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就是,老子向世人透露的天机,读懂受益一生

2023-11-15 14:20:15 字數 1590 閱讀 1817

出自道德经第30章。

事物强壮到了极点,也就开始走向了衰老。这世间万物的规律就是物体必反,盛极必衰。

出自道德经第33章。

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能够了解,认识别人的人是聪明的,但是能够自我认识,摆正自己的心态和位置的人,才是真正有智慧,英明的人。

能战胜别人,使得别人屈从自己,只说明你的力量比别人的大,比别人的强。能够真正战胜自己的缺点和弱点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懂得满足的人,才是真正富有的人,坚持不懈地实践的人,是志向高远的人。

出自道德经第37章。

老子的“道”有天道,也有人道,遵从天道,就要顺其自然,不要妄自作为,看似无为,结果却能遵循规律,水到渠成。

遵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不以自己的主观意志横加干渋,最后才能无为而无不为。

出自道德经第41章。

很大很大的方形物体,你是看不到它的菱角的,很大的器物,要花很多时间才能完成,它不是一般的小器物一下子就能做完,所有叫晚成。

大道的音,近乎无声,你听得清楚,但是却没有一点儿声音,很大的像,因为太大了,你是看不到它的全貌的,因此近乎无形。

出自道德经第44章。

过分的爱慕虚荣就必定会损毁更多的东西,藏匿过多的财富必然会招来更大的损失。

知足就不会遭受耻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有危险,这样就可以长久地保住平安。

出自道德经第58章。

福祸本就相依在一起,这是老子辩证的思想的名言。要正确对待祸福之间的关系,从不利中看到有利,从有利中发现不利。

再好的东西可能会引发坏的结果,而坏的东西也可能会有好的结果。

出自道德经第64章。

合抱的树木都是从幼芽发起的,九层的高台是用一筐筐土堆积而成的,千里的行程,也是从脚下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量变与质变的深刻道理,只有从实际出发,不好高骛远,一点一点积累,才能最终有所成就。

出自道德经第64章。

人们做事,往往在即要成功的时候,就失败了。要是能像刚开始一样谨慎到最后,也就不会遭遇失败了。

很多时候,我们心态上的轻视,往往大意失荆州,阴沟里翻船,往往与成功失之交臂

出自道德经第79章。

天道对人无所偏爱,没有谁是它亲戚,只有遵守天道而行,自然能得到老天爷的眷顾。

道德经》全文五千字,构造出了一个自然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给我们的人生带来很多的启示和警醒。以上是其中的经典名句,悟透一句,都受益终生。

(二解)《道德经》第八章 什么是人世间最大的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经历,也就有了自己的人生感悟。人生经历不同,人生感悟就不同,对善的理解也就不同。唯有明 道 的人生,才能准确地把握善的根本本质,不明 道 的人生,只是感悟而已。每个人生的感悟,都是自己的人生经历,无可厚非。善 会意字,始见于西周金文,字形为 譱 从 羊 从 誩 j ng 本义美好...

《道德经》 “无为”,就是不内耗自己!

记得在去年的时候,有一条火爆全网的短 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大家应该都有看过。但是我想,看过之后真正被 的人,估计屈指可数,因为诉说苦难和比惨,只能让人短暂获得一点点心里安慰,但却并不会让人解决当下的问题。这就好比,有人说当你感觉生活又苦又累的时候就应该去医院看看,这本身就是一种偷换概念的把戏,如...

如何判断你理解的《道德经》是否是老子的本意

学习 道德经 的朋友,好多会陷入 道 的迷宫,着 了老子的道。人们常说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有人认为老子的 道 是宇宙的总规律,于是,就迷入 中去寻找,想找出这个总规律的 道 究竟是什么样子的。结果一辈子下来,还是一头雾水。还有的人借用西方哲学的概念,认为老子的 道 是世界 本体论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