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文旅專家劉兵 研學遊成文旅圈「頂流」,鄉村研學如何做?

2023-07-25 01:07:05 字數 1799 閱讀 1022

隨著人們追求旅遊體驗的不斷公升級和文化認知的提高,研學旅遊作為一種蘊含有學術性、文化性、體驗性的旅遊模式,日益成為旅遊市場的熱門產品。在鄉村旅遊中,研學旅遊具有發掘鄉村文化內涵、提高遊客自我價值認知、促進鄉村振興等多重優勢,因此應得到更多的重視和推廣。

然而,作為近一兩年快速爆發的新熱點,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遊樂屬性大於研學價值、文化內涵不足、課程缺乏特色等。作為鄉村文旅的行業專家,國藝中聯科技集團董事長劉兵對鄉村研學有著獨家建樹,他認為,做好鄉村研學旅遊,要做好以下幾點。

1. 強化「研」和「學」的價值:鄉村研學旅遊需要突出研究和學習方面的價值,使之既有文化內涵,又能夠滿足遊客的學習需求。在研學旅遊活動中,我們應該從本土文化和歷史入手,打造出豐富的研學體驗專案,例如鄉村廟會文化、土家民俗文化、客家文化等,讓遊客能夠真正了解當地文化特色。此外,通過與當地學校、科研機構、文化遺產保護組織等合作,為遊客提供專業的講解和引導,讓遊客能夠獲得更加深入和系統的了解。通過強化「研」和「學」的價值,鄉村研學旅遊可以以學習和體驗雙重魅力吸引遊客,提公升遊客的滿意度和重複消費率。

2. 以參與性為導向:鄉村研學旅遊應以遊客參與為主導,倡導遊客自主探索、互動體驗和分享交流。遊客可以通過採摘、diy、體驗傳統手工藝等方式,深入了解鄉村生活和文化傳承,最大化地融入當地生活和文化。同時,我們應該注重遊客體驗的多樣性和個性化,讓每乙個遊客都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求定製旅遊計畫,營造出更具吸引力的參與性體驗。例如開設基於鄉村特色文化的體驗課程,組織戶外運動、文化節慶活動等,提供給遊客更多元化、個性化的選擇。

3. 突出生態環保:鄉村研學旅遊應注重生態環保,推行可持續發展,保護生態資源。我們應該通過設定自然保護區、開展環保教育、建立生態旅遊產業鏈等方式,加強保護當地自然生態環境,傳承當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同時,遊客也應該積極參與到生態環保中來,欣賞鄉村景色的同時,保持環境和社群的清潔,提高遊客的環保責任感和生態文明意識。

4. 創新旅遊產品:鄉村研學旅遊需要不斷推陳出新,開發出更有特色和創意的旅遊產品,增加遊客的新鮮感和興趣。為此,我們可以從當地文化、歷史、地理環境、產業特色等方面入手,創新旅遊產品,打造獨特的鄉村文化旅遊品牌。

5. 加強營銷宣傳:鄉村研學旅遊需要加強營銷宣傳,提公升遊客知曉度和滿意度。我們可以通過打造精品線路、設定旅遊**、加強網路、社交**等渠道的宣傳和推廣,讓更多的遊客了解鄉村研學旅遊的特色和優勢,進而提高鄉村研學旅遊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同時,遊客的反饋和口碑也非常重要,通過遊客的分享和推薦,推廣鄉村研學旅遊的魅力,吸引更多的遊客前來體驗。

劉兵表示,鄉村研學旅遊應該注重深度體驗和文化內涵的提公升,同時追求多元化和個性化的旅遊體驗,倡導保護環境和傳承文明的理念,通過創新和營銷推廣,增加旅遊產業的附加值,實現文旅融合、鄉村振興的目標。

旅博會掠影 文化創意推動文旅融合,打造鄉村旅遊新業態

9月16日,粵港澳大灣區文創大賽暨廣東鄉村旅遊優質專案推介活動在廣東旅博會國際文化旅遊館舉行。省文化和旅遊廳一級巡視員梅其潔出席活動,首批廣東省鄉村旅遊優質專案負責人 粵港澳大灣區文創大賽及聯盟代表 省內文創試點單位 文化旅遊相關企業及高校專業人士近百人參加活動。本次推介活動是2023廣東國際旅遊產...

“文旅 ”“農旅 ”深度融合走出鄉村振興“共富路”

8月的第乙個週末,作為呼和浩特市新城區敕勒川文化旅遊節系列活動之一的生態惱包 節如期舉辦,惱包村瞬間被樂迷們的歡笑 跳躍和尖叫聲填滿。3天時間,節共接待遊客超過30萬人次,總收入過億元 你印象中的鄉村是什麼樣的?是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還是禾田金黃,穀公尺飄香?其實,如今的鄉間田園魅力遠不止這些。近年...

走進袁家村 昭陵博物館 文旅探索 助力鄉村振興

7月13日,青衿致遠 社會實踐服務隊首先在龔玲老師帶領下前往鄉村振興典範 咸陽市禮泉縣袁家村進行實踐考察學習,深入體驗 關中鄉村振興發展模式 尋訪鄉村振興產業。到達袁家村後,社會實踐服務隊員們參觀了村史館,詳細了解了袁家村村民艱苦創業拔窮根 興辦企業奔小康 鄉村旅遊促跨越 三步走 規劃,並深有體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