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時代新人培育為主線 著力構建高校思政工作體系

2023-07-25 08:17:22 字數 3643 閱讀 3192

2023年7月12日,中共**、印發了《關於新時代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明確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黨的優良傳統、鮮明特色和突出政治優勢,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線。同時強調指出加強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加快構建學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實施時代新人培育工程,完善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齊抓共管機制,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人。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總書記強調指出,廣大青年要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懷抱夢想又腳踏實地,敢想敢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的新時代好青年,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總書記的話語,為我們堅持時代新人培育主線,構建思政工作體系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正確方向。新時代高校,如果構建思政工作體系呢?

一、始終把“有理想”作為思政工作的首要任務來抓,著力培養學生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

一是堅持乙個引領——做到學生黨建工作與理想信念教育同頻共振。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學生頭腦;要把抓好思想政治工作作為辦學治校的基本功,不斷探索開展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宣傳教育,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把制度自信的種子播撒進青年學生心靈,引導大學生不斷增強“四個自信”,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持續開展專家學者、英雄模範人物進校園活動,回答師生關切的問題,通過各種渠道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當代大學生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只有堅定理想信念,才能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矢志不渝、百折不撓,堅定不移為實現這個既定目標而奮鬥。

二是落實乙個工程——做實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提公升工程。全面掌握新時代大學生思想狀況,有的放矢開展工作,增強思政工作親和力和實效性;大學生正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高校要以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緊緊圍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一主線,築牢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基礎。要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上下功夫,組織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最美奮鬥者、改革先鋒、時代楷模等新時代先進人物走進學校,面向廣大師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要利用好革命博物館、紀念館、黨史館、校史館等黨和國家紅色基因庫,講好中國故事,構築中國精神,闡釋中國價值,凝聚中國力量。同時,還要借助重大紀念日、主題黨團日等契機和重點文化基礎設施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教育引導廣大學生扎根人民、奉獻國家。

三是夯實乙個基礎——做好新生入學教育工作。入學教育包括國防教育、軍事教育、理念信念教育、職業生涯規劃、對專業的認識和了解、安全教育、防艾教育、疫情防控教育。今年的“黨委書記開學第一課”,對學生的啟迪很深,教育意義深遠,幫助學生邁好了大學第一課,肖書記從堅定理想信念,做矢志報國的長幼人,強化**意識,做自立自強的成年人;從小事做起,錘煉自律品格;制定讀書計畫,沉浸閱讀經典;培養興趣愛好,做健康陽光、朝氣蓬勃的長幼人。

四是緊扣乙個抓手——落實三全育人具體要求,構建學校協同育人新格局。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學校思政工作要堅持問題導向,聚焦重點領域,系統分析面臨的新問題,持續深化建立“三全育人”機制,加快構建一體化高質量思想政治工作體系。建設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質教師隊伍,打造高素質思想政治工作和黨務工作隊伍,加大馬克思主義學者和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力度。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社會實踐、志願服務、社團文化、實習實訓等活動,創辦形式多樣的“行走課堂”。形成學校、家庭和社會協同育人機制,將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全面提公升育人實效。

五是建好乙個陣地——網路新**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美國著名未來學家阿爾溫。托夫勒說:誰掌握了資訊,控制了網路,誰就擁有了整個世界。我認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從時代出發,占領網際網路,不斷開闢網上大學生思想教育新陣地。強化網路傳播意識,樹立網路傳播思維。充分了解大學生的關注點、討論點,精準化構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傳播渠道。關注兩微一端,關注知乎、虎撲、豆瓣、抖音、小紅書、b站等社群。

二、始終把學風建設作為學生工作的“牛鼻子”來抓,造就大批“敢擔當”的大學生。

**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堅持不懈培育優良校風和學風,教育引導學生把遠大抱負落實到實際行動中,讓勤奮學習成為青春飛揚的動力,讓增長本領成為青春搏擊的能量。”

大學生學風建設面臨的核心問題主要有以下六個方面:

如何對大學生的學習價值取向和學習行為取向施加積極影響? 如何促使大學生激發學習動力? 如何提高學習能力? 如何增強學習毅力? 如何提公升學習效益? 如何增強學習氛圍?

