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作者到底是誰?突然傳出的古本為何屢遭質疑?

2023-07-20 20:51:28 字數 5987 閱讀 2926

紅樓夢已盡,朱門痴未完;

荒唐又辛酸,世人同悲幻。

今天的定場詩,出處很特別,它來自一部神秘的紅樓夢抄本。今兒我們就說說這個本子,說說紅樓夢的作者。

經過前面十二回的解讀,如果您基本認可的話,那應該對紅樓夢的故事背景,作者的身份,以及寫作意圖等等,應該有了最基本的認識。

到現在,我們不得不面臨最終極的、也可能最沒有答案的問題:

到底誰才是紅樓夢的真正作者?

到底紅樓夢八十回以後內容是什麼樣的。

— 先說作者問題 —

第一 作者的年代我們知道了紅樓夢故事發生的背景是「末世」,也就是明末亂世。書中也反覆說了,是「經歷了一番夢幻」,才演說出這段悲歡離合的故事。明末清初的文人,常用「夢幻」一詞,來表達自己經歷的國破家亡、改朝換代的滄桑又悲幻的歷史巨變。

作者應該是經歷了明末亂世的遺民,《紅樓夢》應該創作於清朝康熙年間,甚至更早。而不可能是乾隆年間。紅學家認定的創作於乾隆年間的《紅樓夢》,其實是曹雪芹披閱增刪、脂硯齋點評的《紅樓夢》,是夾雜了很多曹家私貨的《紅樓夢》。

第二 作者的身份立場

從字字泣血、句句含淚的字裡行間,我們很容易體會到作者無以復加的沉痛與悲憤。作者顯然是站在明朝的立場,作者顯然是漢族文人。紅樓夢的主旨,也基本如蔡元培說的,是「悼明之亡,責清之失」。當然還有更主要的目的,就是隱寫這段亡國的血淚史,讓後人吸取歷史教訓,引以為鑑。這就是《風月寶鑑》的核心寓意。

第二 作者的籍貫

紅樓夢的故事主要發生在江南,也就是蘇州、揚州、湖州和南京等江南一帶,書中的方言、美食、建築、風俗等,也主要是江浙的。當然也有很多人說是北方話和北方的服飾生活習俗。我們前面說到的作家王朔,就言之鑿鑿地說紅樓夢是滿人作品,並強烈要求拍紅樓夢,人物對白就應該用北京話。很多人因為賈府裡有炕,就認為這是東北滿人的生活特徵。但不管你翻遍任何史料,都會告訴你:炕,是漢族人民發明的一種可以燒火取暖的臥具。說炕是滿人發明的,就如南韓人說漢字是他們發明的一樣荒唐。難道滿清入關之前,明朝的北京人民、遼東人民就不用炕了?反倒是女真人是游牧民族,住在帳篷裡,才不需要炕。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認定:

紅樓夢的作者,就是一位明末清初的江南遺民,

他滿含悼念故國的血淚,在康熙年間創作出了《紅樓夢》。

有了這樣乙個的範圍,那要找出紅樓夢真正的作者,只需在江南遺民文人裡找即可,但要具體到某個人,依然很不容易。只能盡可能地排除掉一些人選:

第乙個要排除的當然是清朝第一少年才子納蘭容若。雖然他是康熙年間的人,賈寶玉也很有他的影子,但他不是明朝遺民,反而是滿清貴族,不可能悼明責清。

第二個要排除的,就是傅山,也就是傅青主。一位叫無名寒士的網友,洋洋灑灑幾十萬言,論證紅樓夢作者就是傅山。的確,傅山是明朝遺民,明亡後也一心反清復明,而且儒道釋、醫學等方面都極具才華,完全有創作紅樓夢的能力和動機。但很遺憾,他不是江南人,而是與江南相距甚遠的山西人,平生主要活動於山西境內,只是短暫地去過江淮一帶。而《紅樓夢》有太多江南的文化內容了,不在江南長年生活過的,很難寫得那麼精彩細緻。

