎来显著的发展,以座晶圆厂为支撑,国内代工能力逐步增强。三大巨头的崛起 在半导体领域,中国的芯片生产一直在不断加速。除了中芯国际外,华虹集团和晶合集成也已成为国内芯片代工的三大巨头,均在科创板上市。三者的业务不断提升,显示出国内芯片代工能力的增强。相较于国际上受经济下行影响的晶圆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