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科學子三下鄉 「小對蝦」撬動鄉村振興「大經濟」

2023-07-20 21:01:29 字數 2844 閱讀 6618

7月14日,湛江科技學院「逐夢粵行」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服務隊來到湛江市徐聞縣西坡村,對當地的湛江市國興水產科技***進行調研和訪談,參觀養殖車間,了解公司發展情況和蝦苗產業的實際情況。

圖為隊員們與林松先生及其研究人員進行合影 隊員 關獻鋒 攝。

上午9點,湛江科技學院「逐夢粵行」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服務隊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走進了湛江市國興水產科技***來到展示廳,研究人員向隊員們介紹到:徐聞縣角尾鄉下寮仔村位於角尾鄉的角尾圩,其三面環海,盛產珊瑚,以海洋捕撈、海水養殖和農業生產為主。下寮仔村旁駐有珊瑚礁自然保護區及廣東省國營徐聞鹽場,降水量少、日照時間長,海水清澈,特別是鹽度高而穩定,當地養殖的對蝦顏色鮮豔、肉質緊、品質上乘、市場青睞度高,產值佔本村農業總產值30%以上。」

圖為研究人員向隊員們講解 隊員 溫耿權 攝

在2023年,湛江市國興水產科技***獲批建設「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綠色高鹽對蝦」養殖示範建設專案,通過技術優化整合,建立高鹽條件下南美白對蝦的標準化綠色養殖模式,建立下寮仔村「綠色高鹽對蝦」品牌,提高品牌知名度,推動下寮仔村的特色對蝦養殖產業發展,帶動當地農民增產增收。

打破國外壟斷,掌握自主產權

南美白對蝦是世界上養殖產量最高的蝦種,但我國對蝦養殖業過度依賴進口,這對其持續發展構成了威脅。

為了打破國外種蝦的壟斷,湛江市國興水產科技***與廣東海洋大學對蝦育種團隊合作,成功研發出具有自主智財權的南美白對蝦新品種,命名為「興海1號」,並通過了農業農村部的審定。

興海1號」的研發團隊由廣東海洋大學的劉建勇教授和葉富良教授領導,以及廣東海洋大學育種團隊等專業人員組成。他們在南美白對蝦遺傳育種和質量安全控制方面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經驗,借助科研平台的支援,長期致力於對蝦育種和養殖研究。

興海1號」的成功研發為我國對蝦養殖業帶來了重要的突破,減少了對進口品種的依賴,為行業的持續發展創造了新的機遇。這一成果不僅有助於打破國外種蝦的壟斷,也為我國海洋水產業的創新發展做出了貢獻。相信「興海1號」的推廣應用將進一步推動我國對蝦養殖業的繁榮和發展。

圖為隊員們**介紹** 隊員 關獻鋒 攝。

興海1號:優勢特點、養殖效果與市場認可

上午10點,湛江科技學院「逐夢粵行」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服務隊在研究人員的帶領下,走進對蝦養殖車間。研究人員向隊員們講解「興海1號」該新品種的具體情況:

興海1號」對蝦以其對環境抗逆性強、養殖成活率高、生長速度適中和遺傳性能穩定等特點而著稱。它適合我國高位池塘、普通蝦塘、大棚等多種養殖模式,適用於我國南北沿海不同的養殖環境。

在普通池塘養殖模式下,養殖100日齡的「興海1號」對蝦平均成活率達到77.8%,平均體重達到15.42克。在北方大汪子養殖模式下,「興海1號」蝦的平均體長為15.3厘公尺,平均體重為21.3克,成活率為35%至40%,畝產量在178至205斤之間。

