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定调!楼市,一个新表态来了!

2023-11-29 11:50:13 字數 5223 閱讀 4509

11月28日,央行行长潘功胜的一句“房地产市场见底”引发全网热议。

他的原话是:

总体来讲,中国的房地产业正在寻求新的平衡”,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情绪和**都开始呈现正常化的趋势,预计房地产市场已经见底。

同时,潘行长还表示:

一、对新房的需求量下降;二、不同城市间房地产市场情况出现分化,一、二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会持续稳定,但。

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需求在下降;三、城市化进程仍在继续,但需求从新房转向二手房,同时对于租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他的这句话是引用了标准普尔的**。但与标准普尔表述不同的是,潘行长说的是“预计房地产市场已经见底”,用的时间状语是已经。

而标普的时间状语是2023年。

11月27日,标普信评发布题为《筑底与新平衡:2023年房地产开发行业信用趋势展望》的报告。《报告》认为,2023年仍是房地产销售的筑底之年,但市场也不会再度大幅**,预计全年商品房销售额同比下降5%左右。《报告》指出,从长期趋势来看,中国房地产市场已由“住房紧张、供不应求”过渡到住房供需趋于平衡的新阶段。

巧的是,最近惠誉也对中国未来的房地产市场做了**,结论恰好相反。

惠誉认为:2023年中国房地产市场销售额将继续下降,但降幅将缩小至0-5%,对应10万亿元左右的销售体量。房地产市场不会再像前两轮周期有明显**,而是会步入一个缓慢下行的新常态。

两个评级机构的**有相同点,那就是未来的市场规模会降到10万亿。不同的是,标普认为明年筑底,而惠誉认为缓慢下行是常态。

对于两家机构的观点,谁更靠谱。在此,本号的观点很鲜明,我赞同惠誉的观点。

而且,本号认为:

就目前的宏观环境、市场环境来说,房地产市场调整,还远未到结束的时候。

估计很多人又要说我唱空了,无所谓,随他去吧。我只是遵从内心的分析,说一些一家之言而已。

显然,从目前的市场来看,已经见底的判断,值得商榷。从目前官方公布的数据来看,调整根本没有停下脚步的意思。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房地产投资,仍在下降:

1至10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95922亿元,同比下降9.3%;其中,住宅投资72799亿元,下降8.8%。

*: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商品房销量数据,仍在下降:

1至10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9257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8%,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6.8%。商品房销售额97161亿元,下降4.9%,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3.7%。

其中,10月份单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为7773万平方米,环比下滑28.4%;商品房销售金额8091亿元,环比下滑26%。

*:国家统计局且从各大区域来看,东西南北中各大区域,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全线下行。

*: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房价数据,城市**面积仍在扩大:

70个大中城市10月份,新房**环比下行的城市有56个,二手房有67个,均比上月增加2个。

二手房**环比**城市数只剩下2个,创2023年10月份以来新低,下行城市数量达67个,同样创下新高,下行城市占比达到了95.7%。

这是现状。以现状为基础,结合宏观环境和市场环境,未来调整仍会继续。

第一,**过剩。

*方面,过去二十多年房企高周转之下,一二三四五线城市的住宅建筑拔地而起。

黄奇帆曾透露,中国房子严重过剩,没有必要继续修建,没有需求了。20%的人口建造了全世界50%的房子。

今年3月份住建部公布了一组数据,全国共有6亿栋建筑。

虽然这些建筑包括居住性质的住房和厂房、写字楼、机关单位等等,但一般来说,城市的住宅(商品房、住宅、小产权房、工业宿舍)占比都在一半以上,农村的建筑中绝大部分都是住宅。

以此估算,属于居住性质的房屋应该有4亿栋左右,换算成套数,就是个天文数字。

此外,泽平宏观披露的数据显示。各类城市的套户比中,只有一线城市低于1,二线和三四线城市都大于1。

所谓套户比,就是城市的房屋套数和户数之比,大于1说明,房子套数比户数还多,供大于求。

也就是说,目前只有一线城市还存在房屋短缺情况,其他城市都供大于求。

说到这里,有人会说,这两年由于土地成交变少,未来城市的**量会减少。但很多人只看到了土地成交减少的数据,而忽略了在建尚未竣工的商品房规模,没有卖出去的房子的规模,还有之前的库存量。

客观来说,除了极少数城市商品房短缺外,大多数城市即便这几年一块地没卖出去,一套新房不建,也不会缺房子。

这就是现实。

第二,需求缩减。

首先,低能级城市的住房自有率已经很高,基本都有自己的房子。而且低能级的城市人口基本都在流失。

其次,高能级城市,尤其是北上广深的住房自有率虽然低,但高房价与低收入的天堑鸿沟,让很多人空有需求没有实力购买,属于无效需求。这部分需求,只有等房价与收入在未来达到相对平衡时才能转变为真实需求。

再者,由于市场信心和预期缺失,当下的投资需求基本已经崩塌。

最后,我们的人口已经见顶。去年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人口上演了集体减少的历史性一幕。