大學生學風建設的舉措有以下幾點思考:需要發揮專業課教師的職能、強化大學生的專業素養、強化制度建設,建立學業預警機制;構建資訊化的學風督導平台、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力度。

乙個方面以學業指導促進學風建設:目前我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構建“四級”聯動,落實全員育人總方針。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班主任(專業指導與學業規劃)——班導師(解決學生急難愁盼問題)——班級助理(發揮朋輩輔導)

以職業與就業指導促進學風建設 ,以學業規劃指導促進學風建設 ,以專業引導促進學風建設 ,以學習指導促進學風建設 ,以素質拓展指導促進學風建設,以公寓生活指導促進學風建設。

乙個方面構建學業指導長效機制。樹立優秀典型,發揮朋輩影響力,講好優秀學生故事。

我校21級軟體技術專業學生尤創,利用專業優勢打造微信小程式“長幼助手”“長幼幫幫”,集中校園資源解決學生需求,實現了專業拓展和創新創業有效結合;20級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唐丹,從入校就做好學習規劃,大一通過了計算機一級、普通話二甲、幼兒教師資格證筆試,大二通過不懈努力,取得2023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學前教育專業教育技能”賽項二等獎,大三他將繼續努力完成學業,實現公辦幼兒園編制就業。20級數字**專業吳思曉同學,入校即加入學校團委學生會一路成長為學生會主席,自己創辦爵士舞社,帶領一撥志同道合的同學練習、參演元旦晚會等,在良好的人際關係中尋找著生活的快樂。

三、始終把“能吃苦”作為評價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環節來抓,著力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

學校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優良的傳統和,學校學生:有禮貌、能吃苦,肯奉獻,陽光自信,深受用人單位喜愛。最樸素的教育是最恆久的教育,教育不需標新立異,而是腳踏實地的育人,學校培養的學生具有長幼特質,這些良好品質的形成是在日積月累的教育中錘煉的。傳承和發揚學校校園文化,沿襲優良校風和學風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務。“三自”教育和歡迎回家要繼續堅持,做好勞動教育、實習實訓、志願服務這三篇文章,在文明素養、勞動意識、協作能力上下功夫。持續開展勞動教育、制訂勞動教育評價標準,強化勞動素養和勞動實踐評價,推動學生綜合評價改革等。

四、始終把“肯奮鬥”作為青年大學生最亮麗的青春底色,著力開展一些特色典型活動,打造學校思政工作特色品牌。

堅持以寢室文化建設為主線,強化宿舍內務管理;公升級“歡迎回家”教育實踐活動,使寢室文化更具育人內涵。將綠色家園、美麗家園、愛心家園、放心家園,紅色家園的活動內涵滲透進學生的思想。

堅持以學生自主發展為主線,強化學生自我管理;加強校、院、班**幹部指導與培養,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堅持夯實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對學生社團進行指導管理,提公升學生社團政治站位,著力提公升學生社團育人功能。

堅持經濟資助與成長幫扶相結合,把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服務工作抓準、抓精。

堅持深入調查與主動服務相結合,及時反映、解決學生的困難與問題。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歸根結底要靠人才、靠教育。高校是培養人、造就人的重要供給主體,其首要職能、本質職能是人才培養。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明確指出,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培養什麼人、怎麼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作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承擔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光榮使命,在立德樹人培養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征途中,堅守初心使命,自信自強、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

作者系長沙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黃麗輝 彭繁珍)

秋季應肺養生要防燥以滋潤為主

大家好,秋季是乙個萬物收斂 天氣逐漸轉涼的季節,也是養生的重要時節。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秋季養生的小技巧。秋季,氣溫開始降低,雨量減少,空氣濕度相對降低,氣候偏於乾燥。秋氣應肺,而秋季乾燥的氣候極易傷損肺陰,從而產生口乾咽燥,乾咳少痰,乾燥,便秘等症狀,重者還會咳中帶血,所以秋季養生要防燥。首先...

以“超限”理念回應時代之需

黨的二十大報告把教育 科技 人才進行統籌安排 一體部署,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倍增效應。報告指出,教育 科技 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 戰略性支撐 為深入探尋教育 科技 人才三位一體的結合點,華東師範大學以 超限 理念回應時代之需,努力回答好 培養什麼人 怎樣培養人 為誰培養人 這一教...

以「科學素養與工程教育」為主題的平行論壇五成功舉辦

7月6日,由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主辦的 職業教育教師發展論壇暨首屆職業院校青年教師發展研討會 在天津召開。作為平行論壇之一的 科學素養與工程教育 論壇在主會場多功能廳舉行,吉林工程技術師範學院副校長張存貴代表承辦單位致辭,會議由承辦單位教師教學發展中心主任 教育科學學院院長王哲主持。論壇聚焦為 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