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书法教育发展论坛”在中国美术学院召开

2023-11-27 01:35:07 字數 5767 閱讀 3817

近日,“新时代书法教育发展论坛”在浙江杭州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召开。论坛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和中国美术学院主办,中国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和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学院承办。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讲话。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国书协第八届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沈浩,中国书协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张索、于唯德、张其凤,秘书长虞晓勇,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浙江财经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相关专业负责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教育委员会委员和中国美术学院师生代表参加论坛。论坛开幕式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教育委员会主任潘善助主持。

高世名院长讲话

高世名指出,书法是最日常的艺术,又是最高妙的艺术。言其日常,因许多经典作品都**于日常书写,是书家因情而就的妙手偶得,唯其不刻意,书法才最能够浸透人的情怀和心性,最能够流露书写者的神气与风骨。言其高妙,因书法是在二维平面上进行三维的运动,又是在实践中笔笔生发演历的过程。是“形”与“象”加上“声”和“义”,在“迹与象、意与态”之间激荡生发出来的一种艺术。书法是视觉和语言彼此激荡,文字和书写相互焕发的结晶,这是中国的书法最独特、最为动人之处。

如今,中国高等书法教育已经走过一个甲子,我们可以感受到几代教师们都奉行着两个重要的信念:第一,书法是日用之道、修养之学,所以他们将书法的修习和求学问道视作一体之事,认为书法和学问无法分割,需积学而成。第二,书法是一门艺术,书法之为艺术,是心手相映、情致焕发的审美的创作,就像陆维钊先生当时所讲,书法有沉雄、豪劲、清丽、和婉、端庄、厚重、倜傥、峻拔、浑穆、苍古、高逸、优雅这么多审美品位。书法能够创造出如此丰富的审美境界,是一门令人向往艺术。

但是书法之为教育,它从根本上是“身心一如”的修养实践。我们讲到使转见性灵,点画为情致,讲起落微茫,不只是运笔的技巧,更是书写者真实不虚的身心状态。所以我们经常讲“字如其人”“见字如面”,因为书写是真性情的表达,是书家身心状态的真实显现。我个人以为当代书法高等教育,尤其是新时代书法教育,还应注重四个方面的贯通:临摹和创作的贯通,书论与书写的贯通,书法与学问的贯通,书法和心性的贯通。这是我在长期观察我们学校书法专业教学中总结出来的,在新时代的书法教育中能够做到这“四个贯通”是我非常期待的。

我们希望跟全国同道们一起,将书法教育建设成为一门艺理相通、学养相成、道术相济的通人之学,一种身心发动、情意相关的本源之学和生命之学。

孙晓云主席讲话

孙晓云指出,为了进一步加深有关高等书法教育相关问题的**,今天我们相聚在中国美术学院——中国高等书法教育的发源地,举办“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八届教育委员第二次论坛”,这也赋予了此次论坛更加特殊的意义。

60年前,为了让书法这门中国优秀的文化艺术得以传承,潘天寿、陆维钊、沙孟海等老一辈艺术家、教育家们呕心沥血,开创了中国首个高等书法教育专业。如今,中国高等书法教育事业走过60年的历程,已是蓬勃发展,在全国各地都结出了丰硕的成果。每年毕业的学子也相继步入书坛,成为传承和发扬书法艺术的重要力量!但是,我们也应看到,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如今的高等书法教育所显现的问题也日益明显,如何顺应时代的脉搏,建立起新时代的书法教育体系,是我们应着重思考的方向。

2023年,国家对艺术学门类的学科专业进行了重大调整,将“美术与书法”调整为一级学科。对于高等书法教育的发展是一次重要的契机,同时也是一次很大的挑战,我们应该如何实现高等书法教育学科建设的升级、相应师资配备、教育课程的提升和完善、招生渠道的扩展以及最终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书法人才等,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坚持走自己的路。坚定文化自信的首要任务,就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在新时代的要求下,在中华文明实现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在中国书法教育事业新的发展中,我们应恪守自身的责任,立足传统,开拓创新,不断为高等书法教育做出自己的贡献!

开幕式上,孙晓云主席被聘为中国美术学院“南山讲席”教授,高世名院长向孙晓云主席颁发聘书。孙晓云主席向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学院赠送《书法有法》和《大美长江》。

全体与会嘉宾合影留念论坛现场

中国书协第八届书法教育委员会第二次委员论坛从高等书法教育与学科建设、高等书法教育与人才培养、书法教学课程与体系构建、书法教材建设、传统人文素养与书法创作、师范性人才培养以及书法研究生培养的阶梯性、学术性与个性化等各方面进行研讨和交流。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书法教育委员会主任潘善助

合格的书法专业负责人需要具备六种必要的素质能力:决策能力、规划能力、协调能力、调查研究能力、书法专业能力、人格魅力。而书法专业负责人在当下面临着可调控的资源不够丰富,普遍缺少职前或职后的培训。

中国书协书法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二级教授张其凤

我有四个方面的担忧:社会大众过高期望值与高校实际教学能力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旧培养模式下的教学体系与新培养目标之间存在着结构性矛盾;生源质量与培养目标之间脱节造成的原生性矛盾;旧学制课程内容与新培养目标之间复杂难协的矛盾。要针对以上问题给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要在书法学科升级的同时保持着冷静地思考。

