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康熙兒子不好好當王爺,非得造成九子奪嫡的局面?

2023-07-23 21:16:05 字數 896 閱讀 9134

相信大家看電視劇集都有一種疑惑,清朝時期的皇子們好好當王爺不行嗎?為什麼非得去九子奪嫡呢?

有這種想法也是正常的,畢竟所處的時代不一樣,每個人的思想也有一定的差距,我們不妨直接將清朝與前朝對比一下,這樣大家就明白為什麼有九子奪嫡了!

明朝的創始人朱元璋因為小時候吃夠了苦,所以他就立下了乙個規定,皇家子孫不用幹活,什麼也不幹,在自己的領地安心混吃等死就行。

明朝的藩王是相當的舒服,爵位根本不會減少,而且還可以世代相傳,這種生活對於想要平靜生活的人是極其好的,畢竟每天混吃等死就行了,這樣多舒服?

但是清朝吸收了明朝滅亡的教訓,這就導致如果你是皇子沒有當上皇帝,你的生活只能用苦驢來形容了。

第一點就是爵位是隨著傳承降低的,也就是你即使混得很好,你的子孫後代可能不如家裡現在的乙個僕人生活環境好。

第二點就是清朝的藩王沒有任何封地,你能在的地方只能夠在京城,這麼點「圈養」的地方,誰能夠舒服呢?並且也不是白白的可以住在這裡,你是需要打工的!

但是這就有問題出現了,打工好了皇帝嫉妒,打工差了皇帝憤怒,這其中的臨界點就非常難把握了。

#樂享週末分享吧#最後一點就是清朝的爵位皇子拿到的難度太高了,而如果在高管如雲的京城啥也沒有只是個皇子身份混下去,估計會過得極其差。

所以,從這裡看大家就能明白為什麼會有九子奪嫡的事情發生了,誰想過上述的人生呢?

胤裪 康熙長命的兒子,晚年被乾隆重用!

前言。康熙朝,被譽為康乾盛世,國泰民安。然而,晚年的皇室禁中卻籠罩在一片暗流湧動之中。康熙的諸多皇子們,爭相爭奪皇位,明爭暗鬥,每個人都渴望坐上那把龍椅。然而,在這場紛爭中,康熙第十二子胤裒卻選擇了另一條道路,一生淡泊明哲,不捲入爭鬥,最終成為康熙兒子中壽命最長的一位。他的超脫態度留下了可供後人學習...

康熙長壽兒子,手握重兵未參與九子奪嫡,70歲乾隆仍重用

自古以來,帝王之子為了爭奪皇位,相互殘殺的事件層出不窮,這種現象在古代尤其常見。對於皇位的無上權力,往往會誘使皇子們去爭奪 去鬥爭,最終成為慾望和權力的傀儡,最終走上不幸的命運,這也與因果輪迴不無關係。而在這個充滿競爭與暗鬥的歷史時期中,有乙個名字令人矚目,他便是康熙第十二子,出生於1684年的胤祹...

農民不解,如今為何要整合村莊,分散居住不好嗎?你如何看待?

在廣大鄉村地區,近年來出現了許多與村莊合併有關的政策。在阻止 合村並鎮 方面,一些地方採取撤銷村級 通過村莊合併安置的辦法。而在生態宜居搬遷和重大專案建設啟動的情況下,也有一些地方實施了農村合併計畫,建設集中居住區,為農民提供更好的居住條件。此外,易地扶貧搬遷和改善居住環境也是導致農村合併政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