第三個要排除的是如皋的冒辟疆,也就是明末四大才子之一的冒襄。我沒有直接證據來否定這個選項,我只是很煩紅迷群裡的有幾個網友,一天到晚在宣揚冒辟疆是紅樓夢作者,還非說林黛玉的原型是董小宛,說紅樓夢的智通寺,就是如皋的定慧寺……

哎,實在想不明白,這些人幹嘛非得把紅樓夢和自己的家鄉繫結在一起?紅樓夢是屬於全民族的,是屬於整個漢字文化圈的,不是只屬於你家鄉的!

再說了,就算作者是冒辟疆,他也沒必要把自己的情史和家鄉都寫進**裡啊。不能因為紅樓夢裡有如皋的風箏,就說作者是如皋的啊。那林黛玉還叫瀟湘妃子呢,史湘雲是「湘江水逝楚雲飛」呢,那能說作者是湖南瀟湘人嗎?

此外還有土默熱的洪昇作者說,就是寫《長生殿》的那位戲劇家。我也不認可。

也有人認為作者是張岱

張岱,是近些年在知乎很紅,尤其是他的《夜航船》,那是文青必讀,大有「平生不讀《夜航船》,讀盡詩書也枉然」之嘆。的確,從各個方面來看,張岱,都有可能是紅樓夢作者人選之一。如果不是下面這部神秘的抄本悄然出現,並直接點名了作者,我也會傾向認定作者是張岱。

明 · 張岱《夜航船》)

這部神秘的抄本,有些老朋友肯定已經猜到了,那就是「吳氏石頭記」。

— 說說《吳氏石頭記》 —

雖然一提到吳氏石頭記,必然會招來罵聲,必然會讓一部分朋友憤然離席,但我還是不得不說。要知道,紅樓夢的解讀千奇百怪,紅樓夢的作者成十上百,吳本只是其中的一種解讀、乙個答案,也不在乎多它乙個吧。更何況吳本有完整的108回,有著不可思議但又高度契合前八十回的故事情節結局。就當是一部另類又優秀的續本來讀,也未嘗不可,起碼比劉心武的續本強得多。

吳氏石頭記 ,全名是《吳氏石頭記增刪試評本》,是2023年安徽阜陽一位叫何莉莉(化名,男性)的普通年輕人,委託一名在校大學生金俊俊,在網咖斷斷續續發布的,只有從八十一回開始的二十八回。最早還是發布在劉俊俊的個人qq空間裡。

吳氏石頭記從一開始,就注定了它會備受質疑。

因為它的傳出,太不規範了,太不「轟動」了。不像胡適當年在上海舊書攤淘到的《甲戌本》,也不像毛國瑤先生發現的靖本,因為他們都是名人,是紅學家,沒人懷疑他們。

但傳出吳氏石頭記的,偏偏是何莉莉、金俊俊兩個小人物,兩個從來沒研究紅樓夢、沒有任何社會名氣、其貌不揚的年輕人。就如某些紅學家私下說的:

「就憑你們,也配談紅樓夢?」

所以,原本二人以為吳本一經傳出,必定會在紅學界甚至全社會引起巨大震動。然而,這一切反倒成了它是贗品、是偽作的最初證據。何莉莉、金俊俊等人也成了否定吳本的人 眼裡的笑話。

如今十二年過去了,吳氏石頭記依然是在小圈子裡的傳播,對吳氏石頭記的否定依然多過肯定,就連號稱最有文化最有學識的知乎平台,對吳本也幾乎是清一色的否定加否定,甚至是對吳本的擁躉,也是冷嘲熱諷、挖苦諷刺。

至於官方的態度呢?

