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違法生產汙染環境,為何無人監管?

2023-07-20 21:51:32 字數 1549 閱讀 5310

日照市五蓮縣地處山東半島南部,近年來,山東省大力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五蓮縣也加快生態恢復治理,保護轄區青山綠水。但近期仍有個別企業在相關手續不齊全的情況下違法違規生產經營,還給區域內自然生態環境和當地群眾生產生活造成了嚴重影響。

6月19日,本網調查員接到群眾舉報,稱五蓮縣於里鎮一家名為山東閩越新材料***的企業存在無環評手續,並且未經過生態環境部門驗收即投產經營,生產過程中工業強酸滲漏導致環境汙染等問題,並且提供了現場**為佐證材料。通過**可以看到,該企業在生產加工石英砂的過程中鹽酸滲漏導致該公司周邊大面積綠植發黃枯萎。

這是因為在石英砂生產加工過程中必須採用一定比例的鹽酸浸泡,目的是為了去除溶於酸的金屬氧化物和部分矽酸鹽礦物。眾所周知,鹽酸屬於強酸,會嚴重汙染土壤及地下水,影響植物的生長和發育,減少作物產量。

針對以上事實,本網調查員多次聯絡當地**,當地**總是推諉扯皮,說是限期整改卻一拖再拖,至今已一月有餘,卻一直沒有處理結果。環評是環境影響評價的簡稱,是指對規劃和建設專案實施後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進行分析、**和評估,提出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進行跟蹤監測的方法與制度。通俗說就是分析專案建成投產後可能對環境產生的影響,並提出汙染防治對策和措施。環評不驗收是指企業在進行環境評估後,沒有通過環境保護部門的驗收程式。這種行為可能會導致環境汙染、資源浪費等問題,嚴重危害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存環境。我國《環境保**》中對環評不驗收做出了明確規定,明確規定了環評報告必須經過環境保護部門的驗收,否則將面臨嚴厲的處罰。

建設專案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第二十三條第一款違反本條例規定,需要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未建成、未經驗收或者驗收不合格,建設專案即投入生產或者使用,或者在環境保護設施驗收中弄虛作假的,由縣級以上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處2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的罰款;逾期不改正的,處100萬元以上200萬元以下的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處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造成重大環境汙染或者生態破壞的,責令停止生產或者使用,

或者報經有批准權的人民**批准,責令關閉。違反本條例規定,建設單位未依法向社會公開環境保護設施驗收報告的,由縣級以上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公開,處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並予以公告。保護生態環境,任重而道遠。環評不驗收是一種非常嚴重的違法行為,需要依據相關法律規定進行立案,進行嚴厲的處罰。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徹查此事,嚴厲打擊違法違規生產和破壞生態環境資源的行為,守護轄區青山綠水。

農村的煙囪與工廠的煙囪,卻說農村的汙染環境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煙囪冒白煙是一種常見的現象。然而,這個看似普通的現象背後,卻隱藏著對環境和環保的重要影響。本文將 農村和城市工廠的煙囪所冒出的白煙對環境和環保的影響。在農村,煙囪冒出的白煙主要是由於煤炭的燃燒所致。在許多農村地區,由於缺乏現代化的能源設施,農民們仍然依賴於傳統的煤炭取暖和做飯。這...

農民燒柴做飯汙染環境,老農反問兩個問題,竟無言以對

農村地區的許多農民依然使用柴火或秸稈來做飯,這種傳統的烹飪方式雖然簡單方便,但卻給環境帶來了嚴重的汙染問題。燒柴所產生的煙塵和有害氣體直接排放到大氣中,對人類健康和生態環境造成了潛在的威脅。然而,農民選擇燒柴的主要原因是受限於經濟條件和資源 在許多農村地區,缺乏天然氣 電力 不穩定,使得柴火成為了最...

提高農業生產效率 減少資源浪費和環境汙染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農業領域也在經歷著一場革命性的變革。未來農業的概念是利用先進技術和創新方法,以提高農業生產效率 減少資源浪費和環境汙染為目標,實現可持續農業發展。天津國本海洋科技 的創始人 徐悅翔,是一位充滿激情和創業青年。他以其堅定的信念,從事農業領域多年,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獨到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