中国书协教育委员会副主任、西安工业大学中国书法学院院长、二级教授于唯德

书法学科升级之后如何构建书法专业学位博士的培养机制是我们目前面临的主要课题。对其培养的路径和策略需要厘清“书法升级为一级学科”和“增强文化自信的特殊作用”,以及“专业型书法博士的特性与边界”等基本问题。

中国书协书法教育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书法系主任、教授虞晓勇

书法基本功的训练,需要字内功和字外功并重,技与道并重;范本在技法训练中亦至关重要,对于学书的不同阶段,要循序渐进;审美眼界的提升比技法训练更重要,技法教学要注重对艺术想象力的培养与启迪。

中国书协书法教育委员会委员、郑州大学书法学院教授张宏伟

儒家与道家是基于道的共同体悟,而分别延展出来的两条有关道的价值世界。一方面造就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另一方面使得中国文化具有包容性与生命力。书法学在当今世界中的定位与发展,当以儒道两家思想谱系的共生,构建并完善高等书法教育的文化基石与学科体系。

中国书协书法教育委员会委员、河北师范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所长、教授寇学臣

随着“美术与书法”升为一级学科,书法学专业在各大院校的不断增设,高等书法教育的森林效应已经形成。但回顾 60 年来高校书法专业教材建设并不乐观,针对高校书法专业教材建设,应从书法实践、书法史论、书法素养三大模块予以全面系统构建,这是新时代赋予高校书法学人的使命。

论坛分会场一

论坛分会场二

本次论坛围绕书法专业学位、学生实践能力、本硕博教育管理师资课程、教材教法等宏观和微观的学术议题展开,有数据、有理论思辨且有学术高度。论坛中的各项议题可谓切中当今高等书法教育实际,学者们正视书法教育的现状,剖视原因,并提出了许多合理化的建议,这必将进一步提高中国书法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以培养更多的优秀书法人才,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书协第八届书法教育委员会第二次委员论坛发表**:

潘善助 《论书法专业负责人》

杨锁强 《书法学科升级后书法研究生学位点的调整、设置与建设研究》

张其凤 《书法学科升级欢呼后的“隐忧”——关于书法学科教学内容设置的一点思考》

张树天 《边疆地区书法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高 译 《关于高校书法培养提案》

沈 浩《激活思想 涵育实践与创作——论高等书法教育的专业学位人才培养》

于唯德 周晶晶《专业型书法博士培养机制的构建》

唐楷之《对书法博士专业导向的思考》

罗海东《学科升级后首轮书法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教育“三问”》

张 索 徐耕硕《论书法篆刻研究生培养的课程设置与教师团队的构建——以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系为例》

蔡清徳 《书法研究生培养的阶梯性、学术性与个性化问题》

冯宝麟 《对研究生教育阶段特色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宗成振 《“专业”不专才是专——以职业为导向的书法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再思考》

江 波 《近年书法艺术硕士学位**相关问题研究》

李贵明 《高等书法专业教育优质书法人才培养的几个维度》

黄建新 《高校书法专业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研究》

王兴国 《论当代高等书法专业教育的师范性》

吕铁元 《高等艺术院校书法专业课程改革初探——以天津美术学院书法专业为例》

寇学臣 刘 畅 《高等院校书法学专业教材体系建设构想》

胡长春 张会锋《基于“美术与书法”学科建设的《书法文字学》教材编写刍议》

孟宝跃 《书法学“学科专业导论”教学体会》

杨庆兴 《书法学专业课程思政的资源与路径》

苏显双 《关于书法教学中几个关键问题的思考》

陈国成 《书法教育中的有效性临摹》

仇必鳌 《论楹联在高校书法教育中的价值》

张宏伟 《儒道精神与高等书法教育》

胡 湛 《中国传统书法美学构建刍议》

虞晓勇 《石刻汉隶书风刍议》

朱友舟 陈楚梦《楚简千字文》书法及校注。

谭 帅 张 冰 《田野调查的传统与创新》

肖文飞 《郴州晋简——简牍书法的“绝唱”》

陈龙国 《当代书法价值论》

郭继明 《游离于高等书法教育之外的书法教育传承》

王 峰 《国际中文教育视角下的中国书法对外传播》

来 源|书法学院。

编 辑|刘雨娴 方帅尹。

责 编|邱莉丽。

审 核|徐 元 陈忠康 沈乐平。

中国美术学院官方***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国美学术通讯”官方***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出品: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

publicity office of the cpc caa committee

caa融**中心。

caa media convergence center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在价值和发展路径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核心是人是劳动的产业。劳动对于人的全面发展有着深远持久影响,而且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紧密结合,两者相得益彰,亦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原则所在。新时代大学生是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后备力量。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全方位实践,对于推动 五育 并举 深化人才培养 促进科技创新...

中国蓝碳发展论坛聚焦蓝碳发展新模式

央广网三亚月日消息 见习记者 付美斌 月日至日,中国蓝碳发展论坛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举行,数十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围绕蓝碳科学技术 蓝碳交易与价值实现等话题展开交流和讨论。论坛现场 央广网见习记者 付美斌 摄 近年来,碳中和 碳达峰是热门话题,绿碳和蓝碳正进入越来越多人的视野。作为首届海南自贸港国际科技创...

中国股权投资发展论坛在宁召开

月日,以 新质创时代 投资新生态 为主题的股权投资发展论坛在南京市建邺区举行。论坛设置有主旨演讲 圆桌论坛 金牛奖 颁奖等多个环节,专家学者齐聚建邺,共话股权投资行业如何把握新质生产力构建良机。活动中,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刘世锦以 稳增长促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