一片沉默。或許沉默是最好的方式,任何傾向性的表態,都會招致另一方的罵聲。

更何況一百年來,紅學家都是對非曹家說一律採取沉默無視的鴕鳥政策,對蔡元培的索隱說不做評價,對潘重規的《紅樓血淚史》視而不見。怎麼可能會去點評一部來路不明的「吳氏石頭記」呢。

但有乙個人的沉默,他的內心可能是極不平靜的,那就是劉心武老師。

他2023年在百家講壇揭秘紅樓夢大火,此後簽名售書,名利雙收。但2023年悄然傳出的吳氏石頭記,給他當頭潑了一盆冷水。因為吳本的故事,讓他的解讀,徹底成了笑話。據說從那後,劉老師閉口不談紅樓夢,轉而研究金瓶梅去了。

— 對《吳氏石頭記》的非議 —

兩年前,官方突然發聲,紅學會長張慶善在首屆西部紅樓夢研討會上,批判《吳氏石頭記》造假。

一位叫劉劍的《光明**》記者,也寫了一篇《「吳氏石頭記」的倒塌》,算是給紅學官方勉強打了一針強心針。新華網、人民網、以及各大門戶**都**了這篇文章,算是從官方上徹底否定了吳氏石頭記,讓無數的紅學家松了一口氣。

然而,劉大記者的這篇文章,寫得十分拙劣。反而讓人質疑他的用心。

按理說,作為記者,寫一篇採訪報道,就該如實記錄採訪的內容,至於是真是假,讀者自有判斷。他倒好,整篇報道,沒有任何訪談的形式和內容,反倒是引述這個說、那個說。所謂對何莉莉的訪談,只有寥寥兩句,也沒指明何莉莉是什麼時候在什麼地點跟他說的這番話。文章裡充斥著他引述的各個紅樓夢研究者的個人主觀論斷,最後主觀認定:吳氏石頭記是一起學術造假事件!還呼籲,要從法律上對相關人員的行為進行警示和懲處!

人家實實在在傳出的乙個後二十八回的本子,竟然說人家是學術造假!

真叫人好氣又好笑!

我不知道何莉莉有沒有被嚇倒。但可以肯定,當今紅學家,沒有乙個人有水平能寫得出《吳氏石頭記》,何莉莉更是不可能。劉心武續寫的紅樓夢,連一首詩都不敢續寫,比通行本後40回的水平都還差一大截。

光明**劉大記者,口口聲聲說吳氏石頭記是一幫人的學術造假,要知道這個本子在2023年才傳到網上,那時候何莉莉還是個二十幾歲的農村待業青年,金俊俊還是沒畢業的大學生,吳雪松老師還不認識何莉莉,王曉豐更是幾年後才認識吳雪松老師……他們如何編造出一部《吳氏石頭記》來?

其實所有對吳氏石頭記嗤之以鼻的,都是沒有認真讀過吳本的,也可以說是根本沒有讀懂紅樓夢的人。真正讀懂了紅樓夢,看到吳氏石頭記後二十八回,絕對是遽然心驚,倒吸一口冷氣,最後喟嘆一聲:

紅樓夢已完,餘生終無憾矣!

— 吳梅村與《吳氏石頭記》 —

吳氏石頭記,這書名就指出了石頭記的作者,便是清朝第一大詩人吳梅村。書中前後各有兩條批語,指明了作者。

書的開篇裡一條批語:

此書本系吳氏梅村舊作,共百零八回,名曰風月寶鑑,故事倒也完備,只是未加潤飾稍嫌枯索,吳氏臨終託諸友儲存,閒置幾十載,有先人幾番增刪皆不如意,也非一時,吾受命增刪此書莫使吳本空置,後回雖有流寇字眼,內容皆系漢唐黃巾赤眉史事,因不干涉朝政故抄錄修之,另改名石頭記。

其實這條批語和《棗窗閒筆》提到的不謀而合,《棗窗閒筆》也說:

聞舊有《風月寶鑑》一書,又名《石頭記》,不知為何人之筆。曹雪芹得之,……

這都說明紅樓夢原本是叫《風月寶鑑》,後來叫《石頭記》,曹雪芹經過披閱增刪後,叫《金陵十二釵》,因為曹雪芹有私心,把書中的故事,附會成他金陵曹家的事了。而刊印的通行本,都叫《紅樓夢》。