第。

三、心态变了。

这种心态转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年轻人不愿再为高房价压上余生。

从之前的佛系,到躺平,再到今年的“绝代佳人”,这种社会现象背后其反映的便是当下年轻人的心态转变。

这一次调整,实际上是购房者不再愿意为高房价去买单。人生一半是执着,一半是释然。既然执着没用,那就释然吧。

第四,杠杆拉不动。

上一轮房价**,已经掏空了很多家庭的留个钱包,拉满了居民家庭的杠杆率,很多家庭再也加不动了。

2023年开始,我们的居民杠杆率已经纹丝不动,这意味着杠杆率已经到达极限。民众再也没有钱来买房了,没有能力去负债。

不光没能力负债,连消费也捉襟见肘。这种背景下,一方面有房贷的家庭,大多都在降负债表,也即提前还贷,或者转贷。

没房的家庭,只能冷眼看世界。

第五,宏观环境转变。

宏观环境转变包括内外环境。

内部环境方面变化,就不多说了。

那时候,我们的物质虽然没有现在丰富,但有盼头有干劲,红红火火,大家的收入蒸蒸日上,对未来预期满满。

然而,如今……

外部环境方面,世界秩序撕裂,混乱程度达到新高,各地战火纷飞,俄乌战争还未熄火,巴以战争已经打响,而且在向区域战争演变,缅北的炮火也响起了。

第六,人口转变。

2023年中国人口见顶转向,减少了85万人。

目前公布2023年人口数据的286个中,人口增长的城市只有128个,两个持平,人口减少的城市数量增加至156个。

人口减少城市数量占了一大半,绝大多数都是三四线城市。

此外,内地四大一线城市去年,常住人口集体减少。二线省会城市的人口增量虽然仍有,但增量也在大幅下滑。

数据:各城市统计局这意味着,我们的人口红利期已经终结。当然终结之下也存在分化,中心城市的人口红利周期,还会延续一段时间。

正是这些原因,所以去年以来的各种救市大招,都折戟沉沙,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房地产业已告别了高增长,进入了新局面,回不到过去。即便往后会平稳,成交规模和过去相比,也不会是在同一个级别。

就像中美关系一样,从特朗普上台开始就渐行渐远,哪怕后来拜登上台,也没有改变形势,尽管中间也有短暂释放善意的时候,但谁都知道,再也回不到过去。

财新网披露,业界普遍预计,按照截至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2023年度销售规模或将进一步降至“双12”。

12万亿的市场规模,还不是底。

此前市场普遍**,未来我们的房地产市场成交额进一步下降,同时在老旧住宅更新需求平衡之下,未来市场的成交额可能会长期维持在10万亿规模左右。

而标准普尔与惠誉两家机构的**,在这一点上是相同的,也是10万亿。

也就是说,未来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级别可能会长期维持在10万亿销售额左右。这一销售额相较于2023年巅峰的18.19万亿,缩小了45%。

这一转变带来的直接感受是,房子难卖会成为常态。而且,会有一大批房企出清。未来房企没有增量蛋糕可分,有的只是缩小的存量蛋糕,根本也用不着这么多房企。

房价也会逐渐挤泡沫,尤其在保障房、商品房双轨制确立的当下,会分流商品房至少一半的需求。

一些老旧的、品质差的、地段差、小户型的房子,基本会跌破很多人的认知。

当然,这个过程不会是骤然,而是缓慢。

所以,对于买房者来说,需要有一个综合预判。未来不是不能买房,而是要摒弃过去的思维定式。

毕竟房价未来会进入漫长阴跌通道,很多刚需可能等不起、耗不起,租房过程中也是要花钱的。

对于有自住、小孩上学、结婚需求的硬刚需来说,挑到好的房子,如果收入能够负担得起,可以买。没有硬需求的人,不用急。

但切记,要精挑片区,精挑房子,还得了解清楚楼盘背后的开发商的经营状况。

央行定调!楼市,一个全新表态来了

央行又为房地产定调了,年以及未来房地产发展的趋势也越来越明确了。月日,央行发布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这份报告里面明确的表达出了当下房地产的窘态,咱们先看一下原文,报告指出,经济平稳运行也面临一些内外部挑战。从国际看,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世界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上升,发达经济体利率持续高位,外溢...

央行定调 楼市迎来全新表态,未来走势如何?

寻找ai写手计划 近日,央行对楼市发表了一系列全新表态,引发市场关注。在这些表态中,央行明确了房地产市场的定位,并强调要坚决遏制房价过快 那么,这些表态将对楼市产生哪些影响?未来楼市走势又将如何?一 央行定调 楼市全新表态的核心内容。.明确房地产市场的定位 央行表示,房地产市场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

央媒定调“未来楼市”!一个不寻常信号出现,两个取消动真格了?

央媒定调 未来楼市 一个不寻常信号出现,两个取消动真格了?近日,央媒针对中国未来楼市发表了一篇备受关注的文章,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这篇署名为 楼市天机 的文章,被认为是央媒对于楼市形势的重大定调。文章中透露了一个不寻常的信号,并表示两个取消动真格了,为未来楼市发展赋予了新的意义。文章首先揭示了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