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文化 七月二十三日 朱紹侯先生玉瘞嵩山

2023-07-25 17:17:43 字數 4167 閱讀 5847

嵩岳瘞國士,桃李瞻光華。2023年7月23日(農曆六月六日),是河南大學朱紹侯先生逝世一週年忌辰。上午10時,在嵩山峻極峰金鐘嶺腳下——登封市少林連天公墓,舉行朱紹侯先生歸安樹碑儀式。

河南省歷史學會、河南省社科院、河南省文物考古學會、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河南大學出版社、《史學月刊》編輯部、開封市歷史學會、登封市文旅局、登封市地方志辦公室等十餘家單位代表和朱紹侯先生子女親屬、生前同事好友50餘人參加歸安樹碑儀式,儀式由河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馬小泉主持。

上午10時舉行朱紹侯先生骨灰歸安儀式,大家首先向朱紹侯先生墓碑鞠躬默哀,隨後,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院長、河南省歷史學會副會長桓佔偉致辭。他在致辭中高度評價朱紹侯先生偉大、光輝的一生,他說“朱紹侯先生是中國著名歷史學家、教育家、岀版家,是河南省歷史學會的奠基人之一。……他目光如炬,視野巨集闊,有著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和現實責任感,關注的是國家民族的大問題,做出的是惠及學林的大學問。……朱先生還心繫我省地方文化建設,考證濮陽為帝舜故里、尉氏縣為蔡邕故里,主持《河南文化大典·人物卷》的編寫,指導編纂《洛陽市志》《嵩縣通史》等工作,為弘揚河南地域文化做出了巨大貢獻。”隨後桓佔偉、祁琛雲、謝清溪、苗書梅等四人在墓前獻花並三鞠躬,家屬代表孫英民致答謝辭。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程民生盛讚朱紹侯先生,“建國以後,湧現出了一大批名師,中國史學界最著名的前50名教授,排第一名的就是朱紹侯先生。朱先生的《中國古代史》已經使用了30多年了,是高校裡面使用量最大的。”

尉氏縣蔡邕蔡琰文化研究會副會長王山泉帶隊,開封市地方史誌學會尉氏分會、尉氏蔡邕蔡琰文化研究會、尉氏蔡氏宗親會蔡國獻、鄒道榮、王小秋、李文建、馬現鋒、李超一行七人,赴登封市祭拜朱紹侯先生。

在歸安樹碑儀式上,尉氏縣代表向朱紹侯先生墓敬獻鮮花果品,並焚香祭拜,馬現鋒還現場恭頌了由尉氏學者暢國良敬抒的《癸卯年憑弔朱公紹侯先生祭文》。

撰文:王廣成、馬現鋒。

攝影:李超。

附錄:河南省歷史學會張寶明會長在朱紹侯先生

逝世一週年立碑儀式上的致辭

河南省歷史學會會長 張寶明教授)

各位老師,各位賓朋,親友們:

今天,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在這裡舉行朱紹侯先生逝世一週年立碑儀式,深切緬懷他“立德、立功、立言”的不朽業績,追思他為國家教書育人、奉獻終生,為我國史學發展開疆拓土、不懈奮鬥的偉大貢獻。

朱紹侯先生是中國著名歷史學家、教育家、出版家,是河南省歷史學會的奠基人之一。20世紀80年代以來,朱先生曾長期主持學會工作,擔任過第四屆學會會長,第三屆、第五屆學會副會長。在朱先生的領導和推動之下,河南省歷史學會繁榮發展,凝聚了一代代優秀史學研究人才,形成了牢固的學術共同體,在傳承弘揚中原歷史文化、培養史學人才,推進我省史學研究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朱紹侯先生是傑出的歷史學家。他目光如炬,視野巨集闊,有著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和現實責任感,關注的是國家民族的大問題,做出的是惠及學林的大學問。他的軍功爵制研究論著享譽海內外;他在90多歲高齡時主持完成的今注本《宋書》,成為“今註本二十四史”這項浩大文化工程的傑出成果之一。鑑於朱先生在歷史研究領域,尤其在《今註本二十四史》編纂期間所表現出的令人敬佩的學術精神與史學貢獻,中華文化促進會和香港鳳凰衛視授予朱紹侯先生“2012中華文化人物”榮譽稱號。朱先生還心繫我省地方文化建設,考證濮陽為帝舜故里、尉氏縣為蔡邕故里,主持《河南文化大典·人物卷》的編寫,指導編纂《洛陽市志》《嵩縣通史》等工作,為弘揚河南地域文化做出了巨大貢獻。

朱紹侯先生是傑出的教育家。他誨人不倦,幾十年如一日,耕耘於三尺講壇,為師生傳道授業,答疑解惑,廣受愛戴敬重。朱先生不僅在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長期從事教學工作,也曾受聘國內多所高校的兼職教授,培養了一大批國內知名專家學者,可謂德音宣四方,桃李滿天下。朱先生主編的十院校本《中國古代史》,至今仍嘉惠後學,是全國60%以上高校歷史學子的本科教材。

朱紹侯先生是傑出的出版家。他篳路藍縷,創辦河南大學出版社,是河南大學出版社的首任總編輯。在任期間,朱先生編輯出版了《漢碑集釋》等多部重要學術著作,為河南大學出版社權威地位的確立奠定了早期基礎。朱先生還擔任過史學會主辦刊物《史學月刊》的編輯和顧問,為《史學月刊》的建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朱紹侯先生的一生,是偉大的一生,光輝的一生,為中國歷史研究不懈奮鬥的一生,他的豐功偉績和高尚品德永遠銘記在我們心中。

