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東陵建築之美12 曲徑有情

2023-07-20 20:31:26 字數 1745 閱讀 5695

仲夏時節,大江南北烈日炎炎,而清東陵內卻是森森綠蔭,陣陣清涼。掩映在蒼松疊翠間的清景陵宛如中國古代陵寢建築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用它的磚石瓦木訴說著歷史故事。而清景陵這組恢巨集的建築群中,最是有「情」者,莫過於彎曲的神路了。

清景陵的主人康熙皇帝,8歲即位,14歲親政,16歲智擒輔政大臣鰲拜。他在位期間,收台灣,親征葛爾丹,簽訂《中俄尼布楚條約》,為民族大統一的格局和我國版圖的完整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除此以外,他還組織興修水利,治理黃河,編纂康熙字典、詞典等等,為整個王朝開創了乙個全新的局面。

但是這位開創了盛世的千古一帝,為自己百年之後修建的安身之所,卻是極為簡樸的。他不僅沒有修建石牌坊,縮短了神道,甚至連他十分喜愛的石像生也沒有修建。

是國家沒有實力修建,還是另有隱情?經過查閱資料,我們發現康熙當時也是有不得已的苦衷:

一是受到傳統的制約。所謂傳統就是明代的帝陵制約。大家一定很奇怪,明代怎麼能制約清代呢?清朝皇帝建陵時遵循的乙個最基本的制度,就是明陵的制度,幾乎是沒有什麼自己的創造。無論是建築名稱、建築格局,還是建築功用,都是全盤吸收。這就叫「清承明制」。其中,石像生也是一樣。十三陵那裡就是只有第一陵長陵有石像生,而在同一圍牆之內的其他陵寢就不再建築石像生了。康熙帝一想到這點兒,自己就不好意思再建石像生了。

二是出於孝心的考慮。因為明清時期有規定,後代陵寢的規模不得超過祖、父的規模,建築只可以少不可以多,否則,就是不孝順。康熙帝決定用減掉石像生為代價,表達自己的一片孝心。

三是風水因素的影響。我們知道,建築陵寢一切建築都要以風水為核心,都要為保證完好的風水讓路。就是說,絕對不可以以犧牲風水為代價搞建築。景陵的地勢實在是不適宜建築石像生。

四是建陵工期的影響。康熙皇帝最心愛的皇后赫舍黎克特制病逝時,正值康熙平定三藩之亂,連年的戰爭使國家入不敷出,為使皇**土為安,因此先用了5年時間修建地宮,並縮減了地面建築。

正是因為康熙陵寢十分簡樸,使得百年之後,他最寵愛的孫子乾隆皇帝要為他的皇陵添磚加瓦,徹底改變了景陵的本來面貌,補建了5對石像生。

這5對石像生分別為文臣、武將、馬、象、獅子。它們雕工細膩而柔美,給肅穆的皇陵平添了幾許柔美和靈動。

至於為什麼乾隆皇帝要不遺餘力給祖、父陵添建石像生呢?

這其中的奧妙便是乾隆皇帝營建陵寢之時正值「康乾盛世」,他很想在自己陵寢的神路上修建石像生的。但是景陵、泰陵均未設定,既然已有先例,若乾隆皇帝貿然在自己的陵寢前修建石像生會違背祖制,遭到非議。於是躊躇再三的乾隆皇帝出於對於祖父和父親的孝順,先把祖、父的陵寢補添上石像生,才在自己的陵寢修建了石像生。於是便有了我們今天看到的曲中有「情」的景陵石像生。

文章部分內容參考了清史專家李寅先生所著的《清東陵密碼》。

編輯:張孝穎。

攝影:劉滿倉 嶽樹林 乍 暖 絕非行記 綠日光。

總編:楊曉健。

各高校師生 這封來自清東陵的邀請函請您查收!

攝影 徐賀齊。各高校師生 為進一步豐富大學生們的暑假社會實踐活動,深化景區與學校的合作,唐山清東陵保護區誠摯邀請各高校師生暑假來到清東陵研學旅遊,共同了解古建築和文物背後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探尋清東陵古建築的獨特之處,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帶來的自信。同時,也誠邀各高校來清東陵建立研學基地,長期開展研...

方形水箱 現代建築中的智慧型儲水之選

方形水箱作為一種常見的儲水設施,在現代建築領域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獨特的設計和智慧型的儲水方式,為城市供水系統提供了可靠的解決方案。第一部分 方形水箱的特點與設計。方形水箱之所以備受青睞,與其獨特的特點和設計密不可分。相較於其他形狀的水箱,方形水箱在占地面積上更為節省,能夠更好地適應現代城市緊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