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硯齋真的是作者的紅顏知己嗎?脂硯齋身份大揭秘

2023-07-20 20:51:28 字數 6348 閱讀 8921

茜紗公子情無限,脂硯先生恨幾多。

是幻是真空歷遍,閒風閒月枉吟哦。

這庚辰本第二十一回的一首詩,今天要談的,就是詩中的脂硯先生,也就是解讀紅樓夢最繞不過去的一位批書人:脂硯齋。

脂硯齋,就算你不了解紅樓夢的各種版本,但多少也聽過這個名字,一般說到曹雪芹,往往會提到脂硯齋。

對紅樓夢的版本,我們要有個最基本的概念,大體分為兩個系統:乙個是評語的抄本系統,乙個便是刊印的程高本通行本系統。

抄本,就是人工抄錄的,上面留下了大量批語的,但只有前八十回內容的版本,而且幾乎所有抄本,書名都叫《脂硯齋重評石頭記》。

通行本,是乾隆五十六年(1791),程偉元和高鶚將《紅樓夢》前八十回與後四十回合成乙個完整的故事,並且刪掉了所有批語,以木活字排印出來,書名為《紅樓夢》,通稱「程甲本」。第二年,重新修訂排版,推出「程乙本」。此後抄本不再流傳,大家看的都是120回的通行本。

批書人、評書人,古已有之。最有名的當屬清初第一才子:金聖嘆。他評點的《水滸傳》和《西廂記》,也開創了假託古本之名、腰斬**並融入自己創作的先河。紅學界也認為,脂硯齋評點《紅樓夢》也同樣具有**再創作的特點。

最令人稱奇的是,脂硯齋似乎跟曹雪芹的關係十分密切,經常在批語中說 這裡怎麼怎麼不合適,「命芹溪刪去」 或 「再修改」等等。

更絕的是,脂硯齋甚至還出現在紅樓夢的故事情節中,似乎書中發生的故事,脂硯齋就在現場一樣。比如第二十二回,賈母聽戲,薛寶釵點了一折《西遊記》,王熙鳳點了一出《劉二當衣》,批語就說「鳳姐點戲,脂硯執筆」。

這給紅學研究留下了又一大謎團:

脂硯齋究竟是何方神聖?

【說法一】:賈寶玉、作者、脂硯齋,其實是同乙個人其中以胡適為代表的,就是持這種觀點。上面那首詩,就是最好的證據。詩中將茜紗公子和脂硯先生,相對應;情和恨相對應,說明他們就是同乙個人嘛。胡適還說,賈寶玉愛吃胭脂,而脂硯,就是那塊愛吃胭脂的頑石,脂硯齋就是賈寶玉,就是曹雪芹的化名。

這個說法,也算是能自圓其說吧。

【說法二】:脂硯齋是曹雪芹的妻子,最起碼也是紅顏知己

這個說法是紅學家周汝昌先生提出的,他的學生劉心武老師等人,也是持這個觀點。周老先生根據若干條 類似女子語氣的批語,加之脂硯齋這個名字,便認定她是一位脂粉美人,並進而認定,脂硯齋就是曹雪芹的表妹,就是書中的史湘雲,認為史湘雲最後和賈寶玉在一起。脂硯齋,最後也成了曹雪芹的妻子。那個央視電視劇集《曹雪芹》,也是這麼拍的。

史湘雲,被當作是脂硯齋在**中的原型)

這只能說是老先生的想當然了,不過這個說法得到了廣泛的認同,因為廣大讀者也覺得,以曹雪芹這樣的才子,身邊就應該有乙個脂粉佳人,有乙個紅顏知己。

但很可惜,想象再美,終究不是現實。

紅學家已經基本斷定,脂硯齋生活在清朝乾隆年間。關於清朝、關於乾隆,最近抖音上有個叫光哥的很火,他大罵清朝是個啥也不是的朝代,罵乾隆是十缺老賊!光哥說的歷史,有很多主觀的、情緒化的東西,但也反映了部分史實。

清朝乾隆年間,絕對不是《戲說乾隆》《還珠格格》《延禧攻略》等電視劇集裡,那樣的太平盛世、風花雪月。那只是滿清貴族的盛世,是乾隆乙個人的風花雪月。而對千千萬萬的漢人來說,那是乙個黑暗、嚴酷、壓抑、肅殺,看不到任何希望的漫漫寒冬。從精神文化上看,中國也是從乾隆年間開始,進入了「萬馬齊喑究可哀」的愚昧時代。

在清朝,尤其是在乾隆朝,漢人男子在血腥**和殘酷的***統治之下,顫顫驚驚不敢越雷池一步,不敢隨便寫詩、寫書,就是收藏、抄錄、傳播、閱讀了**,都可能遭遇無妄之災!你能想象,在那樣的社會環境中,會有一群老男人,和乙個美女佳人,一起品讀、評點《紅樓夢》嗎?

