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到底有多重要?中医剖析脾胃与健康的关系

2023-11-18 21:40:09 字數 1837 閱讀 3199

大家好,今天我们聊一下我们的“脾胃”。

在中医理论中,脾胃被视为“后天之本”,也就是说,它们是我们生命活动的基础。

那么,脾胃到底有多重要呢?它们与我们的健康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脾胃。

在中医理论中,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胃主受纳腐熟水谷。简单来说,脾负责将我们吃进去的食物转化为身体所需的营养,而胃则负责将这些食物储存起来,等待身体的需要。

因此,脾胃的功能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吸收代谢,主导着我们的身体健康。

脾胃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1. 脾胃与消化

脾胃是人体消化系统的主要器官,它们的功能直接影响到食物的消化吸收。

如果脾胃功能不好,就会导致消化不良,出现腹胀、便秘或腹泻、口臭、食欲不振等症状。

2. 脾胃与营养

脾胃负责将食物吸纳并转化为营养,供给身体所需。

脾主四肢,又主肌肉,脾胃健旺的人营养吸收充足,肌肉才会发达,手足才会有力。

如果脾胃功能不好,就会影响到营养的吸收,导致身体营养不良,出现四肢乏力、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

3. 脾胃与免疫力

脾胃功能正常,可以保证身体有足够的营养来维持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如果脾胃功能不好,就会影响到免疫力,使身体更容易受到疾病的侵害。

4. 脾胃与情绪

中医认为,“脾主思”,而“胃不和则卧不安”。

脾气虚弱的人往往容易想太多而焦虑、抑郁,而胃气不和的人则容易烦躁、易怒。这是因为脾胃功能不佳会影响气血的运行,从而影响到心神的安宁。

因此,保持脾胃健康,对于调节情绪、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也是非常重要的。

反过来,情绪问题也会影响到脾胃的功能,比如我们常说的“气到吃不下饭”,就是肝气郁结证导致脾胃功能。

5.脾胃与整个身体的气血运转

脾主升清,即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提升到血液中;胃主降浊,即将食物中的废物排出体外。

这两个功能的正常、协调进行,是对其他脏腑气血升降运转的重要支撑,有助于维持我们体内的物质平衡,防止疾病的发生。

反之,如果脾胃的升清降浊功能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到我们体内的物质平衡,可能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那么,如何保护我们的脾胃呢?以下是一些日常建议:

1. 饮食规律节制:脾胃喜欢有规律而节制的生活,因此,我们应该保持饮食规律,避免暴饮暴食,尽量做到早餐吃得好,午餐吃得饱,晚餐吃得少。

2. 饮食清淡:脾胃不喜欢油腻、辛辣的食物,因此,我们应该选择清淡的食物,避免过辣、过咸、过冰、过热等饮食过度刺激损伤脾胃。

3. 合理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脾胃消化,但是过度的运动则会消耗脾胃的能量,因此,我们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强度。

4. 保持良好的情绪:保持好心情有助于脾胃维持和恢复正常的功能,因此,我们应该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避免过度的情绪波动。

黄帝内经》说:“人以胃气为本。”

只有保护好脾胃,我们才能拥有健康的身体。

因此,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关注自己的脾胃健康,切实行动起来吧!

脾胃不好全身受累,调脾养胃中医有方

中医认为,脾胃乃 后天之本 脾胃损伤会导致气血俱弱 气机失调,从而产生各种病变。生活中,很多人精神压力大 坏情绪无从宣泄 三餐不规律,饥一顿饱一顿,贪吃寒凉食物 脑力工作负担重,长期思虑,劳神过度 这些习惯久而久之都会损伤脾胃,造成脾胃病高发。脾胃功能对于人体而言至关重要,该如何养护脾胃?中医里脾胃...

健康科普 秋养脾胃,中医有妙招

秋凉易伤脾胃阳气,所以每到秋天,很多人就会出现腹胀 腹痛 腹泻等脾胃不适,尤其是化疗的病人,经历过化疗之寒凉攻伐之品后,脾肾阳衰更甚。中医认为,风为阳邪,上先受之,特别要注意护住腹背。腹部的肚脐在中医里被称为神阙穴,在这里艾灸 热敷可以 很多种疾病。中药热奄包 是将加热好的中药药包置于身体的患病部位...

脾胃怕什么,老中医告诉你,需要牢记这四点!

想要养出好脾胃,你需要记住这 四怕 怕寒 怕过饱 怕刺激 怕压力。脾胃,作为我们身体中至关重要的器官,主宰着营养的吸收和废物的排泄。然而,它们也是非常娇贵的,因此我们需要时刻注意呵护它们。首先,脾胃非常怕寒。十胃九病,十病九寒。经常吃冷饮 寒凉食物会使胃部受到冷热交替的刺激,导致脾胃功能减弱,容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