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學子三下鄉 革命精神永流淌,瞻仰烈士紀念碑

2023-07-20 21:21:30 字數 1571 閱讀 2577

生逢盛世,當不負盛世。為更好地學習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走好新時代新青年的長征路,7月10日,湛江科技學院會計學院「晨曦」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服務隊秉持著學習和發揚紅色精神的態度,宣揚革命前輩忠於黨、忠於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踏尋江門市鶴山新星村鄧少珍烈士遺址。

清晨的陽光喚醒了實踐隊伍成員的鬥志昂揚,明媚的晨光與「晨曦」隊員們走進鶴山市古勞鎮新星村。道路兩邊圍起竹籬笆,種著農作物,鬱鬱蔥蔥一大片,驅散了夏日的炎熱。乙個個魚塘,一條條圍墩,狀如蛛網的大小河涌,構成如詩似畫的美景,一股舒適喜悅的心情油然而生。

鄧少珍(1921~1945),又名鄧始明,女,廣東省鶴山縣古勞鎮維墩舊仁和鄧姓舊村人。她年少聰明,曾肄業於縣立一中,後因家境困難,中途輟學,她秉性活躍,追求進步,做事果敢,參加家鄉的業餘讀書會,學習革命理論知識,積極投身抗日救亡運動,與好友經常到古勞仁和學校組織活動,她盡忠職守,全心全意為部隊傳遞檔案、情報,掩護傷病員,出色完成任務。2023年5月19日,高明縣更樓東南鄉聯防大隊突襲大簡交通站,鄧少珍臨危不懼,沉著應對,首先安排傷病員撤退,繼而燒毀機密檔案,正準備突圍時,因叛徒告密不幸**。她被嚴刑敲打,但始終堅貞不屈,壯烈犧牲,年僅24歲。她的事蹟十分感人,被譽為「古勞水鄉的劉胡蘭」。

宣誓儀式上,兩位「晨曦」紅色基因傳承促使團成員帶領成員在鄧少珍紀念碑前莊嚴肅立,列隊整齊,精神抖擻,舉起右拳,面向黨旗,莊嚴宣誓。誠摯的誓言,表達了身為新時代學生黨員的責任和擔當,更表達了對黨忠誠、永不叛黨的堅定承諾。宣讀緬懷先烈的宣誓詞,「我以青春的名義,面對革命先烈,莊重宣誓,我們將繼承烈士的遺志,祖國至上,勇往無前 ……在一聲聲莊重的宣誓詞中,隊員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與熱血。懷著對鄧少珍烈士無限的崇敬心情,去悼念鄧少珍在抗日戰爭時期奮勇殺敵、英勇無畏的行為,學習和品讀鄧少珍的信仰和堅貞、崇高和不朽,牢牢銘記源遠流長的不屈的民族精神。

沒有英勇頑強的烈士就沒有祖國今天的繁榮富強。是烈士們用鮮血換來今天的獨立,是他們用身體堵住敵人的槍口換來今天的和平,是他們用不朽的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為祖國的強大而奉獻自己的生命。

作為一名青年大學生,必須追隨踐行者的腳步,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皆應矢志不移,百折不撓地去踐諾,正所謂「言必行,行必果」。入黨誓詞意義不在於讀幾句誓詞,而在與時俱進,恪守承諾。和平年代,入黨誓詞最重要的現實意義在於,要求時刻認識到自己的身份,做到時刻銘記中國共產黨的鬥爭精神,時刻注意個人的一言一行影響到中國青年的形象。

這次社會實踐活動讓隊員們更加堅定自己的信念,每一代有每一代人的長征,革命先輩的長征是推倒壓在中國身上的三座大山,解放全中國,為中國人民的幸福安康奮戰。作為新時代青年,要從前輩的手中接過接力棒,為建設美麗的祖國奉獻出自己的微薄之力。在今後的學習當中,也會更加努力,更不會灰心喪氣。將革命前輩的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難的奮鬥精神傳承下去,成為乙個能擔大任的新時代青年。

「湛科」學子「三下鄉」 中華當崛起,醒獅醒精神

7月1圖為實踐隊大合照4日,湛江科技學院 晨曦 暑期 三下鄉 社會實踐服務隊前去拜訪馮勝強師傅和馮應毅師傅。南粵雄獅,以 醒 為神,以 獅 為形,喚起民族覺醒之魂。中國傳統文化以其博大精深的內涵而聞名於世。中國獅舞作為其中一項重要的文化遺產,豐富多樣的表演形式和技術,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觀眾。在中國廣東...

鄭輕學子三下鄉 銘記抗戰精神,傳承紅色基因

為了響應黨的號召,銘記英雄烈士,鄭州輕工業大學 紅憶尋音,承心溯夢 實踐調研團於2023年7月9日至7月12日前往河南新鄉學習抗美援朝老兵精神,參觀新鄉縣烈士陵園,深入基層體驗退休軍人事務局工作,參觀新鄉農業科學院展館,以此獲得精神上的洗禮。學習老兵精神,傳承紅色基因 7月9日,在相關人員的引薦下,...

人科學子三下鄉 參觀烈士陵園,緬懷革命先烈

圖為人民英雄紀念碑。為了深入學習貫徹 總書記關於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和社會實踐能力,重慶人文科技學院 勇擔青春新使命,民族團結我踐行 三下鄉實踐團於2023年7月10日前往酉陽縣龍潭鎮參觀烈士陵園。本次實踐活動旨在通過參觀烈士陵園,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激勵廣大學生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