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被“栓”住?血管外科醫生教你如何預防!

2023-07-25 20:17:50 字數 5336 閱讀 2533

我們都知道,血液是人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能夠攜帶氧氣和營養物質,為各個器官和組織提供生命力。

但是,如果血液**現了異常的凝固物,比如血栓、血塊或膽固醇結晶等,就會阻塞血管,導致血液迴圈受阻,甚至引發心腦血管疾病,危及生命。這種情況就叫做“栓塞”。

根據統計,每年有數百萬人因為栓塞而死亡或致殘。那麼,我們如何才能預防栓塞呢?

我們都聽過這樣的說法:生活習慣決定健康狀況。確實,我們的飲食、運動、睡眠、情緒等都會影響我們的血液質量和流動性。

如果我們經常吃高脂高糖高鹽的食物,缺乏運動,熬夜過度,壓力過大等,就會增加血液中的粘稠度和沉積物,容易形成血栓或膽固醇斑塊。

因此,我們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多吃清淡、富含纖維和抗氧化物質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全穀物等;適量進行有氧運動,如散步、跑步、游泳等;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和質量;調節好自己的情緒,避免過度激動或抑鬱。

一是我們要注意飲食的平衡和多樣性。飲食是我們獲取能量和營養的主要途徑,也是影響血液狀況的重要因素。我們應該遵循“一日三餐,五穀雜糧為主”的原則,多吃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的食物,如肉類、豆類、奶類、蛋類、堅果類等;

少吃含有飽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食物,如肥肉、黃油、奶油、糕點等;限制新增糖和鈉的攝入量,如甜飲料、糖果、醃製品等。這樣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和高血壓。

另外,我們還要多吃一些具有抗氧化作用的食物,如深色水果、蔬菜、茶葉等。這些食物可以清除體內的自由基,保護血管壁免受氧化損傷,預防血栓形成。

運動是促進血液迴圈和新陳代謝的有效手段,也是預防栓塞的重要措施。

我們應該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和喜好選擇合適的運動專案和強度,一般建議每週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或75分鐘的高強度有氧運動,如散步、跑步、游泳、騎車等。

這些運動可以增加心肺功能和血管彈性,降低血壓和心率,改善血液流動性和氧合能力,減少血栓或膽固醇斑塊的形成機會。

同時,我們還要注意在運動前後做好準備活動和放鬆活動,避免劇烈或突然的運動引起心肌缺血或心律失常。

我們每天都要吃三餐,這是我們獲取能量和營養的主要途徑。但是,並不是所有的食物都對我們有益,有些食物甚至會對我們的血管造成損害。

因此,我們要盡量避免或減少這些食物的攝入,比如油炸、燒烤、甜點、零食、鹹菜等。

相反,我們要多吃一些有利於降低血液粘稠度和清除沉積物的食物。這些食物包括水果、蔬菜、全穀物、豆類、堅果、魚類等。

除了選擇合適的食物外,我們還要注意飲食的規律性和適度性。我們要按時吃飯,不要過早或過晚,以免影響消化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正常運作。

我們要適量吃飯,不要過飽或過餓,以免造成血糖波動和脂肪堆積。我們要多樣化吃飯,不要偏食或挑食,以免導致營養不均衡和缺乏。

運動是保持身體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運動可以增加心肺功能,提高血液的輸送能力和氧合能力。運動可以消耗多餘的熱量,減少體內的脂肪儲存。

運動可以促進新陳代謝,加速體內的廢物排出。運動可以放鬆肌肉,緩解緊張和疲勞。運動可以激發內啡肽,提公升心情和自信。

因此,我們要養成經常運動的習慣,讓血液流動起來,讓身體活力充沛。但是,並不是所有的運動都適合我們,有些運動甚至會對我們的血管造成傷害。

比如,過於劇烈或過於長時間的運動會使心臟負擔過重,引起心律失常或心肌缺血。過於單一或過於重複的運動會使某些部位的肌肉或關節過度磨損,引起炎症或損傷。

因此,我們要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比如有氧運動、力量運動、柔韌性運動等,並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和目標制定合理的運動計畫和強度。

一般來說,我們每週至少要進行三次有氧運動,每次持續20分鐘以上,以達到心率達到最大心率的60%以上為標準。有氧運動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和耐力,有利於血液迴圈和氧合。

有氧運動包括散步、跑步、游泳、騎車、跳繩等。我們每週至少要進行兩次力量運動,每次持續15分鐘以上,以達到肌肉發熱和微微痠痛為標準。

力量運動可以增加肌肉量和基礎代謝率,有利於消耗脂肪和增強骨密度。力量運動包括舉重、俯臥撐、仰臥起坐、深蹲等。我們每次運動前後都要進行柔韌性運動,每次持續10分鐘以上,以達到肌肉放鬆和關節靈活為標準。

