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方才 棕編藝術傳承人

2023-07-27 21:49:42 字數 1014 閱讀 3599

在漣源市古塘鄉,退役軍人吳方才通過30多年努力改良和探索,讓“梅山棕編”這門傳統手藝進社會、進校園、進市場,讓非遺作品轉型為文化產業、致富產業。

吳方才2023年11月入伍,服役於武警廣州市支隊,2023年退役回到漣源市古塘鄉麥塘村。麥塘村山地貧瘠,是乙個典型的“雞不下蛋”的窮山村,村民大多外出打工。吳方才看到家鄉落後的面貌,開始思考如何改變家鄉。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通過觀察,吳方才發現村里普遍種植山棕,以前村民都用山棕編織棕蓑衣、棕草鞋,隨著時代的進步,這些產品漸漸淡出村民的日常生活,山棕也就沒有用武之地。但吳方才認為,山棕雖然風格淳樸,但如果加上新穎的設計與創新的工藝,一定會煥發出迷人的時尚光彩。

漣源棕編藝術始於三國時期,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棕樹葉經過穿、插、扣、拉等方式,能編出蜻蜓、蝴蝶、螞蚱、仙鶴、鳳凰及十二生肖等各種動物。吳方才先是苦心鑽研手工編織飛禽走獸工藝,將反映中華民族的圖騰“龍文化”和“梅山棕編”結合,2023年作品“手工棕葉編龍”榮獲國家二十一世紀優秀創新科技成果精選,榮獲國家發明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棕編螳螂獲國家外觀設計專利。2023年對龍的造型更進一步完整美化,再次榮獲國家新型外觀設計專利。

他不滿足於手工編織,還將600多年傳承下來的山棕處理秘方與現代自研創新技術相結合,成功研發生產出“山棕”鞋等系列產品。目前“山棕製鞋”專案已獲得國家發明專利一項、實用新型專利八個、馬德里商標、國際南韓商標、國內商標,開發了非遺工坊生產線。

通過他的努力,“梅山棕編”於2023年6月15日由漣源市人民**公布為漣源市級非遺保護名錄,2023年12月由婁底市人民**公布為婁底市級非遺傳承代表性保護名錄,2023年經湖南省人民**批准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吳方才的兒子吳忍劍也是一名退役軍人,為帶領村民共同致富,父子倆建設了非遺山棕製鞋技藝傳承培訓基地,免費教村里的老人、婦女學習棕編手工編織。他們還成立了漣源市方才梅山棕編工藝品***採取“非遺+扶貧”模式助力貧困戶脫貧,公司與建檔立卡戶對接形成利益連線機制,增加就業崗位350個。

2023年,“梅山棕編”非遺+扶貧專案榮獲全國首屆退役軍人創業創新總決賽三等獎。正如吳方才自己所說,“小棕編,編出了大夢想”。

自然生活的藝術 吳巨集山水畫作賞析

導語 吳巨集是明清時期著名的畫家,他以粗獷豪放的山水畫風聞名於世。他擅長描繪自然景物和仰慕的桃花源仙境,構圖疏密相間,氣勢雄闊。他的作品充滿了生活氣息,給人一種親近自然的感覺。本文將通過對吳巨集的山水畫作進行賞析,探索其中所表現的自然生活的藝術和獨特的創作風格。一 自然景物的描繪。吳巨集的山水畫作大...

烹飪藝術傳承 探索烹飪技能與創新的餐飲培訓之道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對於美食的追求已經不再侷限於單純的味覺享受,而更多地關注於健康 營養 文化等方面。因此,在餐飲行業中,創新和獨特性成為了吸引消費者的關鍵。創新是餐飲行業發展的動力,在食材 烹飪方法 口味等方面不斷推陳出新,讓消費者始終保持對餐飲的熱情和興趣。例如,近年來流行的素食主義 有機食...

傳承大國文化,領略風土人情,傳統音樂藝術

中國傳統 藝術。中國傳統 藝術,作為中華民族千年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豐富多樣的歷史與情感。從古至今,中國人民以 為靈魂,用 表達內心的感受,它不僅僅是一種娛樂形式,更是一種精神寄託。中國傳統 以其獨特的音調 旋律和表演形式,賦予觀眾以深深的感染力和獨特的意境。在中國傳統 藝術中,最為著名的要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