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明确精神暴力为家庭暴力 典型案例阐释

2023-11-26 02:20:12 字數 2253 閱讀 6778

最高法明确精神暴力为家庭暴力 典型案例阐释

今天是“国际消除对妇女暴力日”,为深化全社会对家庭暴力问题的认识,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一系列反家庭暴力典型案例,旨在对施暴者和潜在施暴者形成法律震慑。

自2023年颁布实施的反家庭暴力法以来,国家明确禁止一切形式的家庭暴力;2023年民法典再次重申了禁止家庭暴力的立场。同时,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残疾人保障法等法律也特别强调依法保护弱势群体,防止对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和残疾人的暴力行为,以确保其特殊的保护和权益。

2023年,针对反家庭暴力法实施六年来审判实践中的挑战和瓶颈问题,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全国妇联、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卫生健康委共同发布了《加强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贯彻实施的意见》,并颁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这一系列举措旨在针对家庭暴力受害者在司法救助过程中面临的紧急和困难问题,进一步完善家庭暴力发现机制、证据收集机制和执行协作机制,明确了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件的证据形式和标准,同时加大了对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行为的惩罚力度。

据了解,人身安全保护令是指在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威胁时,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并由法院作出裁定,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当事人。这些措施包括禁止施暴人实施家庭暴力行为,阻止其骚扰、跟踪、接触申请人及其亲属,要求施暴人搬离住所,限制其在特定范围内活动等。人身安全保护令的出台旨在预防和制止施暴人再次对受害人实施暴力行为。对于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的行为,可能会受到轻罚款或拘留,严重者甚至构成犯罪。据介绍,人身安全保护令的签发率逐年提升,为预防家庭暴力的发生或再次发生提供了制度性保障。

最高人民法院今天发布了反家庭暴力典型案例,进一步明确了精神暴力也属于家庭暴力的范畴。近年来,公众对家庭暴力的理解不再局限于身体伤害,申请法院禁止精神暴力的案件数量逐渐增加。根据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条的定义,家庭暴力包括家庭成员之间通过殴打、**侵害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和精神侵害。审判实践中,除了经常性的言语侮辱、恐吓等精神伤害,其他行为也被视为精神侵害。例如,某案例中,丈夫以自残自伤的方式威胁妻子,尽管并未直接恐吓或谩骂,但这种自残自伤行为使妻子感到恐惧和不安,导致了精神上的压迫,因此法院支持了妻子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请求。这个案例丰富了精神侵害的范畴,明确了精神暴力也属于家庭暴力的司法裁判原则,对法院处理精神侵害案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的证明标准是“存在较大可能性”。反家庭暴力工作着重于预防。迅速制止家庭暴力或其潜在危险的发生,确保受害人能及时得到法律援助,是反家庭暴力工作的重中之重。鉴于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时间敏感性,同时考虑到不同个体获取和保存证据的能力差异,为了有效管控更多暴力行为,《规定》指出,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件中待证事实的证明标准是“存在较大可能性”,相比一般民事案件中“高度可能性”的证明标准要求更低。

例如,在某案例中,申请人提供了受伤**和报警**记录。在听证中,被申请人解释称**中的伤是自己摔倒造成的,但法院并未被说服。综合考虑上述证据和当事人陈述,法院认定申请人存在较大可能性遭受家暴,并签发了人身安全保护令,有力地保障了妇女的合法权益。这一案例也提醒大众,若存在家庭暴力情况,应及时保存**等证据,并第一时间报警,因为这些证据将成为法院签发人身安全保护令的重要依据。

人身安全保护令适用于恋爱期间和恋爱结束后的情况。

针对申请人的范围,反家庭暴力法第三十七条规定,除了家庭成员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发生的暴力行为也适用于该法。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二十九条明确规定,在恋爱、交友、终止恋爱关系或离婚后,对于纠缠骚扰妇女的行为,可以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典型案例中包括了这类案件。例如,在林某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中,法院根据赵某在恋爱结束后对林某进行骚扰和跟踪的行为签发了人身安全保护令,有效约束了非家庭成员间的暴力行为。

最高人民法院指出,与普通民事案件不同,家庭暴力对受害人的身心造成直接伤害。因此,法院在处理这类案件时,必须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依法保护特殊群体的权益。在处理陈某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中,法院充分考虑到陈某年事已高,主动获取报警记录等资料,为陈某减轻了诉讼过程中的不便。

以案普法 精神暴力也是家暴 严令禁止绝不姑息

一 案情简介 赵某 女 与叶某系夫妻关系。因赵某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叶某通过不定时发送大量短信 辱骂 揭露隐私及暴力恐吓等形式进行语言威胁。自叶某收到离婚诉讼案件副本后,恐吓威胁形式及内容进一步升级,短信发送频率增加,总量已近万条。赵某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件受理后,因叶某不配合前往法院,承办...

普法微课堂 反家暴!给家庭暴力受害者的取证指南

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 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 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广大妇女儿童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营造全社会尊重妇女,保护儿童的良好法治环境,阳江市妇联特开设 普法微课堂 专栏,携手专业律师分享保障妇女儿童权益的相关法律知识,定期更新宣传内容,欢迎关注!本期导...

家庭暴力是一种不道德和非法的行为

女子深夜疑遭家暴,哭喊救命,邻居厉声喝止,这一幕让人痛心又愤怒。近日,浙江杭州一段女子深夜疑遭家暴哭喊救命的 在网络上疯传。中,一名女子在深夜里发出凄厉的哭喊声,疑似遭受家暴。还好小区的邻居听到呼救声后,却大声喝止了女子的哭声。据报道,蒋先生当时在书房听到外面女子的哭诉声,走到连廊后,发现一名男子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