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城市打拼,二三線城市安家,可否?

2023-07-20 21:21:30 字數 1290 閱讀 7604

如今,面對高昂的房價和高成本的生活,好像有越來越多的人產生了「在一線城市打拼掙錢,在二三線城市安家落戶」的這種想法。

那所謂的這種「大城掙錢,小城安家」,說白了就是大家想過上既低成本,又高品質的生活而已,可這種想法和做法真的能如我們所願嗎?或許「流量生活」在現實面前根本不可靠。

其實關於這種做法,在網路上有很多博主、自**都發表過他們的觀點,其中表示贊同的聲音也不佔少數,既然無法企及一線城市的房價,那就在大城拿高薪,去小城買房子,壓力小,還能夠在空閒的時候去享受小城的安逸與美好。或許就是聽多了,看多了這種理想化的宣傳,我們才會主觀忽視掉一些更為現實和細節的問題吧。

比如說我們在小城安的家一年能回去幾次、回到小城後你想要的生活品質還會存在嗎、以後家人和孩子也要安排在小城嗎、你能夠一直在大城拿高薪嗎、你甘心放棄一線城市的生活嗎……我們之所以喜歡一線城市並嚮往在一線城市扎根的原因,不就在於這裡的生活品質、服務質量、以及更多樣化的選擇嗎。就好比我們現在居住在瀋陽,那瀋陽市民都希望瀋陽能夠成為一線城市,能夠爭取到國中,能夠在都市圈中大展巨集圖……這樣瀋陽就會有更多的資源,我們也會有更多的機會,不是嗎?大家只想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中為自身爭取到更多,所以「大城掙錢 小城安家」這個命題其實並不適用於每個人。

或許工作和生活本就無法分的太開

相信大家去看房買房的時候也會把上班的通勤時間作為乙個重要的衡量標準。所以本質上,工作和生活就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我們要做的是更好的平衡工作和生活之間的關係,所以「大城掙錢 小城安家」這種做法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侷限性,除非你的工作不受距離的影響,可以在遠端或居家狀態下完成。

但就目前而言,能夠如果是普通上班族,很難有這種不受空間限制的工作崗位,畢竟在之前的疫情下,大家也都「有幸」體會過居家辦公,那感覺懂得都懂,居家辦公真的就沒有不瘋的,簡直要命,待命時間長不說,線上溝通的效果遠不如線下,再加上家庭環境的影響,結果就是工作效率嚴重下降,對於個人和公司而言,都會產生負面影響。說到這裡,可能有人會想到,居家辦公也不是不能實現,現在有很多電商、網紅、自**完全可以在家直播帶貨,但仔細觀察厲害的電商資源聚焦在南方,聚集在杭州,那裡才是電商的「老家」,所以其實有很多網紅他們會放棄自己原本所在的長沙、成都等等城市,選擇資源較多、體系完整的杭州繼續發展,自然也就會在那裡安家立業。言歸正傳我們在這樣乙個紛繁的城市環境中,想要選擇正確,就要摒棄華麗外衣下的錯誤導向,一味的緊追「流量生活」,不一定就是對的。

一線城市一般的大學和二三線城市的好大學怎麼選擇?

一線城市一般的大學和二三線城市的好大學怎麼選擇?在填報志願,選擇院校的時候,很多考生以城市論,非一線 超一線城市不去,東三省 新疆,寧夏 青海 廣西 貴州 雲南這些地區也完全不考慮,只去經濟發達的地區。而有的考生則在好地方和好大學之間糾結不已,不知道到底該怎麼選擇。如果好城市和好大學之間不能兼顧,那...

長假最後一天迎返程客流,二三線城市地鐵屢創紀錄

10月6日 國慶假期最後一天 地鐵軌道交通客流 廣州 810.80萬 1.31 上海 694.50萬。北京 654.28萬。深圳 575.46萬 1.05 成都 532.86萬 1.03 武漢 415.07萬。西安 380.07萬 1.22 重慶 338.60萬。長沙 319.81萬 1.53 南京...

一線城市的樓市鬆綁,可能是無奈之舉

近年來,中國一線城市的樓市一直備受矚目。限購 限售等政策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樓市過熱的發展,但也帶來了一系列問題。面對供需矛盾和市場調控的壓力,一線城市不得不採取樓市鬆綁政策,這或許是無奈之舉。本文將 一線城市樓市鬆綁的原因及可能帶來的影響。首先,一線城市樓市鬆綁的背後是供需矛盾的逐漸加劇。在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