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患者有什麼食物不能吃?葷類食物可以吃嗎?

2023-07-25 20:17:50 字數 5304 閱讀 1666

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它會增加心臟、腦血管、腎臟等器官的負擔,導致心肌梗塞、中風、腎衰竭等嚴重的併發症。

高血壓的發生和發展與多種因素有關,其中飲食習慣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

高血壓患者應該注意飲食調節,避免吃一些不利於血壓控制的食物,同時適當增加一些有益於降壓的食物。

高血壓患者在飲食上應該遵循低鹽、低脂、低糖、高纖維、高鉀的原則,以減少血管壁的壓力,降低血液粘稠度,預防動脈硬化和血栓形成。

那麼,具體有哪些食物是高血壓患者應該避免或少吃的呢?

1.高鹽食物。鹽是調味品中最常見的一種,也是高血壓患者最應該限制的一種。

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過多攝入鹽會導致體內鈉離子增加,引起水腫、血容量增加、心臟負擔加重、血壓公升高等。因此,高血壓患者每天的鹽攝入量應控制在5克以下,相當於一小茶匙。

除了少放鹽外,還要注意減少吃一些含鹽量高的食物,如鹹菜、鹹魚、鹹肉、鹹蛋、臘肉、火腿、香腸、醬油、醬菜、罐頭、速食麵等。

高脂肪食物。脂肪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素之一,但是過多攝入脂肪會導致血液中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公升高,增加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的風險。

因此,高血壓患者應該選擇低脂肪或不含脂肪的食物,如瘦肉、魚類、豆製品等,並盡量用植物油代替動物油。

要避免或少吃一些含脂肪高的食物,如肥肉、動物內臟、奶油、乳酪、黃油、炸食等。

3.高糖食物。糖是人體能量的重要**之一,但是過多攝入糖會導致血糖公升高,刺激胰島素分泌,增加胰島素抵抗和代謝症候群的發生。代謝症候群是指一組包括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和肥胖在內的危險因素,會增加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發生率。

因此,高血壓患者應該控制每天的糖攝入量在25克以下,相當於6小匙。同時避免或少吃一些含糖量高的食物,如甜點、巧克力、果汁、碳酸飲料等。

刺激性食物。刺激性食物是指一些能夠刺激神經、血管和消化系統的食物,如辣椒、芥末、咖哩、酒精等。

這些食物會使血管收縮,心跳加快,血壓公升高,還會影響胃腸道的蠕動和分泌,引起胃痛、胃潰瘍等。因此,高血壓患者應該少吃或不吃這些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5.高嘌呤食物。嘌呤是一種存在於人體和食物中的有機化合物,過多攝入嘌呤會導致體內尿酸增加,引起痛風和腎結石等。尿酸還會與鈣結合,沉積在血管壁上,造成血管硬化和高血壓。

因此,高血壓患者應該少吃或不吃一些含嘌呤高的食物,如動物內臟、海鮮、啤酒、菌類等。

高鈣食物。鈣是人體必需的礦物質之一,參與骨骼和牙齒的形成,維持神經和肌肉的正常功能。但是過多攝入鈣會導致體內鈣沉積在血管壁上,造成血管硬化和高血壓。

因此,高血壓患者應該適量攝入鈣,每天不超過800毫克。要避免或少吃一些含鈣量高的食物,如奶製品、芝士、蝦皮等。

高血壓患者在飲食上除了要注意限制鹽、油、糖等食物外,還要適當攝入一些優質的蛋白質和不飽和脂肪酸,以保護心臟和血管的健康。

葷類食物是蛋白質和脂肪酸的主要**,但並不是所有的葷類食物都適合高血壓患者食用。一般來說,高血壓患者應該選擇低脂肪、低膽固醇、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和維生素的葷類食物,如下:

1.瘦肉。瘦肉是優質蛋白質的重要**,每天攝入適量的瘦肉可以提供人體所需的氨基酸,增強機體抵抗力,促進傷口癒合。

瘦肉中也含有一些不飽和脂肪酸,如亞油酸、花生四烯酸等,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和甘油三酯,預防動脈粥樣硬化。

瘦肉還含有鐵、鋅、硒等微量元素,可以改善貧血、增強免疫力、抗氧化等。高血壓患者可以選擇牛肉、羊肉、豬肉中的瘦部位,如里脊、臀部等,每天攝入50-100克即可。

烹調時應盡量採用清燉、水煮、蒸、烤等方法,避免油炸、紅燒等方法。

2.魚類。魚類是不飽和脂肪酸的最佳**之一,尤其是富含ω-3系列不飽和脂肪酸的深海魚類,如三文魚、金槍魚、秋刀魚等。

3系列不飽和脂肪酸可以稀釋血液,降低血液粘稠度,防止血栓形成;可以擴張血管,降低血管阻力,降低血壓;可以抑制心律失常,預防心絞痛和心肌梗死;

可以抑制炎症反應,減輕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患者每週食用2-3次魚類,每次100-150克即可。烹調時應盡量採用清蒸、水煮、紅燒等方法,避免油炸、鹹製等方法。

