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箭穿心》 一场“性错乱”的婚姻,曝光夫妻间最难化解的困境

2023-11-08 16:41:05 字數 5448 閱讀 4100

2023年,小宋佳凭借电影《萧红》爆冷获得第22届金鸡奖最佳女主角,连宋佳自己都不敢相信的说:“偌大一个馅饼,为什么能掉在我的脑袋上呢?我想评委丢馅饼是不对的,不过丢给我我继续哈。”

说它爆冷是因为小宋佳战胜了一些当年炙手可热的演技派人物,比如章子怡和颜丙燕。

同年,章子怡以《一代宗师》里宫二一角狂揽金马和金像等12个影后奖。

颜丙燕毫不逊色,凭《万箭穿心》饰演李宝莉,缺席金马奖评选,横扫八位影后。

颜丙燕演绎了李宝莉这个角色,饱满而立体,有直击人心的共鸣,错过金鸡实在是出乎意料。

万箭穿心》根据同名**改编的一部难得的优秀影片,豆瓣评分为8.6,但是生不如死,票房仅为281万,票房惨淡就这样,但是十多年来口碑越来越高。

在演技,剧本双重加持之外,它对于底层人士处境的刻画,对于“中国式”婚姻窘境的鲜活还原和对于男女之间心理改变的深刻解剖,直击痛楚,堪称真实可信。

在这部电影里,女主角李宝莉是一个真正的武汉人,没有受过教育,很精明,但是“刀嘴菩萨心肠,说话有点二百五,在街坊中很有名气。明知她是个男人,也都夸夸其谈”。

她虽咄咄逼人,甚至还有些讨人嫌,但她同时也是个非常传统的中国女性,她照顾弱势朋友、干活麻利、能干、努力维护家庭利益,如此个性十分鲜明,但又如此矛盾。

李宝莉丈夫马学武是一名来自农村的苦读大专生,现为国营厂区厂办主任,有小知识分子般的高傲,个性柔弱,经常受到李宝莉暴脾气、大嗓门的打压。

两个千差万别的男人在一起时,上演了一连串惨剧:马学武**奸淫之后跳下河底,李宝莉独自挑起家庭重担,把儿子供上“高考状元”,但不幸与儿子绝交。

所有这些不平衡都跟婚姻里“性倒错”有关系。

故事以20世纪90年代武汉为背景,李宝莉自认土生土长城里人而看不起乡下人,却选择了出生于乡下的马学武。

大概是因为她自己没什么文化,但对大专毕业的马学武“在敬佩或钦佩之余”。

她一直以为,一开始就凭着容貌,追的人一字排开:“我选中了他——乡里人,他这辈子都要感谢我“

的确,马学武还是很有出息的,他一路混进厂办主任的队伍,也被分到单位房里,能够让全家人,在公用厕所里租房子。

在这里,李宝莉对马学武充满了感激之情,也罕见地展露了笑容,可马学武早已经被李宝莉压制得没有了兴致。

在电影开始时导演安排李宝莉撩拨马学武而遭拒的剧情,在这里似乎很单纯毫无意义,但其实上面却在建构这对不和睦的夫妻形象。

同时我们还可以发现李宝莉欲求不满的本质在于妻子得不到关爱的深层次空虚,而马宝莉却无法反思丈夫的冷淡将和她本人联系在一起。

李宝莉在个性上,有着非常强势霸气的因素,而且不给马学武面子。

在搬家的喜庆日子里,李宝莉破口大骂指挥着工人们,马学武想要递上一些烟水来感谢他们,但旁边的李宝莉却怒目相向:

我付了钱,他们做事情,理所当然。现在你们跑出去发香烟,你们自己看,他们做什么工作,香烟不需要钱?汽水不要钱吗?您当去工厂做招待呀?实在是太贱了!”

就连一旁的搬运工人也低声警告马学武:“你一看就是领导了,可你却受了这种女人一辈子的管理,实在可怜。”

搬家工虽挣得不多,又无身份,却有贤妻良母在家,生活过得足够满足,相比之下,马学武惭愧不已。

在这期间,可以看出李宝莉虽然只是一个弱女子,但她将男子气概中“坚强,霸气”的一面演绎到了极致。

社会学家们将从社会属性出发来区别社会性别和生理性别这一对概念。

例如,社会性别意义的“男性”通常有“健壮的,进攻性的,支配欲望的,占有的”之类的气概。

社会性别的女性是“柔弱,被动性强,顺从欲望,艺术性强”的。

在人类几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人们约定俗成地对性别的表达,虽然不可能概括地说明一切,但是大体上都是一样。