可以這麼說,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女子受壓迫毒害最深的朝代,便是清朝。

清朝的漢人女子,是最沒自由,最沒尊嚴,最沒地位的。漢人男子在外受到的來自滿清統治的痛苦、憤恨,而造成的心理扭曲,回到家裡,往往把所有負面情緒,都發洩在妻子、兒女的身上,於是越發地對她們管教嚴苛。

於是乎,我們看到了,清朝時,封建禮教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什麼女子無才便是德,最受清朝人推崇;

什麼貞節牌坊,在清朝都到了氾濫的地步。

另外還有裹小腳。

我們對裹腳有很深的歷史誤解,一說到裹腳,馬上想到三寸金蓮,想到那些畸形的、醜陋的、甚至殘忍的小腳的畫面。

其實呢,在清朝以前,不能叫裹腳,更不能叫纏足,而是稱為束腳。就是用一塊布,將腳和小腿,連同襪子,都束裹起來。原因很簡單,古代的襪子,可不像現在的襪子有彈性。何況手工縫製出來的襪子,不可能大小剛剛好,總顯得鬆鬆垮垮,走路時,襪子很容易縮回去,於是才會用一塊布裹起來,外面還可能纏上絲帶,這叫束腳。這樣女子行走時,才能「凌波微步,羅襪生塵」嘛。

江南出土的明朝女鞋,22.5厘公尺,折合成現在是35碼,實際要更大。

而清朝的裹腳,也叫纏足,不是為了實用美觀,而純粹為了追求三寸金蓮的病態美。以至於纏足的女子,連走路都困難。如果紅樓夢裡的女子,都跟清朝女子那樣裹小腳,那還能看到黛玉、寶釵、湘雲她們經常串門嬉鬧嗎?黛玉還能去葬花嗎?寶釵還能去撲蝶嗎?湘雲還能放浪形骸醉臥芍藥花下嗎?

說了這麼多,只是想說,脂硯齋不應該是個女性角色,因為清朝不具備那樣的文化環境。整個清朝,我們甚至想不出「乙個」 才情女子的名字。從這一點來說,清朝也的確是個很糟糕的朝代。

周汝昌老先生,想當然地認為脂硯齋是曹雪芹的紅顏知己,是完全忽視了清朝在思想文化上,比以往任何朝代都要黑暗、保守、**的歷史事實。

老先生的這個想法,和那些清宮劇的作者,還有想「夢回大清」的粉絲們,本質上沒有區別。反正都是自己想象出來的。清宮劇裡,都是yy出來的盛世大清、格格阿哥們故事;周汝昌老先生解讀的紅樓夢,也是他自己腦補出來的曹家紅樓。

寫作或研究文學作品,如果無視當時的歷史背景,那就會像瓊瑤阿姨一樣,「商女不知亡國恨」,只一味地意淫出各種小資情調、毀三觀的「風花雪月」。更有甚者,如《龍珠傳奇》的作者那樣,還會寫出崇禎的女兒和康熙皇帝愛得死去活來的荒誕狗血劇來。

好了,我們還是接著談脂硯齋的原型。

【說法三】:脂硯齋是曹雪芹的堂兄弟

這也是根據批語的語氣口吻,而想當然的判斷,沒有文獻證據。

【說法四】:脂硯齋是曹雪芹的叔父

這倒是有點確切的文獻證據。紅學家周嶺先生,也是87版紅樓夢電視劇集的編劇,他根據清朝旗人貴族裕瑞寫的《棗窗閒筆》裡提到的一段話,而斷定脂硯齋是曹雪芹的叔父。那段話裡明確提到了「本本有其叔 脂硯之批語」。

縱觀這四種說法,最核心的一點就是,大家都認定了作者就是曹雪芹,所以才進而討論:脂硯齋到底是作者本人,還是作者的妻子?是堂兄,還是叔父?

