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出題,團隊解題

2023-07-25 18:27:46 字數 2152 閱讀 8334

為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積極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號召,7月21日,青島農業大學鋅火相傳小小化學家赴濟寧梁山實踐團在韓崗鎮劉廟村展開了關於農村問題的調研活動。

實踐團隊通過實地調研的方式,來到鄉間地頭,走訪當地農戶,詢問家庭生活狀況等問題。隨後,實踐隊員們將記錄的問題進行彙總整理,得出村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並通過集體討論找到鄉村振興的關鍵所在。

一、經濟發展是鄉村振興的核心

鄉村產業發展是改善農民生活、推動農村經濟增長、助力鄉村振興的關鍵。劉廟村作為典型的農業產區,堅持走農業現代化道路。但實踐隊員在採訪中了解到,當地經濟發展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作物種植結構不合理:當地以種植玉公尺、小麥等糧食作物為主,經濟作物種植規模小且缺乏市場渠道,導致經濟收入普遍偏低且具有不穩定性。

2.交通不便導致銷售困難:糧食主要銷售方式是村民用車將成熟作物拉到銷售地點。由於村中交通不便且距離糧食銷售地點較遠,致使很多村民無法正常**糧食作物,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村民的收入和經濟發展。

3.外出務工是家庭主要收入**:大多數農村家庭依靠外出務工掙錢,而不是依賴於種植作物的收入,甚至部分家庭選擇以土地外包,家長外出打工的方式作為家庭的主要經濟**。反映出農業收入難以滿足家庭經濟需求,需要通過其他就業方式來增加收入。

二、鄉村教育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柱

通過對劉廟村教育情況的調查,實踐隊員了解到劉廟村存在部分教育問題:第一,學校合併後家校間距離較遠,學生上學不便;第二,學校教學水平不高,且缺少音、體、美等素質拓展課。基於上述問題,部分的家長選擇帶孩子到城裡上學,但隨之而來的是城市學區房購買負擔大等問題,大多數的孩子仍選擇繼續在鄉下學習和生活。

鄉村教育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柱,承擔著為鄉村發展提供人才儲備、文化支撐等重要功能。鄉村教育的高質量發展能夠鞏固拓展教育脫貧攻堅成果、實現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三、鄉村基礎設施是鄉村振興的基石

鄉村振興需要補齊農村基礎公共設施短板,但經過實踐團的調研訪談發現,鄉村的整體基礎設施建設仍需完善:

第一,村里經常出現斷水問題,且水費較貴,家裡大多自己打井,採用井水與自來水相結合的方式來解決用水問題;第二,部分家庭房屋年久失修,會出現漏雨等問題;第三,村子中進行過一次廚衛改造,大部分的家庭因為不適應這種改造而選擇保持現狀;第四,村民們的文娛方式以廣場舞、打牌為主,偶爾會在大隊院廣場中舉辦文藝演出以及電影放映等活動,第五,村中缺少文化底蘊,沒有文化手工品和傳統文化製品;第六,醫療保障條件有待提高,村內衛生室只能解決簡單病情,距離正規醫院較遠,但醫療工作做的到位認真,晚上也會派專人接待患者,能夠滿足村民的基本醫療服務需求。第七,村子中的主體道路已經硬化,但是交通方面還存在距離公共運輸站點較遠等問題。

鄉村公共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能夠提高鄉村居民生活質量,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重要支撐,有利於保證我國經濟的穩定增長,是我國農業戰略規劃的基石,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要舉措。

鄉村發展整體向好,但通過本次鄉村調研發現,鄉村發展存在諸多問題亟待解決,鄉村振興的關鍵在於年輕人,特別是有知識有活力有經驗的大學生們,發揮大學生的專業知識和創新能力,踐行社會責任,能夠更好的助力鄉村振興。

歷史前行的線條,總是跌宕起伏;鄉村發展的道路,並非一帆風順。面對當地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村民們應通過調整農業生產結構來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安排作物種植;鄉村應盡力構建穩定安全的用電用水體系,解決村民生活中存在的影響居民生活質量的問題,滿足村民對美好生活需要;鄉村教育建設應該需堅持立足鄉村生活之中,開發本土性的教育資源,建設富有特色的教育資源庫,開設特色課堂、特色專案,以真實、貼切的教學內容提公升教育效果,激發學生在學校學習過程中對鄉村的情感共鳴和價值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