李宝莉与马学武是一对社会性别彻底错乱的夫妇,“性错乱”指社会性别错乱。

李宝莉无论是和马学武相处时还是管教儿子马小宝时,总是逼着别人低头;

虽“拼死拼活打起来,她比不上马学武”,但她能掐得马学武颜面无存。

李宝莉掌握了家庭中现实的话语权,多数时候她所充当的是社会性别中的“男性”—有进攻性和支配欲望。

错乱之处在于她虽然有实力,但是自身能力与社会经济能力都不强,骨子里仍然延续着对女性的依附,其经济与社会地位都要靠马学武来维持,靠马学武才能过上小康日子。

在**里,李宝莉自己也认为:“一个人能做事爱做事,是她的运气,一个人总能被家里人喜欢和欢迎,是她的福气”。

很显然,她在意识层面,从外部社会地位来看,经济能力处于弱者与依附者之间,而言行表现则必须处于高者地位。

李宝莉这种“性错乱”,直接造成婚姻生活不平衡,持续挤压马学武的“男性”属性地位,进而引爆人生危机。

马学武就其社会地位而言,是一个令人艳羡的人物,但在婚后的生活里,并没有喘息之地。

他的弱小,被动和顺从是其社会性别错乱的反映,然而其“错乱”并不是出于主观意愿而是迫于无奈。

他骨子里渴望得到妻子的尊重和理解,却只能像“训狗”一样被妻子羞辱,一步步他的男性意识觉醒,他就会开始寻找出路。

第一步是冷不丁的说离就离,就算是“净身出户”也可以。

李宝莉根本就不明白马学武到底想要什么,只把他当成气话而不是真话,偶尔好好吃饭喝酒款待一下,象征性的安慰一下,甚至用孩子们的泪水来软化马学武。

离婚是没有办法的,第二步马武学就开始在外面找“女性”呼吸的安慰。

他刚在工厂里碰到名叫周芬的小姐,周芬满脸爱慕,微笑着看向马学武,让马学武对自己久已欠缺的男子气概感到满足,不自觉间,马学武迷上了自己。

机敏的李宝莉竟然也怕家破人亡,留个心眼尾随马学武而去,见两人进出小旅馆时一帆一云。

此时此刻,李宝莉罕见地放飞了脆弱的一面,崩溃的哭泣,也让人们体会到了心底的些许真情与关怀。

她害怕冲进房去抓人,也不甘心就这样听之任之不了了之,这名嚣张跋扈的女子索性报警检举了“**

马学武作为道德败坏代表被直接押解回所在单位,李宝莉也来场“不计前嫌”柔情戏。

这让本来在家就很卑微的马学武变得更加“夹起尾巴做人”了,李宝莉也越来越得理不饶人。

当亲妈从乡下投靠他后,他先被李宝莉请进屋里“训话”,斥责他何不事先与自己协商好,私下把妈妈接回家,抱怨之中还将马学武**贬官一事要挟似的重提了一遍,门外妈妈听到了,再由妈妈叫进另外一间屋里继续训。

马学武怀着”赎罪“的心态暗暗忍受着,但是这就意味着自己男性尊严不能恢复,就连正常性能力也开始被磨灭。

从此,他再次被请下了岗,爱人周芬再也看不上没有权利、没有地位的马学武了,而这一连串的结果就是全盘否定并冲击了他在社会性别上的男性身份。

可真正压得他喘不过气来的是李宝莉和马学武,马学武找到了被老婆告发的自己,这对他来说是作为一个男人完全的败笔,从此他彻底陷入了绝望之中,并选择了跳江自尽。

这是他们在退避三舍、迫入绝路之后寻找出路的不得已之举。

李宝莉在这场婚姻中既具有埋藏于骨髓深处的依附意识与弱者心理,同时也在行为模式方面呈现出刻薄强势主导意味,并持续挤压着马学武的男性意识立场,进而破坏着夫妻间稳定而均衡的有序状态。

