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评论 话剧《武则天女皇》开启姹紫嫣红艺术新时代

2023-11-07 20:00:36 字數 1604 閱讀 8178

◆《日本华侨报》总主笔 蒋丰。

2023年11月4日晚,由东京话剧艺术协会和东京话剧团联合打造、著名华侨戏剧家凌庆成编剧和导演的四幕历史传奇话剧《武则天女皇》在东京银座**会馆上演。全场座无虚席,掌声频连而起,好评如潮奔涌,其背后的意义堪值圈点。

话剧《武则天女皇》的上演,给《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45周年这个高光时刻带来一道靓丽的风景。众所周知,去年,是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50周年。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45周年。这是当代中日关系史上可庆可贺的高光时刻。尽管当前中日关系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方面存有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但层层阴霾毕竟遮挡不住太阳绽放的光辉,重重挫折无法让人忘却那番渴求和平与友好的初心。与其坐而发悲观之思,立而露愁绪之情,不如起身行动,用添砖加瓦的方式不断夯实那被摇撼、被松动的中日两国和平与友好的基石。一位日本观众在剧场门口与《武则天女皇》剧组编导和演员话别时动情地说:“这场话剧没有追求大排场,但给我们带来了一种温度。这个温度是从历史中来的,也是从现实中来的。这场话剧与其说带来的是艺术,不如说带来的是信心。”尽管剧团反复请求观众不要送花,但谢幕时观众纷纷至前送上来、投上来、甩上来的簇簇鲜花,给这种“温度”做了最好的注脚。它也再次彰显出这样一个朴素的道理:无论中日关系出现什么情况,都必须坚持赓续做出具有正能量的积极作为。

话剧《武则天女皇》的上演,给旅日华侨华人文化史掀开了新的璀璨篇章。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话剧是日本近代明治维新以后借鉴西方现代剧,经过翻译剧、新国剧等演绎而来的。遥想当年,大批中国留日学人负笈东瀛,探求真理探求知识的同时,也把“话剧”这个艺术学到手、带回国,给中国的戏剧百花园增添了新花奇卉。今天,东京话剧艺术协会和东京话剧团将自己的第一出历史剧《武则天女皇》奉献出来,是对旅日华侨华人先哲学习日本话剧历史的一次延续,是对日本话剧文化的一种反哺,给中日文化交流史增添了具有21世纪时代特色的全新篇章。

话剧《武则天女皇》的上演,在错综纷繁的历史中追求并还原着历史的真实。毋庸讳言,日本作为中国的“文化子国”,对包括武则天在内的中国历史花费功力做出了特殊的研究,但其中并非无可指摘之处。中国历经大时代大历史峰回迭起的重重变革,对包括武则天在内的历史人物有过不同的各式评价。话剧《武则天女皇》,努力在千年过后,努力在异国他乡,穿越时空,力透纸背,还原其历史的真实、还原其人的真实。一位华侨观众看后感慨地表示:“武则天原来也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女人啊!”语虽短暂,话显简朴,却道出编导内心的孜孜以求。话剧《武则天女皇》无疑成为还原历史真实的一个契机。

祝贺四幕历史传奇话剧《武则天女皇》圆满上演成功。感谢《武则天女皇》剧组全体演职人员付出的辛苦努力。人们有理由相信,以话剧《武则天女皇》为全新契机,旅日华侨华人的艺术家们能够奉献出一部又一部精彩的艺术作品,迎来姹紫嫣红的艺术新时代。

文艺评论 谍战剧应兼顾英雄叙事与审美创新

法国戏剧家乔治 普罗第曾在纪初,从一千多部古今戏剧作品中归纳总结出 种戏剧模型 试图将世界上所有故事囊括其中。这些情节模式也为早期影视创作提供了模型。尽管一百年之后的今天,种剧情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观众的 创新期待 但很多影视作品的创作依然还是从这些 母题 出发,组合衍生出新的情节模式来。种情节模式的第...

时事评论 裹挟G7搞“群架”不应是日本的对华之道

人民 海外版 日本月刊总编辑 蒋丰。在民众和 共同关注中日关系在双方领导人高层引领 注入 暖意 的氛围中,在日本举行的g 部会长却发出了极不和谐 极不友好的声音。此次会议不但以声明方式呼吁撤销对日本食品的限制,还毫不遮拦地使用了 共同应对经济胁迫 这样的言辞。虽然并未点名道姓,但连日媒都心知肚明其所...

话题电影 剧情真实引讨论

正文 近年来,电影市场的观众们似乎更加倾向于关注让人思考和广泛讨论的影片。这不仅让那些与社会话题紧密相关的电影获得了成功,也让话题电影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电影类型。话题电影是现实题材电影的一个派生,它紧密贴合当下的时事热点,并且以大量现实案例或由真实事件改编的情节来引发观众的思考。这样的电影往往能够带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