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为建立马克思主义的新国际而斗争

2023-11-16 16:40:06 字數 2731 閱讀 2885

恩格斯一直认为,新的国际联合应该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之上,“将是纯粹共产主义的国际,而且将直截了当地树立起我们的原则”,如果这个条件没有成熟,就应努力创造条件,而无需仓促行事。八十年代后期,恩格斯鉴于无产阶级觉悟的提高,各国党的建立以及他们对国际团结的向往,开始考虑组织新国际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敌人坚持另一种观点。在第一国际解散后不久,无**主义者、工联主义者以及稍后的“可能派”,就一再尝试“恢复”或建立新的国际组织。他们企图把持未来的新组织,篡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领导权。

因此,八十年代后期为争得召开国际代表大会全权和领导地位的有两派。一派是倍倍尔和威廉·李卜克内西领导的德国党和法国工人党(盖德派),这一派基本上是马克思主义派;另一派是法国的“可能派”以及英国的工联主义者,这一派是机会主义派。一八八八年,英国的工联主义者和“可能派”在伦敦召开预备会议,委托“可能派”在一八**年七月召开由他们发起的国际工人代表大会,并成立新的国际组织。马克思主义派本应迅速而坚决行动起来,筹备和召开真正有代表性的马克思主义国际代表大会。但是当时最有影响的德国党领导人却认为与“可能派”团结是主要任务,力图使马克思主义派与机会主义派联合起来,共同召开代表大会。

在这样的紧要关头,恩格斯毫不迟疑,放下其他工作,投入战斗。他不仅同“可能派”进行斗争,而且批判李卜克内西等人的调和态度。恩格斯指出:“问题主要是在于:过去国际中的**和以前在海牙的斗争,又提到日程上来了”对手还是过去那个,只是无**主义者的旗帜已经换成了可能派的旗帜:同样是向资产阶级出卖原则,以换取小小的让步,主要是为几个领导人谋取一些肥缺而策略也还是过去的那一套”,即“以同样的造谣诽谤来攻击权威的马克思主义”,企图拼凑一个“新国际的核心”。恩格斯无情地揭露“可能派”的阴谋,敦促马克思主义派积极行动起来,掌握建立国际的事务,决不能容忍大会由“可能派”来领导。

在恩格斯的帮助下,德国党领导人积极行动起来。根据恩格斯的建议,一八**年二月在海牙召开了预备会,决定于同年七月,即“可能派”开会的同时,在巴黎举行国际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恩格斯的策略是:通过两个大会相形对照,让广大工人群众认清谁是真正工人运动的代表,谁是一种**。恩格斯确信马克思主义派在斗争中将获得全胜。

一八**年七月十四日,是法国人民攻占巴斯底狱的一百周年纪念日。这一天在巴黎同时举行两个代表大会。出席马克思主义者代表大会的有二十二个国家的三百九十三名代表,用恩格斯的话说,“整个欧洲”都有代表参加大会。欧洲任何一个大党都未派代表参加“可能派”召开的大会,它实际上成了法国“可能派”的代表大会。

马克思主义者的代表大会会场上悬挂着红旗和马克思像,写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大幅标语。拉法格主持开幕式。选入主席团的有威廉·李卜克内西、倍倍尔、拉法格、盖德等各国党的著名领导人,还有几位巴黎公社的老战士。恩格斯未能出席大会,但他看到大会的胜利召开,“可能派”妄图窃取国际领导权的阴谋破产时,感到非常高兴。

巴黎大会讨论的主要议题是:国际劳工立法,工人阶级的经济斗争与政治斗争的任务,五一节罢工示威和要求废除常备军等。议事日程反映了当时国际工人运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讨论中充满着马克思主义路线同机会主义路线、革命倾向同改良主义倾向之间的激烈斗争。

讨论劳工立法时,一小撮无**主义者否认组织起来的意义,拒绝做积蓄革命力量的艰苦工作,反对争取劳工立法和社会立法。代表大会详细讨论了各国工人阶级的状况,不顾无**主义者的反对,通过了倍倍尔的议案:必须加强群众性的工人运动;在未建立社会主义政党的地方建立社会主义政党,进行政治斗争,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议案指出,社会主义是工人运动的目标,争取劳工法的斗争不是目的本身;议案同时指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取消童工,增加工资,反对实物工资等劳动立法,是提高无产阶级的文化水平和阶级觉悟的手段,也是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必要条件。倍倍尔的议案基本上是正确的,得到大多数代表的支持。

关于工人阶级的经济和政治斗争问题的决议中说,凡是工人阶级尚未争取到普选权的地方,必须争取普选权;凡是已实施普选权的地方,要利用它为争取工人阶级的利益而斗争。这个议案虽然打击了那些反对参加选举和议会斗争的无**主义者,但是议案片面夸大了议会斗争的作用,竟提出“利用自己的投票权竭力在现存制度下夺取政权”这种机会主义论调,为改良主义的活动开了方便之门。

反对军国主义问题,引起了大会的极大注意。与会代表了解到,自普法战争以来,欧洲处于“武装和平”的局势。统治阶级造成的战争危机和军备竞赛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苦难。大会通过以人民武装代替常备军的决议,号召社会主义政党反对统治阶级的一切军事法案和军事预算。

巴黎大会的一项重要决议是规定五月一日为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节日,以纪念一八八六年美国芝加哥工人的英勇斗争。决议规定,每年五月一日,各国工人阶级举行大规模的示威游行,争取八小时工作日和实现巴黎大会的其他各项决议。

一八**年七月十四一二十日在巴黎举行的国际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标志着第二国际的成立。巴黎大会对国际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它为各国工人政党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的团结奠定基础。大会的决议大多数是符合马克思主义观点的,基本上正确地规定了当时工人运动所面临的各项任务。

为庆祝一**〇年“五一”节,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德国、奥匈帝国、波兰、瑞典、挪威、丹麦、美国等国工人举行历史上第一次群众性的“五一”大示威。仅英国伦敦一地,就有二十万人参**众大会。“五一”示威显示了无产阶级团结的巨大战斗威力,也使成千上万以前没有参加政治斗争的工人觉醒起来。七十高龄的恩格斯参加了伦敦“五一”示威游行。他豪情满怀地写道:“欧美无产阶级正在检阅自己的战斗力量,它们第一次在一个旗帜下动员成为一个军队,……今天的情景定会使全世界的资本家和地主知道:全世界的无产者现在已经真正联合起来了”如果马克思今天还能同我站在一起亲眼看见这种情景,那该多好呵!

中国九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主席之外的传奇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中,仅有九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被誉为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除了 还有谁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一介绍这九位杰出的领袖,以及他们为中国党和国家所作出的卓越贡献。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创者。一生都在探索真理,敏锐地认识到农民问题是...

中国崛起的伟大之路 马克思主义的引领

中国,一个拥有着漫长历史的国家,曾饱受列强的侵略与压迫。然而,如今,中华民族正站在世界舞台的 焕发出光彩夺目的活力。这一崛起的历程充满坎坷,却也充满着希望,而其中,马克思主义成为了中国伟大复兴的灯塔。一 马克思主义 人民的理论。马克思主义首先是一种人民的理论。她始终站在无产阶级 布尔什维克政党的一边...

中国崛起的伟大征程 马克思主义的力量

中国,从鸦片战争以来,一直在历经风雨,承受列强的压迫与掠夺。然而,如今,中华民族的崛起已经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这是一个漫长而坎坷的历程,充满了挫折与奋斗,但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走上了伟大复兴之路。伟大复兴的方向。马克思主义首先是一个人民的理论,它始终站在无产阶级 布尔什维克政党的一边,旨在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