嵩山瘞玉,與三教先聖論道;天中駕鶴,同五岳神仙娛遊。

朱紹侯先生千古。

癸卯年憑弔朱公紹侯先生祭文

暢國良

年華如駛,光陰急景;倏爾一春,遺芬余榮。

時維溽暑,麗日薰風;追念鴻儒,緬懷朱公。

遼河水泱,人傑地靈;七星山峻,雛鳳清聲。

丙寅暢月,明賢誕生;家徒四壁,茹檗飲冰。

穎悟絕倫,入泮九齡;課餘賈鬻,補苴家用。

字學輟業,委身童工;手不釋卷,圓木以警。

丁辰丙戌,天高日晶;困鳳張翼,潛蛟騰踴。

攻苦食儉,積雪囊螢;瀋陽師範,夙願作成。

再接再厲,奮楫篤行;東北大學,銜膽棲冰。

焚膏繼晷,致知力行;研精歷史,玉汝於成。

甲午酣春,惜別鄉井;初階河大,辛勤力耕。

朝乾夕惕,身直行正;孕育桃李,教化遺宗。

秉德無私,淡泊利名;播以六藝;授以六經。

樹谷樹木,下帷講誦;春風化雨,文氣貫通。

嚴謹務實,不辱使命;胸襟五常,修齊治平。

為國育才,久久為功;披肝瀝膽,精神永恆。

天輔明德,地助嘉行;人倫之教,滂霈無窮。

筆耕不輟,夜寐夙興;《廿四史注》彪炳汗青。

鴻篇巨制,氣勢恢巨集;《軍功爵制》永載史乘。

著作等身,群流仰鏡;主編《宋書》,耄耋高齡。

研考秦漢,獨見之明;稽證魏晉,金玉之聲。

主編古史,高校教程;刊行百萬,學界極功。

紹繼絕學,去蕪存精;踵事增華,君子固窮。

窮波討源,覃思研精;高視千載,論疏鮮明。

無韻離騷,當代史公;以德立範,皓首窮經。

胸懷天下,秉燭先行;照亮未來,以史為鏡。

謙卑自處, 薑桂之性;曠代之識,命世之英。

五車之學,老馬嘶風;八斗之才,學無止境。

百仞之塔,積沙而隆;千里之河,滴水而成。

乾佑勤奮,坤佐有恆;國家津貼,德業大成。

舉才唯賢,甄遴廉公升;中國史學,連任會董。

河南史界,久負盛名;擔綱會長,道遠任重。

極深研幾,撥亂反正;兩蔡本籍,取威定功。

三賢後學,景仰先生;癸卯忌日,拜揖謁陵。

懷思春露,祀典告成;伏維尚饗,大哉朱公。

吊朱紹侯先生仙逝一週年

馬現鋒

二零二二,七月廿三。

恩師朱公,駕鶴歸去。

驚悉噩耗,天地同悲。

日日思念,夜夜垂淚。

聆聽教誨,受益良多。

朱公紹侯,史學泰斗。

遼寧新民,寒門棟樑。

河大教授,歷史學家。

筆耕不輟,教書育人。

出版社長,河大首任。

獻計黌宮,碩果累累。

博古通今,學富五車。

工於史誌,精於考論。

辨章學術,考鏡源流。

史論纂輯,校書嚴謹。

耄耋之年,孜孜不倦。

開拓創新,誨人不倦。

學養深厚,著作等身。

潛心治學,成就卓著。

道德文章,垂範後學。

嚴謹務實,科學求真。

戊戌孟春,惠賜墨寶。

鏗鏘四字,蔡邕故里。

蔡邕父女,本籍論定。

屢蒞尉氏,刊立玄石。

尊崇蔡邕,公心奕世。

兩蔡文化,大力弘揚。

傳承文脈,不遺餘力。

人如秋菊,又似勁松。

情懷曠達,令人欽佩。

老而彌堅,立德樹人。

時光荏苒,一年忌辰。

酹酒珍饈,奠祭國勳。

供稿:尉氏縣地方史誌辦公室。

作者:王廣成 馬現鋒。

“七月半不怕晴,唯恐七月半雨”,七月半將至,雨天有何預兆?

七月十五即將來臨,這是中國人傳統的中元節,也被稱為 鬼節 這一天,冥府的鬼門關會開啟,讓死去的親人回到人間與子孫團聚。然而,如果這一天下雨,就意味著什麼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每年的七月,都被中國人稱為 鬼月 其中最隆重的就是七月十五的中元節。雖然在北方,這個節日並不受人們的重視,但在南方,這個節日...

農曆七月十三

干支紀年曆法七月即申 地支 月,七月十三鬼節的開始蘊含著民俗文化故事,相傳此月為鬼月從月初始,鬼門關大門允許陰魂重返陽間,越是臨近七月半人間聚陰越多。傳承有說在這個月,若外出太陽下山之前必須回到家,不然易遇上不乾淨的東西,雖然沒有科學依據,但是有歷史根據。歷史數千載科學至今未有千載。這些信不信由你咯...

七月上旬十二星座運勢

七月上旬十二星座運勢。一句話運勢 白羊座 上半月財運不錯,事業上能得到長輩支援,想要買房或支付大筆開資的也會得到家了的幫助。金牛座 想法太多,但都沒有規整和具體方案,行動上容易被拒絕,也容易玻璃心。雙子座 上半月是學習的好時候,但要注意不被情緒和外界影響,多像他人取經學習。上半月可能會聽到一些好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