可反過來想一想:如果曹雪芹不是《石頭記》的作者呢?

那就說明,這個脂硯齋只和曹雪芹有關係,而和紅樓夢的作者,很可能沒有半毛錢關係。

事實上,曹雪芹很可能不是《紅樓夢》的真正作者。

曹雪芹不是紅樓夢的真正作者。

第一大證據:證據很明顯,在開篇的楔子裡就寫了啊,我們再回顧一下這段話:

後因曹雪芹於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纂成目錄,分出章回,則題曰《金陵十二釵》。

也就是說,曹雪芹先得到了《石頭記》的本子,然後才對它披閱、增刪,分出目錄章回。是對原本的潤色整理。而且書未成,曹雪芹就淚盡而逝。就是說曹雪芹披閱增刪,還沒完成,特別有八十回以後的內容,還沒續寫出來,曹雪芹就去世了。

脂硯齋也多次表達了「紅樓夢未完」的遺憾。根據批語,我們可以看到曹雪芹、脂硯齋、畸笏叟等人,似乎都不知道《紅樓夢》八十回以後的內容,只是隱隱約約知道個別的情節。反正脂硯齋是沒見過80後以後的文稿。所以,所有的脂批本,只有前八十回。

曹雪芹似乎也不知道,否則耗費十年,增刪了五次,為什麼一直到去世,還是「書未完」?

這就說明他拿到的底本,就只有前八十回,他十年來,就是對這八十回披閱增刪。否則就沒法解釋,披閱十年、增刪五次,無數個抄本的**,竟然沒有乙個完整版!就像我們寫作文,不可能還沒寫完,就反覆修改潤吧。

第二大證據:

說曹雪芹不是《紅樓夢》的真正作者,還有乙個更重要的文獻證據,恰恰是周嶺先生提到的,裕瑞的《棗窗閒筆》裡的兩段話。

裕瑞·《棗窗閒筆》對紅樓夢來歷的記錄)

第一段話,大家仔細看:

聞舊有《風月寶鑑》一書,又名《石頭記》,不知為何人之筆。

曹雪芹得之,以是書所傳敘者,與其家之事蹟略同,

因借題發揮,將此書刪改至五次。

這段話就非常明顯地告訴我們:

曹雪芹,壓根不是石頭記的作者!

裕瑞也說得很清楚:

就是傳聞有《石頭記》這本書,不知是「何人之筆」。而後來曹雪芹得到了,就認為啊,書中所記敘的故事,和自己曹家的事蹟略有相同,於是借題發揮,將此書刪改五次!

如此看來,還真怪不得胡適、周汝昌他們,原來早在三百年前,這個叫曹雪芹的傢伙,就將「紅樓夢」的故事,改成了他們家的故事,將朱家紅樓,改成了「曹家」紅樓。

這個曹雪芹,還真的就是江寧織造曹寅的後代子孫,胡適、周汝昌他們的考證並沒有錯。他們錯就錯在,把乙個披閱增刪者,當作了真正的作者

脂硯齋的真實身份。

搞清了曹雪芹的真正身份,那脂硯齋的身份也簡單了,自然也是曹家人。

棗窗閒筆》裡的第二段,就給了我們答案:

曾見抄本卷額,本本有其叔 脂硯之批語,

引其當年事甚確,易其名曰《紅樓夢》」,

又「聞其所謂『寶玉』者,當係指其叔輩某人,非自己寫照也。

這段話是說,裕瑞在閱讀《石頭記》抄本時,發現每一本卷額上,都有曹雪芹的叔叔脂硯齋的批語,脂硯齋在批語裡,將書中的故事,引證為他們曹家當年的事,並把《石頭記》改名為了《紅樓夢》。又聽說,書中的賈寶玉,是指曹雪芹叔輩的某個人,並不是曹雪芹自己的寫照。

這段話,就很好地解釋了前面提到的那條批語:「鳳姐點戲、脂硯執筆」。

紅學家不是一直很疑惑嗎,為什麼脂硯齋會出現在紅樓夢的故事裡?