柔韌性運動可以預防肌肉僵硬和關節僵化,有利於防止損傷和恢復。柔韌性運動包括拉伸、瑜伽、太極等。

睡眠是我們身體和心理的重要恢復機制。睡眠可以幫助我們消化當天的經歷和情緒,整理記憶和學習。睡眠可以幫助我們修復受損的細胞和組織,調節激素和免疫系統。

睡眠可以幫助我們放鬆神經和肌肉,降低血壓和心率。睡眠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注意力和創造力,增強抗壓能力和適應能力。因此,我們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和質量,讓血液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淨化。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睡眠都有益,有些睡眠甚至會對我們的血管造成損害。比如,過少或過多的睡眠都會打亂我們的生物鐘,影響我們的代謝和內分泌平衡。

過少的睡眠會使我們處於持續的疲勞和壓力狀態,導致血液中的皮質醇和腎上腺素公升高,增加血壓和心率,促進血栓形成。過多的睡眠會使我們處於持續的低活動和低氧狀態,導致血液中的糖分和脂肪積累,增加血糖和血脂,降低血液流動性。

因此,我們要掌握適當的睡眠量,根據自己的年齡和身體狀況調整。一般來說,成年人每天需要7到9小時的睡眠,老年人需要6到8小時,兒童和青少年需要9到11小時。

除了掌握適當的睡眠量外,我們還要注意睡眠的規律性和質量。我們要盡量保持固定的睡眠時間,不要過早或過晚入睡,以免打亂我們的生物鐘和激素節律。

我們要盡量保持良好的睡眠環境,不要過亮或過暗,過熱或過冷,過吵或過靜,以免影響我們的入睡和深度睡眠。

我們要盡量保持良好的睡眠習慣,不要在睡前吃太飽或太餓,喝太多或太少水,看太刺激或太無聊的東西,以免影響我們的消化和神經系統。

情緒是我們對外界刺激的主觀反應,它可以表達我們的喜怒哀樂、愛恨情仇、歡樂憂愁等。情緒可以影響我們的心理狀態和行為方式,也可以影響我們的生理功能和健康狀況。

如果我們經常保持積極、愉快、平和、滿足等正面情緒,就會使我們的心理更加健康和穩定,也會使我們的生理更加協調和平衡。

如果我們經常陷入消極、悲傷、憤怒、焦慮等負面情緒,就會使我們的心理更加紊亂和脆弱,也會使我們的生理更加失調和紊亂。因此,我們要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讓血液流動在乙個良好的心境中。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情緒都可以隨意表達或壓抑,有些情緒甚至會對我們的血管造成損害。

比如,過度激動或抑鬱都會使我們處於極端的情緒狀態,導致血液中的神經遞質和激素失衡。

過度激動會使我們處於興奮或憤怒狀態,導致血液中的多巴胺和腎上腺素公升高,增加血壓和心率,促進血栓形成。

過度抑鬱會使我們處於沮喪或恐懼狀態,導致血液中的血清素和內啡肽降低,降低血管舒張能力和免疫力,增加炎症反應。

因此,我們要適當地表達或釋放自己的情緒,不要過分壓抑或放縱。一般來說,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來調節自己的情緒:

與親友或專業人士溝通,傾訴自己的心事和困擾,尋求支援和幫助從不同的角度或立場看待問題,尋找積極的一面或解決的方法,避免鑽牛角尖或自怨自艾。

做一些自己喜歡或擅長的事情,如閱讀、寫作、繪畫、**手工等,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和才能。

參與一些有意義或有趣的活動,如志願服務、旅行、遊戲、聚會等,拓展自己的視野和人際關係。

學習一些放鬆或冥想的技巧,如呼吸法、漸進式肌肉鬆弛法、正念冥想法等,緩解自己的緊張和焦慮。

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是預防栓塞的基礎和關鍵。我們要注意飲食、運動、睡眠、情緒等方面的調節和平衡,讓血液在乙個清潔和暢通的環境中流動。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擁有乙個健康的心臟和大腦,享受乙個美好的生活!

什麼是下肢靜脈曲張?血管外科醫生教你認識

下肢靜脈曲張是一種常見的血管疾病,它指的是下肢靜脈壁彈性減弱,靜脈擴張 扭曲 形成靜脈曲張節。下肢靜脈曲張不僅影響美觀,還會引起下肢疼痛 水腫 色素沉著 潰瘍等嚴重併發症,甚至危及生命。許多人對下肢靜脈曲張有一些誤區,認為它只是一種老年人或女性的疾病,或者只要穿戴彈力襪就可以 其實,這些都是錯誤的認...

喝醋可以軟化血管嗎?血管外科醫生告訴你

血管是我們身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像一條條高速公路,把血液和氧氣 營養 激素等物質輸送到各個器官和細胞。血管的健康直接影響到我們的心臟 大腦 腎臟等重要器官的功能,甚至關係到我們的生命安全。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生活習慣的改變,我們的血管也會出現一些問題,比如動脈硬化。動脈硬化是指動脈壁上出現了斑塊...

血管外科醫生告訴你,為什麼吸菸像是在血管壁上劃刀?

吸菸有害健康,這是我們從小就聽到的一句話,但是你知道吸菸具體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哪些損害嗎?你知道吸菸會影響我們的哪些器官和系統嗎?今天,我作為一位血管外科醫生,就來給大家講講吸菸對我們的血管系統有多麼嚴重的影響,為什麼說吸菸就像是在血管壁上劃刀。一我們要了解什麼是血管系統。血管系統是由心臟和血管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