書完結後最後一條批語,也提到吳梅村:

本書至此告終,癸酉臘月全書謄清。

梅村夙願得償,吾所受之託亦完。

若有不妥,俟再增刪之。

雖不甚好,亦是盡心,故無憾矣。

因為是癸酉年謄清,所以也把這個本子稱作「癸酉本」。反對吳本的人,將其蔑稱為「鬼本」。

吳梅村,明末清初著名大詩人)

記者劉劍說何莉莉親口承認,這兩條批語是何莉莉本人偽造的。熟悉何莉莉的朋友都忍不住發笑,何莉莉的信口開河,劉大記者卻信以為真。不說別的,單憑這兩條批語,何莉莉就寫不出來。

其實作為藏家,何莉莉的心理可以理解——

既然吳本被各界說得如此不堪,藏家自然覺得公布了也得不到什麼好處,你們都說是偽作,那我就乾脆承認說是我偽造的得了。免得被各路人馬沒完沒了的糾纏,甚至還能認領吳氏石頭記的作者版權。這麼多年,藏家傳出了這個吳本,不但沒有得到任何實際好處,反倒惹來很多罵名,而如果承認是自己續寫創作的後二十八回,那就意味著擁有吳本的版權了,也多少能換點錢。所以何莉莉才說兩條批語是他偽造的,再下一步,就該說這後二十八回都是他們家的人寫的了。

當然這只是我的小人之心,就當是笑談吧。

總之,相信吳本是真本的朋友,大可以找出幾十個上百個證據。這些主要表現在判詞、人物命運結局、伏筆、批語,前八十回的故事情節脈絡,都能和吳本後二十八回很好地對應。從清朝到**,不下十來種續寫的本子,沒有一部可以做到像吳本這樣,能與前八十回如此契合。

不相信的朋友,總能揪住一點,全盤否定。怎麼解釋都是枉費口舌。

敝人相信吳梅村是紅樓夢第一作者,證據太多了,以後會細說。

敝人也認為吳氏石頭記是真本。雖然文字有些粗糙,還有毛刺,加上藏家有意無意地刪改,但不妨礙整體閱讀。吳本最令我震撼的兩個地方,一是黛玉去世後,賈寶玉寫的《黛玉誄》,第二個就是完整版的情榜。

造謠的,到底是誰?

新華視點 造熱點 蹭熱點 帶節奏 誰是網路謠言的幕後推手?編造傳播虛假資訊 造熱點 蹭熱點 帶節奏 炒作敏感案事件進行引流牟利 開設假冒 和自 賬號,打著 監督 等旗號,實施敲詐勒索 這些行為被公安機關嚴厲打擊。公安部21日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開展網路謠言打擊整治專項行動100天舉措成效。行動期...

紅樓夢裡的賈母,到底影射歷史上的誰?

賈母,姓史,又稱史老太君,賈府上下尊稱她為 老太太 老祖宗 是賈府的最高統治者,一生享盡了榮華富貴。林黛玉影射的是明朝末年和崇禎皇帝。那賈母影射的也絕對是一位帝王。那她影射的是誰呢?87版紅樓夢劇照 賈母。好些人說,賈母影射的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因為她是老祖宗嘛。我倒不這麼認為,因為朱元璋離崇禎皇...

賴昌星的「紅樓頭牌」到底是誰?為何她出嫁時,賴昌星像丟了魂

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選一下 關注 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紅樓頭牌的背後 揭秘賴昌星的故事。引言 紅樓頭牌是中國古代文學經典 紅樓夢 中的乙個獨特角色。然而,關於紅樓頭牌的身份和出嫁時賴昌星的反應,卻一直以來讓人痴迷且困惑。在本文中,將對紅樓頭牌的真實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