原來曹雪芹將紅樓夢的故事,附會成他們曹家的故事時,把他的叔叔脂硯齋,當作賈寶玉的原型。原本是「鳳姐點戲、寶玉執筆」,自然就變成了「鳳姐點戲、脂硯執筆」了。

正因為脂硯齋是曹雪芹的叔叔,也就是江寧織造曹寅的乙個兒子,當然不是他的親兒子曹顒(因為曹寅去世三年後,他也去世),而是過繼來的曹頫。

所以才有命令的語氣——命芹溪刪去,或再修改等等。

所以畸笏叟才說「一脂一芹」,脂硯齋在前,曹雪芹在後。

畸笏叟老是自稱老朽,很可能他也是曹雪芹的乙個叔叔。

到這裡,也基本證實了我們以前的判斷:

江寧織造的曹家,的確收藏了一部叫《風月寶鑑》,也叫《石頭記》的奇書。很可能是曹寅時就收藏了,這也說明了《紅樓夢》是寫作於康熙年間。

不知道怎樣的機緣,曹寅得到了這個書稿,但此書的八十回以後的內容,是斷然不能傳出去的,故只有前八十回傳給了子孫。或許曹寅得到的,也只有前八十回。

曹家經過抄家之後,家道敗落,曹雪芹得到了這部書稿,再想起他們家先前的榮耀,便覺得書中事,和自己爺爺叔叔們當年經歷的事類似,都有皇帝南巡、四五次接駕的事;大觀園也和曹家的園子也十分相像。於是在增刪《紅樓夢》時,就新增了很多私貨。再加上批語裡多次出現「雪芹」「芹溪」的名字,紅學家就很自然地認定曹雪芹是真正的作者了。

這一切,裕瑞、敦敏敦誠兄弟,最初的這些旗人貴族都是知道的,因為他們看到的抄本,很可能就是曹雪芹給他們的,曹雪芹也沒好意思說自己是作者。

但到後來的富察明義、袁枚他們,就不知道了。因為那時候曹雪芹已經去世好些年了,他們根據曹雪芹和他叔叔夾帶的私貨,自然而然地就誤認為

賈家就是曹家,大觀園就是曹家的園子,也就是後來的隨園。

而他們的誤解,又被胡適當作了最重要的證據,結果造成了紅學研究的百年荒唐。

如此看來,脂硯齋的批語似乎不重要了。反而過多得地研究脂批,還會被他夾帶的私貨所誤導。

但要注意一點,或許在曹雪芹得到的那個本子裡,本身就有很多批語,而脂硯齋重評石頭記時,把這些批語也錄下來了,同時又新增了大量批語。結果我們無法分清:

哪些是原本的批語,哪些是曹家人夾帶的私貨。

我們要真正重視的,應該是脂批本所沒有的批語,比如靖本的批語。有些批語就只有靖本有,那當然就不是脂硯齋寫的了。

既然曹雪芹、脂硯齋,是後來的增刪者、批書人,那真正的作者是誰呢?紅樓夢的真正結局又是怎樣的呢?我們下一回再談。

抖音賣的流量卡是真的嗎?是正規的嗎?

越來越多的人使用流量卡來滿足他們日益增長的移動網際網路需求。抖音加入了流量卡市場並開始銷售抖音流量卡,這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和議論。對這些賣的流量卡的真實性和可信度應該如何判斷和評估?正規流量卡購買請認準公眾平台 貝萊優卡 抖音上賣的流量卡是真的,市場上也有一些第三方平台提供流量卡銷售服務。這些第三方...

父母眼中的婚姻,年齡真的是硬傷嗎?

在這個五層的世界,婚姻自主,戀愛自由,似乎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然而,劉阿姨的故事卻讓人不禁為之一嘆,婚姻的定義究竟是什麼?文章以一位年過半百的媽媽為切入點,展開對現實生活中的戀愛觀的思考。這個年輕的媽媽,被兒子找了乙個比他小十歲的女友,而這引起了家庭的不小波瀾。石葉,乙個三十歲的年輕人,因失業而留在家...

經常放屁 真的是肝臟不好的徵兆嗎?

經常放屁,是不是肝臟不好的徵兆呢?這個問題困擾著很多人。在 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了解肝臟的基本功能以及與放屁的關係。肝臟作為人體最大的內臟器官之一,承擔著多項重要的生理功能。首先,肝臟是體內的化學工廠,負責合成多種重要的物質,如膽汁 蛋白質 糖原等。其次,肝臟具有解毒功能,能夠將體內產生的有害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