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素材積累 黃永玉

2023-07-22 14:45:01 字數 4228 閱讀 9788

#樂享週末分享吧#人物素材積累

黃永玉

黃永玉先生因病逝世。他是中國國家畫院院士,**美術學院教授,是現當代中國文化界具有重大影響力的藝術家。黃老是木刻、繪畫、文學皆精通的全能藝術家,曾創作中國版畫經典之作《阿詩瑪》、中國生肖郵票開山之作——庚申年猴。他99歲時還在計畫創作新畫。

顛沛流離的前半⽣

黃永⽟12歲時,由於家道中落,加之戰爭的爆發,開始浪跡天涯。他在瓷場做過⼩⼯,在碼頭⼲過苦⼒,在戰地服務團當過美⼯,在中⼩學任過美術教員,在報社做過編輯。其後,黃永⽟⼤半⽣都在輾轉之下度過,從安徽到福建;從上海到台灣、⾹港。但顛沛流離之中,嚐遍⼈⽣百味的他,始終沒有放棄對畫畫的熱愛。

沒有油墨,就⽤鍋菸調桐油代替;沒有油墨滾⼦,就⽤布團⼦;沒有梨⽊板,就⽤⾃⼰的繪畫作品從⽊匠師傅那⾥換取。家庭困窘,戰爭頻發,顛沛流離之中,黃永⽟嚐遍⼈⽣百味,但依舊保持⼀顆⾚⼦之⼼。他的⾚⼦之⼼,是對藝術的熱愛,對⽣活的熱情,對創作的激情。

主題點撥

浪跡天涯,為謀⽣做過許多職業是磨難;顛沛流離不忘對畫畫的熱愛是積極進取的⼈⽣態度;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畫畫是執著,是努⼒奮⽃,更是抓住機遇;嚐遍⼈⽣百味,仍有赤⼦之⼼是不忘初⼼。

流浪的讀書者

由於家道中落,黃永⽟僅受過⼩學教育,在12歲時就開始四處流浪——「在⼗⼆三歲時揹著⼩⼩包袱,順著⼩河,穿過洞庭,去『翻閱另⼀本⼤書』」。

2023年,正是黃永⽟開始浪跡天涯的年份。⼋年時間,長沙、宣城、寧國、杭州、上海、廈門、泉州、福州、仙遊、永安等等城市,都留下了他的⾜跡。

過的⽆數城市⾥,黃永⽟對福州印象深刻。在長樂教書期間,他每個禮拜都會坐⼩輪船到福州,⼀上岸就直撲書店去看《約翰·克利斯朵夫》,看完了再放回去,半年時間讀完了整本。⽼板告訴他:「你⼀來,我就注意你了。這本書,我不會賣的,我要為你留下來。」

般來說,⼀個僅有12歲就脫離了正規學校的孩⼦,並且是在亂世,後邊的⼈⽣是令⼈擔憂的。但黃永⽟憑著超⼈的⾃覺,認真的勁頭,和鳳凰古城賜予的靈⽓,在社會這所學堂⾥⾃我磨練,⾃我教育,取得了⾮凡的藝術成就。

他在天地之間⾃由流浪,揹著⾃⼰縫的帆布包,包⾥揹著書、⽊刻⼑、⽊板。有些⽼⼈家看見感嘆:你看這孩⼦,他流浪帶著書!

主題點撥

把顛沛流離說成流浪是詩意的活;流浪途中堅持去書店是閱讀也是上進;12歲脫離學校獨立活,最後取得非凡的藝術成就是成長經歷;從鳳凰到數的城市,從靈古城到社會學堂,是城市與鄉村的磨練和教育。

藝術是⼀⽣的熱愛

為了藝術,他不惜翻⼭越嶺,風餐露宿。

在蘇州寫⽣時,他被司徒廟中有「清奇古怪」之稱的四棵漢代古柏吸引,連續多⽇披星戴⽉去臨摹。⽇後,⾯對被他⽤流暢的⽩描線條展⽰在丈⼆⼤紙上的這四株蒼勁虯曲的古柏,⼈們⽆不嘆為觀⽌。