3.禽類。禽類也是優質蛋白質的重要**之一,每天攝入適量的禽類可以提供人體所需的氨基酸,增強機體抵抗力,促進傷口癒合。

禽類中也含有一些不飽和脂肪酸,如亞油酸、花生四烯酸等,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和甘油三酯,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禽類還含有鐵、鋅、硒等微量元素,可以改善貧血、增強免疫力、抗氧化等。

高血壓患者可以選擇雞肉、鴨肉、火雞肉等白肉類,每天攝入50-100克即可。烹調時應去除皮脂,盡量採用清燉、水煮、蒸、烤等方法,避免油炸、紅燒等方法。

4.堅果和籽類。堅果和籽類是不飽和脂肪酸的重要**之一,尤其是富含ω-3系列不飽和脂肪酸的亞麻籽、核桃仁等。

3系列不飽和脂肪酸可以稀釋血液,降低血液粘稠度,防止血栓形成;可以擴張血管,降低血管阻力,降低血壓;可以抑制心律失常,預防心絞痛和心肌梗死;可以抑制炎症反應,減輕動脈粥樣硬化。

高血壓患者適量食用堅果和籽類,如核桃、杏仁、芝麻、亞麻籽等,每天攝入10-20克即可。食用時應盡量生吃或輕微烘烤,避免油炸或加工。

高血壓患者在飲食上除了要注意限制鹽、油、糖等食物外,還要適當攝入一些富含膳食纖維、鉀、鎂等有利於降壓的素類食物,以保護心臟和血管的健康。

素類食物是指不含肉類或動物性蛋白質的食物,如穀類、豆類、蔬菜、水果等。

以下是一些適合高血壓患者食用的素類食物:

1.穀類。穀類是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纖維的主要**,每天攝入適量的穀類可以提供人體所需的能量,增強機體抵抗力,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秘。

穀類中也含有一些鉀、鎂等微量元素,可以稀釋血液,降低血液粘稠度,防止血栓形成;可以擴張血管,降低血管阻力,降低血壓。

高血壓患者可以選擇全穀物或雜豆作為主食,如燕麥、蕎麥、玉公尺、小公尺、紅豆、綠豆等,每天攝入200-300克即可。烹調時應盡量採用水煮、蒸、煮粥等方法,避免油炸、加工等方法。

2.豆類。豆類是優質植物性蛋白質和不飽和脂肪酸的重要**,每天攝入適量的豆類可以提供人體所需的氨基酸,增強機體抵抗力,促進傷口癒合。

豆類中也含有一些鉀、鎂等微量元素,可以稀釋血液,降低血液粘稠度,防止血栓形成;可以擴張血管,降低血管阻力,降低血壓。

豆類還含有大豆異黃酮等植物化學物質,可以調節內分泌,預防動脈粥樣硬化。

高血壓患者可以選擇大豆及其製品作為蛋白質**,如黃豆、豆漿、豆腐、豆干等,每天攝入50-100克即可。烹調時應盡量採用清燉、水煮、紅燒等方法,避免油炸、鹹製等方法。

3.蔬菜。蔬菜是維生素和礦物質的主要**,每天攝入適量的蔬菜可以提供人體所需的維生素c、維生素e、葉酸、胡蘿蔔素等抗氧化劑,增強機體抵抗力,抗氧化損傷。

蔬菜中也含有一些鉀、鎂等微量元素,可以稀釋血液,降低血液粘稠度,防止血栓形成;可以擴張血管,降低血管阻力,降低血壓。

蔬菜還含有膳食纖維和植物化學物質,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和甘油三酯,預防動脈粥樣硬化。

高血壓患者應該多吃含膳食纖維豐富的蔬菜,且深色蔬菜要佔到總蔬菜量的一半以上,如西蘭花、菠菜、芹菜、胡蘿蔔、西紅柿、土豆等,每天攝入300-500克即可。

高血壓患者的飲食指南,應該避免哪些食物?

高血壓,也被稱為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可能會增加心臟病 中風和其他健康問題的風險。幸運的是,通過健康的飲食習慣,你可以有效地管理高血壓,並減少其風險。本文將提供高血壓患者的飲食指南,包括應該避免的食物。高血壓的飲食關鍵點 在 哪些食物應該避免之前,讓我們先了解高血壓的飲食關鍵點 限制鹽的攝...

脂蛋白高不能吃什麼食物

脂蛋白高在現代社會中越來越常見,它是指人體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 ldl 過高,而高密度脂蛋白 hdl 過低的情況。脂蛋白高通常與高血壓 冠心病等疾病相關。那麼,脂蛋白高的人不能吃哪些食物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首先,脂肪是造成脂蛋白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脂蛋白高的人應該控制自己的脂肪攝入量。脂肪...

硝苯地平分好幾種!高血壓患者吃錯了有風險!

硝苯地平分三種 硝苯地平片,是一種老藥,以前商品名叫心痛定,降壓效果特別快,舌下含服十幾分鐘就起效,適合血壓太高搶救的,不太適合高血壓患者平時長期吃藥,可能會因為長期習慣高血壓狀態,吃一片藥血壓下降太快,容易出現心腦缺血,出現腦梗死,心絞痛發作。這個藥除了急救用基本很少有人長期吃。硝苯地平緩釋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