由於興海1號對蝦具備多項優點和出色的養殖效果,它在市場上受到了廣大養殖戶的廣泛關注,並且其市場認可度快速提公升。在2023年,興海1號被評為廣東省水產主導品種、廣東省十大名優品種和十大特色品種。而在2023年,「『興海1號』良種選育及其配套養殖技術」通過國家海洋學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鑑定,被認定為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通過與研究人員進行交流,隊員們了解到該產業的實際情況。調研結果顯示,養殖業在前期發展可能會面臨虧損,但**會提供支援以幫助公司度過困難。此外,湛江市國興水產科技***是一家年輕的公司,成立於2023年,規模尚不大,目前主要依靠人工養殖,而實現全部機械化養殖還需要較長時間和大量資金。該公司通過結合傳統育種和現代育種技術,成功培育出「興海1號」對蝦品種,打破了國外種蝦的經濟壟斷,具有重要意義。

圖為研究人員向隊員們講解 隊員 溫耿權 攝。

養殖蝦業對農村振興的意義及未來展望

調研結果顯示,養殖蝦業對農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作為新的經濟**,養殖蝦業有助於農村居民增加收入,相對於傳統的種植業,其收入穩定且可觀。成功的示範專案表明,通過科學管理和技術創新,農村居民在養殖蝦業中取得了顯著經濟效益,實現了致富夢想。養殖蝦業還推動了農村產業的公升級和結構調整,促進了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其發展創造了更多就業機會,吸引年輕人返鄉創業,為鄉村經濟注入新的活力。通過科學規模養殖、合理利用資源和加強環境保護,養殖蝦業實現了可持續發展,為鄉村振興提供了穩定的支撐。

圖為對蝦養殖車間內部 隊員 溫耿權 攝。

在未來展望方面,應對對蝦產業實現多元化發展,提公升科技水平,建立品牌形象,強化合作機制和加強政策支援。通過多元化發展,探索對蝦加工和產品研發等相關產業,促進鄉村經濟的多元化發展。提公升科技水平,引入先進技術和裝置,提高養殖效率和產量,推動對蝦養殖業向智慧型化、數位化和綠色化方向發展。建立品牌形象通過加強產品質量管理和標準化生產,樹立「興海1號」對蝦的良好聲譽和品牌形象。強化合作機制,與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展開合作,共同開展研發、轉化和人才培養,提公升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加強政策支援,如制定有利於對蝦產業發展的政策和措施,提供資金支援、降低成本、加強技術培訓和市場監管等,促進產業的健康發展。通過以上策略的實施,對蝦產業將實現可持續發展,為地方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做出積極貢獻。

人科學子三下鄉 走進花田鄉,感知鄉村發展

2023年7月7日,重慶人文科技學院的 勇擔青春新使命,民族團結我踐行 三下鄉實踐團將徒步前往重慶市酉陽縣花田鄉何家巖參觀村史館。這次實踐活動旨在加深團隊成員對當地歷史文化的了解,並促進民族團結。重慶市酉陽縣花田鄉何家岩村史館,記錄了該地區的歷史和文化。此次參觀村史館,可以讓實踐團成員更加深入地了解...

「湛科」學子「三下鄉」 中華當崛起,醒獅醒精神

7月1圖為實踐隊大合照4日,湛江科技學院 晨曦 暑期 三下鄉 社會實踐服務隊前去拜訪馮勝強師傅和馮應毅師傅。南粵雄獅,以 醒 為神,以 獅 為形,喚起民族覺醒之魂。中國傳統文化以其博大精深的內涵而聞名於世。中國獅舞作為其中一項重要的文化遺產,豐富多樣的表演形式和技術,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觀眾。在中國廣東...

湛科學子三下鄉 鄉村振興正發展,青年當自強

陳鍇錕 文。鄉村振興是當前我國的重要戰略之一,而 三下鄉 是大學生在社會實踐中學習貫徹鄉村振興發展戰略的有效途徑。為使廣大團員青年積極投身社會實踐活動,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為家鄉建設做貢獻,過乙個祥和 文明 充實而有意義的暑假,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裡,我作為 啟仰 暑期 三下鄉 社會實踐團隊的一員,有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