在意利的佛羅倫斯,黃永每天作時以上。盛夏時節,他揹著畫箱,頂著炎炎烈四處寫,餓了渴了,就坐在路邊吃點隨帶的包,喝涼。當時他已經年近七。

主題點撥

為了藝術,不惜翻⼭越嶺是初⼼和使命;蘇州寫⽣披星戴月臨摹是執著和堅持;七⼗歲仍然連續作畫⼗多小時,是奮⽃不⽌和上進;⽆論在**都堅持藝術創作,是立志和熱愛。

陋室畫窗

那⼀年,國畫⼤師黃永⽟帶著他的畫作來到北京,他住在⽰新巷「芥末」故居。那間房⼦不但陳舊,蛛絲⽹結,⽽且四壁連⼀扇窗戶也沒有,沉悶與壓抑可想⽽知。可黃永⽟沒有厭棄這間⼩屋。他環顧四壁,哈哈⼀笑,拿出⼀張潔⽩的畫紙,貼在牆上,然後信⼿在上⾯畫了⼀扇窗戶,栩栩如⽣,頓時覺得屋外的暖陽正透過窗欞湧進他的⼩屋,⼩屋頓顯⽣機勃勃。

主題點撥

在簡陋的居所畫窗,是樂觀豁達的⼈⽣態度,是詩意的⽣活,是在磨難中看見⼈⽣希望,是面對逆境的勇⽓。

「荷痴」黃永⽟

黃永⽟被稱為「荷痴」,不單是緣於他畫的荷花多,還在於他畫的荷花獨樹⼀幟,神韻盎然。國畫傳統講究「計⽩當⿊」,他偏偏來個「以⿊顯⽩」,這種反向繼承不但使畫⾯看上去主體突出,⾊彩斑斕,⽽且顯得⾮常厚重,有⼒度。

黃永⽟與荷花結緣於⼗年動亂那些噩夢般的⽇⼦。傲然展蕊的荷花顯得分外⾼潔清逸,不僅超凡脫俗、臨風亭⽴的仙⾻神韻給他以絕妙的美感享受,那齣淤泥⽽不染、濯清漣⽽不妖的⽓節品性,更成為他逆境中啟迪⼼智的精神⽀撐。黃永⽟⼀有閒暇就去荷塘賞荷,⽤⼼觀察和捕捉荷花的神韻。那段間,他僅荷花的速寫就畫了⼋千多張。

主題點撥

畫荷花獨樹⼀幟,偏要「以⿊顯白」是創新;荷花速寫⼋千多張是積累,⼋千張速寫成就「荷痴」是量變到質變的昇華;動亂之時仍寄情於荷花是讓⽣活充滿詩意;逆境中不放棄努⼒是執著,是上進,更是奮⽃。

中國最酷的「90」後

德國原裝賓士s320、寶馬z4、保時捷911敞篷跑車、保時捷卡宴越野車、紅⾊法拉利f430等等,這些別⼈⼀輛都買不起的跑車,⽼爺⼦卻專門買來收藏。

有⼈覺得這是在炫富。黃永⽟答:「純粹是為了好玩,跑車就是⼀玩意⼉。」

80歲那年,黃永⽟登上時尚雜誌《時尚先⽣》的封⾯,這位喜歡蓋房⼦、養名⽝、開紅⾊跑車、收藏近千個煙⽃的⽼⼈家,成為有史以來最⽼的時尚先⽣。

知世故⽽不世故,歷滄桑⽽留天真。即使是95歲的黃⽼,仍然開著法拉利四處兜風。

主題點撥

買跑車、收集煙⽃,有⼈認為是炫富黃永⽟卻是單純為了好玩,是看待事物的價值不同,也是不同的名利觀;89歲仍然「時尚」,有著自⼰的各種愛好是個⼈自信;「知世故⽽不世故,歷滄桑而留「天真」是⼈⽣態度也是⼈⽣哲思。

