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里北坡,最美的遇見 登山不畏難(原創)

2023-07-27 09:49:13 字數 3788 閱讀 9737

梅里北坡,最美的遇見:登山不畏難

攝影/文字 陽光腳步。

梅里北坡穿越第四天:滇藏埡口。

滇藏埡口,海拔5200公尺。

是梅里北坡徒步穿越線路上的最高點。

是由雲南進入**的分界埡口。

是近距離觀賞梅里雪山數座雪峰的最佳位置。

被稱為梅里雪山最美的天然觀景台。

站在埡口上,視野廣闊,風景獨特。

宛如眾神的視角,俯瞰天宇。

清晨,當東方初現霞光。

勤快的隊友們已經起身了。

燒水,早餐,收拾,拍照,**

線路規劃中,今天是拔高最大。

線路最長,海拔最高的一天。

每個人都默默的準備著。

不希望自己在最有意義的時刻掉隊。

身後的獅子座雪峰還在被雲霧包裹著。

偶爾露出白色的山體,巍峨壯觀。

收拾停當,開始向著滇藏埡口前行。

今天為原返路線,營地不動。

每個人都帶著午餐、水及保暖衣物。

雖為輕裝,心情卻並不輕鬆。

起步不遠,就是五十多度的大坡。

大家走走停停,喘息著,交替行進著。

深厚的獅子座雪峰以及繞著它的雲霧。

做了我們的陪襯,使得每個人看起來英姿勃發。

後來知道,有好幾個人是第一次到達5200公尺的高度。

那是戶外登山的最高點,也是人生的巔峰時刻。

她們,值得驕傲,生命,值得銘記。

山坡上覓食的犛牛。

越靠近雪山,草越低,越稀少。

但也越乾淨,越珍貴,越富有天宇的氣息。

這些,似乎連牛也能夠感知。

隨著不斷登高,回首遙望。

底部三角尖頂區域,那就是我們出發之地亞貢村。

我們身後的雪山,也正是在亞貢村看到的獅子座雪峰。

就是這樣眼可見的距離。

我們卻整整輾轉爬了三天。

蘭山,依然挎著他的大長焦。

由於不停的拍攝,落在後側。

正在吃力的一步步向上攀爬。

熱愛,可抵萬千的力量,支撐向前。

在每一次舉起相機時刻。

你也是別人眼中最美的景。

登上第一階平台,眼界逐漸開闊。

對面山峰是我們昨天翻越的次丁埡口。

更遠處露出尖頂的,正是奶日頂卡和芒框臘卡雪峰。

獅子座在我們的右側,遠遠的與其它幾座雪峰相望。

其實,它們並未遠去,一直環繞在我們身側。

遠遠的注視著我們。

而我們為了更多更清晰看到它們。

正在費盡周折的爬的更高更近。

每一次登高,都是新的人生高度。

高度決定了層次。

層次決定了視野。

視野決定了心境。

心境昇華了精神,開闊了思路。

為生命開啟了新的廣闊的原野。

登山,讓我們完成與自己內心的對話。

登山,讓我們完成對生命的審視,人生的思考。

登上第一階平台,遠遠的已經能望見滇藏埡口了。

犛牛在指給我方向目標及說了些注意事項後。

他要在周圍找蟲草,不再陪我們上去。

美女們開心的與他說笑合影。

這個高度已經能清晰的平視奶日頂卡雪峰了。

印象中,它與稻城三神山之一的仙乃日有點相像。

命名中都有個奶日,也許,它們真有什麼淵源呢。

第一階平台以上全部為碎石坡。

依據地質地貌來看,歷史上應為冰雪覆蓋。

隨著冰雪的冷熱變化和移動。

才會將表面的山岩破碎。

從而形成這樣的地貌。

隨著時間的推移,冰雪消融。

破碎的山岩全部露了出來。

在一片岩石間,驚奇的發現了一株綠植。

青翠,嬌嫩,健碩,判斷應為塔黃幼苗。

塔黃是低海拔地區見不到的植物。

在這冰雪紛紛的高原,彰顯生命的奇特與珍貴。

由於犛牛不再帶路,我在前隊開路。

隊伍逐漸拉開距離,好在視野開闊。

互相間彼此都能看見,不怕迷路。

遠處向上看,似乎沒有多大坡度。

但當站在上方往下望時。

還是有很大坡度和難度的。

況且,此刻海拔已經接近五千公尺。

每一步對多數人來說都是考驗。

咴咴,隊伍中個頭最小的。

看起來像是個瘦弱的南方丫頭。

卻緊跟前隊不掉隊。

真是人不可貌相。

此刻,面對完全顯露的三座雪峰。

招手致意,傾心,歡喜。

雲霧流瀉的間隙,回首間。

海拔6509公尺的獅子座雪峰終於完全露出了真容。

尖尖的三稜形尖頂,從哪個方向看起來都像是鋒利的長毛。

據說從某個方向看過去,它就像是一頭臥坐的雄獅。

因而叫獅子座雪山。

它也被稱為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的弟弟,卡瓦格博ⅱ峰。

線路曲折迂迴,十幾人的隊伍拉開幾百公尺遠。

從身姿和步態,能感受到每個人的不容易。

這是體能的考驗,更是意志的磨練。

每個人都有自己所未知的潛能。

很多的時候,我們的失敗不是因為能力,而是因為毅力。

歷經磨難,我們才能發現更堅強的自己。

石滑坡陡,有時候,三五步間,就不見了身後隊友的身影。

我知道,他們正全力攀爬,與岩石周旋、搏擊。

稍有不慎就會滑落。

此時此刻,別人幫不了,只有完全靠自己。

用自己的毅力和勇氣,跨越這一刻。

成為生命歷程中全新的自己。

前方,山梁最低處,就是滇藏埡口。

看似並不起眼,沒有什麼特色。

有的只是荒蕪、陡峭、可預見的石滑。

埡口左側的山峰,幾乎沒有一塊完整的石頭。

全部碎化,參差,尖銳,幾乎為生命的禁區。

那些特徵,更堅信,歷史上它們曾是冰川區。

已經能看見埡口的瑪尼堆和飄著風馬的立柱了。

加緊腳步向上攀爬。

這一百多公尺爬的有點驚心動魄。

爬一步退半步,碎石不斷的滑落。

常常是手腳並用,左右之字形騰挪,才能上行。

心中乙個信念:再難也要上去。

10首秋天古詩詞,在古詩詞裡邂逅最美的秋日

秋天,是乙個安靜的季節,秋水盈盈,落葉悄然。秋天,是乙個豐收的季節,橙黃橘綠,石榴鮮美。秋天,是乙個美味的季節,菊黃蟹肥,果實成熟。在古詩詞中,我們可以找到對秋天最美的描繪。比如唐代魚玄機的 江陵愁望有寄 描繪了楓葉在江橋上飄揚的美景,以及思念的人像江水一樣日夜東流的悲傷。還有李商隱的 石榴 用華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