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 印度開始秋後算賬了

2023-07-27 19:09:36 字數 2223 閱讀 8038

作為全球第二人口大國,從十年前開始印度就一直高喊超越中國,但十年過去了,雖然在人口數量上對中國實現了超越,但在經濟、科技以及基礎工業設施等關鍵領域,依然與我國相差千里。事實上,現階段的印度市場與我國改革開放之初極其相似,比如大量的廉價勞動力、巨大的消費潛力以及百廢待興的各個行業。也正因為如此,印度市場成了現階段諸多跨國企業的首選,蘋果、富士康等科技巨頭紛紛將重要產能遷移至印度市場。

但隨著近期緯創、小公尺等企業在印度市場的遭遇,印度市場成為了海外企業的“墳墓”,同時讓諸多海外企業赴印度投資憂心忡忡。印度一邊推出豐厚的招商引資政策,一邊對來投資的企業耍起了“流氓”,最為經典的就是上個月以“違反外匯法”凍結小公尺48億資產。可以說,印度的一手好牌被自己打的稀巴爛。

讓人意外的是,印度“收割”完小公尺、富士康以及緯創後,又打起了比亞迪的注意。不過,比亞迪顯然是看穿了印度的“嘴臉”,並沒有同意印度以10%的預付金購買價值20億元1000輛新能源大巴車。比亞迪要求必須全款支付,才同意發貨,可以說,這一次印度實實在在的“吃癟”了。

經過多次討價還價,最終雙方都各自退讓一步,印度向比亞迪支付80%的預付款,而比亞迪也拿出了誠意,據路透社報道,稱比亞迪將投資10億美元,在印度建設一座年產量約10萬輛汽車的工廠,並且已經向印度提交了建廠申請。

此訊息一出,在國內引起廣泛熱議,紛紛表示,比亞迪赴印度建廠無異於是“羊入虎口”,因為富士康、緯創以及小公尺的遭遇還歷歷在目。不過,讓所有人意外的是,印度方面傳來訊息,對於比亞迪的建廠請求表示拒絕,給出的理由是,中企在印度市場投資會對當地造成“安全風險”。

要知道,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日益火爆,比亞迪作為新能源領域的佼佼者,是諸多國家各地區邀請建廠的首選目標。甚至美國也多次向比亞迪拋來橄欖枝,試圖以此來獲得核心技術,但被王傳福果斷拒絕了,起表示,核心技術不會賣給國外。

而這次比亞迪主動提出在印度建廠,反而被印度拒絕,在所有人看來都不是明確的選擇。而對此,外媒卻有不同的看法,表示印度拒絕比亞迪的建廠請求,是開始秋後算賬了!

首先,緯創全面退出印度市場、小公尺因為被凍結48億資產而選擇對印度員工進行裁員以及富士康宣布撤出與印度企業合作的半導體晶元專案。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印度現階段的發展,尤其是招商引資上,讓諸多跨國企業對印度市場望而卻步。

其次,是比亞迪拒絕印度10%預付款購買1000輛新能源大巴車,按照莫迪的說法,這相當於將印度市場列入到不講誠信的行列,極大程度的傷害了印度的自尊心。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印度財政部通報,自2023年至今年7月份,包括小公尺、ov以及realme在內的中國智慧型手機廠商一共逃避稅收約900億盧比,印度財政部勒令中企補繳稅款,甚至揚言會出台進一步的懲戒措施。不僅是小公尺等智慧型手機廠商,中國的三家銀行也收到了印度的書面通知。

很顯然,印度這是要給中企算總賬了,不惜將中印關係再一次推向死角。當然,這也是很好理解的,畢竟近幾年來,印度在加大“去中國化”,積極向美國等西方國家靠攏。對緯創、小公尺等中企的“吃幹抹淨”只是開始,印度最終的目的是將中企置於死地,這是當前世人對印度的直觀印象。

印度自認為佔得了先機,殊不知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要知道,受緯創、小公尺事件的影響,富士康等科技巨頭主動暫停了印度市場的相關業務和投資,這對當前百廢待興的印度來說,必然會造成極大的經濟損失。

或許印度認為向美國等西方國家靠攏,美國會幫助其發展經濟、軍事以及科技等,但似乎忽略這些年美國的所作所為已經把不講誠信表現得淋漓盡致。印度想要實現崛起,除了發展工業、以友好的態度積極對外招商引資,別的沒有任何辦法來實現14億人擺脫窮困和落後。

翅膀還沒有長齊,就想著與中國進行正面的競爭,甚至為了取悅美國等西方國家,大肆對印度市場的中企進行無理制裁,對此也只能說莫迪的走錯了路,選錯了對手!

外媒 富士康倒下後開始算賬

本文素材來自於網路,若與實際情況不相符或存在侵權行為,請聯系刪除。原創宣告 本人原創文章,不允許抄襲,侵權必究。隨著中美 戰的變化,國內市場問題逐漸顯現。國家統計局不久前公布了資料,其中的數值尤其令人震驚。尤其是蘋果官方代工富士康,搬遷到印度建廠後,除了大規模裁員之外,還採取了一些過激的措施。外媒 ...

外媒 中國開始歸咎了

華為的崛起給美國帶來了巨大壓力,華為麒麟晶元和5g技術的成功引起了美國的注意。作為全球領先的電信裝置製造商和5g技術開發者,華為一直致力於在晶元設計和製造領域取得突破。華為自研的麒麟晶元在效能和功耗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進步,成為了手機行業的一顆明星晶元。此外,華為在5g領域也積極投入研發和部署,成為全...

富士康突然行動!外媒 郭台銘「原形顯現」,開始算賬了

近日,外媒報道富士康 foxconn 突然行動,稱郭台銘的 原形顯現 開始算賬了。這一訊息引起了人們廣泛的關注和討論。本文將就此事件展開深入 並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闡述 富士康的行動計畫以及對郭台銘的影響 富士康和郭台銘之間的關係以及行動對他們的重要性 外媒對富士康行動的報道內容 可靠性以及對富士康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