藝術是給⼈帶來快樂

每每有仰慕者登門拜訪,虛⼼求教作畫秘訣,黃永⽟從不賣關⼦,卻覺得並⽆「絕學巧計」可以傾囊相授。在他看來,「藝術是給⼈帶來快樂,減少距離的,⽽不是為了模仿什麼,你想畫什麼就畫,不⽤管別⼈說什麼。」亦如倉頡造字,「取⼭川江海之狀,龍蛇鳥獸之跡」,道法⾃然,取法天然。

在藝術的世界⾥,沒有什麼能⽐靈性的揮發更能體現其真諦的了。當有⼈抨擊他的國畫不是國畫,毫⽆章法時,他反幽⼀默:「誰要是說我的畫有國風我就去告他!」

快樂是唾⼿可取的。它不在盛⼤的排場⾥,和苦苦尋求的期許中,掬⽉在⼿,拈花⽽笑,都是賞⼼樂事。中國⼈缺乏的從來不是努⼒和勤勉,⽽是輕鬆幽默的⼈⽣態度。在⽆趣的時代活得趣味盎然,不是技巧,是智慧型。

主題點撥

面對他⼈請教從不賣關⼦是不吝賜教的個⼈品質;繪畫理論「」是美育,是親近自然,更是詩意⽣活;「藝術是給⼈帶來快樂的」是⼈⽣哲思;面對他⼈抨擊自⼰畫作不是國畫,巧妙化解是幽默的⼈⽣態度。

捐巨幅畫作

黃永⽟多次將賣畫所得捐出,修繕鳳凰縣內風景名勝、亭台樓閣。縣城⾥有條沱江,上學的孩⼦們過沱江很不⽅便,他籌措資⾦,在沱江上建四座⼤橋,命名為「風、雪、⾬、霧。」

另外,他還把⾃⼰的多幅作品捐贈給中國國家博物館,如巨幅代表作《春江花⽉夜》《各族⼈民⼤團結》壁畫等。他⼀直說這是「⼩事⼀樁」:「了,畫留在家⾥會有很多複雜的問題,捐給國家是最好的選擇。」

春江花⽉夜》為黃永⽟先⽣89歲所作,畫⼼⾼5⽶,寬3.85⽶。作品表現了唐代詩⼈張若虛《春江花⽉夜》詩境,採⽤全景式構圖,描繪了春江花⽉夜宴樂盛景,讓⼈聯想到黃永⽟故鄉鳳凰沱江之夜。作品⾊彩濃烈,⼈物眾多,造型⽣動,綜合了畫家⽔墨和重彩的功⼒,為畫家晚年最重要代表作之⼀。

各族⼈民⼤團結》壁畫由黃永⽟完成於上世紀50年代,⼀直安放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廳內,直⾄中國國家博物館2023年新館重建,經歷了20世紀後半葉的社會變遷,成為新中國壁畫碩果僅存的精品。原創作⼩稿見證了黃永⽟嚴謹的藝術創作態度及紮實藝術功⼒,為後⼈研究新中國壁畫創作提供了珍貴資料,故此壁畫⼩稿的捐贈具有特別意義。

主題點撥

賣畫為家鄉修建⼤橋是責任與奉獻;捐獻畫作給國家博物館是不為物役;89歲仍創作《春江花月夜》是奮⽃和上進;認真雕琢畫作是⼯匠精神;賣畫、捐畫「小事⼀樁」是捨得,是抉擇,更是淡泊名利的⾦錢觀。

萌說新語 14 考公知識積累 一周寫作素材積累5

分享興趣,傳播快樂,增長見聞,留下美好!親愛的您,這裡是learningyard新學苑。今天帶你學習申論積累,歡迎您的訪問!share interest,spread happiness,increase knowledge,and le e beautiful.dear,this is the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