当婚姻内处于不平衡状态时,难免会有一些人不停地“幺蛾子出来了”,那就是他们对呼吸追求的体现。

若双方具有充分的内省能力和沟通意愿并主动寻找解决方法,那么这些“幺蛾子”将是关系改善的转折点。

但是,这一切李宝莉没有做到,她觉得马学武自杀只是怯懦自私的一种体现,根本没有认识到他对马学武心灵的戕害与煎熬。

马学武之死是她人生中的转折点,却并非意识清醒时的转折点。

这之后的几天,儿子马小宝一直是这个家的核心,岳母负责带着儿子生活。

身无一技之长李宝莉为适应家庭经济需要,干起了本该是社会意义男人才能干的事——挑夫,以体力换酬劳。

她自认为担起了这个家的担子,其实她在家的地位与地位,已经日趋边缘化。

父亲之死使原本性格内向的马小宝变得越来越少言寡语,甚至有一种冷漠,急躁和自私等倾向,对李宝莉既反感又逃避,甚至视而不见。

无独有偶,李宝莉在儿子不正常的情况下,一如既往地没有认识到问题所在,只是起早贪黑,认为依靠自己的力量供出了儿子,将来“母凭子贵”了,儿子就可以体谅她了。

却不曾想,真的等儿子大了、成龙成凤之后,自己首先做的就是与李宝莉绝交。

儿子马小宝被爸爸夺去了生命后便取代了爸爸成为了家庭“男性”代表与重心角色。

长大后,妈妈打压爸爸他看得很清楚,他一心想要妈妈杀爸爸。

成长的过程中,发现原来妈妈的检举间接造成爸爸的去世,更发自内心的完全否定妈妈。

李宝莉仍自认为是一位好妈妈和家庭的栋梁,殊不知早已失去“母亲”这一女性角色。

真正在家没日没夜地照顾儿子的,是婆婆,婆婆像”房客“一样起早贪黑,每天都很辛苦,是一种麻木赚钱的工具。

她的社会意义”女人“角色被逐渐磨灭。

所幸有一个建建是李宝莉异性朋友,始终隐藏着对李宝莉的好感,当李宝莉被儿子赶出家门后,他收留了李宝莉。

电影结尾李宝莉乘坐建建汽车一方面又踏上了奔向又一个新人生的征程。

另一方面,李宝莉依旧是以”依附“的形式求得生存,这里既是批判,也是现实。

说社会性别的原因,并非要妇女应该贤良淑德,顺从卑微,而男子则应该坚强起来,占支配地位。

但无论哪种夫妻关系内,各有各的相处模式与平衡模式。

当女性变得坚强时,她们会不会顾及到自己配偶的需要与意识渴望?

当一个女人破口大骂、不断要求时,她又是不是真的给了对方感情的抚慰与价值?

凡事切记要留一点点空间。

转换角度,作为一个男人,当你要求一个女人温柔贤惠时,你有没有给予一个女人所要的关心温暖,给予她所向往的尊重和关爱?

假若人们企图占据家庭的绝对支配地位,而吝惜爱抚,时时挤压配偶在家庭里的身价与地位,这种感情怎能健康地维持下去呢?

即便是再亲密的两个人,同样也需要尊重对方社会性别上的需求和位置,找到双方都舒服且自在的相处方式。

永远不要忘记爱是被深深的了解与接受。

《万箭穿心》 婚姻的本质,你的另一半会当众羞辱你么?

你的另一半,究竟如何?他 她会不会替你着想?你的个性合不合?你认为可以到达终点?近日重温影片 万箭穿心 影片讲述了一位泼辣淳朴的女孩宝莉经历各种苦难后迈向新生活的过程。影片总体调子比较低,无论是老公劈腿,跳江自尽或是母子反目都无时无刻不弥漫着压抑感,令人看得心口憋闷,要到影片看完才会缓解心情。情节概...

方方的《万箭穿心》 讲述了家庭伦理中,下层女性的悲歌

方方的中篇 万箭穿心 首次发表于年 北京文学 第期。年底,改编自这部 的电影 万箭穿心 口碑大获全胜,反过来促进了对原著作者方方 的深入探索和发现。以年代武汉老工业区汉口为背景,讲述了下岗女工李宝莉在新房入住后的悲剧遭遇。先是婚姻危机,然后丈夫出轨,接着因为李宝莉的跟踪和报警,导致丈夫跳江自杀。李宝...

三刷李现的《万箭穿心》 才发现马学武这样的男人根本不能嫁!

影片 万箭穿心 究竟有怎样的故事情节值得我们以这样一个标题来使用呢?万箭 究竟穿出了谁的心?女主李宝莉没怎么读书就和大专文化马学武结婚。马学武戴着眼镜,温文尔雅,但李宝莉满口脏话,身为女性,容易 老子的长短 电影从一开始就显示出两人很不和谐。后来马学武 单位的女同事被李宝莉追到他们开的一家小酒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