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這裡是肅北! 草原盛會 那達慕

2023-07-20 21:21:30 字數 1771 閱讀 5525

「那達慕」,是居住在蒙古高原一帶的蒙古、鄂溫克、達斡爾等少數民族人民的盛大集會。「那達慕」是蒙古語的音譯,意思是「娛樂」和「遊戲」。一般在每年夏、秋季節舉行。大會期間,附近的牧民騎著馬,趕著車,帶著皮毛、藥材等農牧產品,成群結隊的匯集於大會的廣場,在會場周圍的綠色草原上搭起彩色蒙古包,進行歌舞娛樂、商品交換、聚會洽談等。

那達慕的前身是蒙古族的「祭敖包」。最早記載「那達慕」活動的是2023年用維吾爾蒙文(古蒙古文)銘刻在石崖上的《成吉思汗》。元、明兩代,射箭、賽馬和摔跤比賽結合在一起,從此形成「男兒三技」,成了「那達慕」大會比賽的固定形式。

現代,那達慕的內容主要有摔跤、賽馬、射箭、賽布魯、套馬、下蒙古棋等民族傳統專案,有的地方還有田徑、拔河、排球、籃球等體育競賽專案。有時候還有武術、馬球、騎馬、射箭、乘馬斬劈、馬競走、乘馬技巧運動、電單車等精彩表演。夜幕降臨,草原上飄盪著悠揚激昂的馬頭琴聲,篝火旁男女青年輕歌曼舞,人們沉浸在節日的歡樂之中。

摔跤:是蒙古族特別喜愛的一種體育活動,也是那達慕上必不可少的比賽專案。蒙古族的摔跤有其獨特的服裝、規則和方法,因此也叫蒙古式摔跤。摔跤手要身著摔跤服「昭德格」,其坎肩多用香牛皮或鹿皮、駝皮製作,皮坎肩上有鑲包,亦稱泡釘,以銅或銀製作,便於對方抓緊。摔跤手身著的套褲用各色綢料做成,寬大多褶,雙膝部位繡有別緻的圖案。著名的摔跤手的脖子上綴有各色彩條——「江嘎」,這是摔跤手在比賽時獲獎的標誌。

按蒙古族傳統習俗,摔跤運動員不受地區、體重的限制,採用淘汰制,一跤定勝負,以膝蓋以上身體部位先著地的一方為輸。參加比賽的摔跤手人數必須是2的某次乘方數。蒙古式摔跤技巧很多,可以用捉、拉、扯、推、壓等十三個基本技巧演變出一百多個動作。

賽馬:蒙古高原盛產著名的蒙古馬,能跑善戰,耐力極強。自古以來,蒙古人對馬就有特殊的感情,蒙古人從小就在馬背上長大,都以自己有一匹善跑的快馬感到自豪。賽馬專案一般包括:快馬賽主要比馬的速度,先達終點為勝;走馬賽主要是比賽馬步伐的穩健與輕快;顛馬賽是蒙古族特有的馬上競技表演專案。

蒙古族賽馬不分男女老少均可參加。少則幾十人,多則上百人,不論老少,一起上陣,大都不備馬鞍,不穿靴襪,只著華麗彩衣,配上長長彩帶,襟飄帶舞,顯得格外英武。

射箭:蒙古族射箭比賽分近射、騎射、遠射三種。近射時,射手立地,待裁判發令後,放箭射向箭靶,優者為勝;騎射時,射手騎馬上,在馬跑動中發箭,優者為勝。比賽不分男女老少,凡參加者都自備馬匹和弓箭。

那達慕是具有廣泛群眾性和娛樂性的傳統民俗文化活動,具有深刻的文化內涵,反映了蒙古民族的價值觀和審美觀。2023年5月,那達慕經***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肅北蒙古族自治縣的蒙古族群眾繼承和發揚了舉辦那達慕的傳統。除了官方、半官方組織的西部那達慕、絲綢之路那達慕外,各鄉鎮、各村也會組織那達慕大會。一些比較大的家族甚至會組織家族式的那達慕,但不侷限於本家族的人參加。一般在夏秋季草原最美的季節,各個級別的那達慕一場接著一場,成為吸引遊客到草原觀光旅遊的熱點。(趙彥成 /文 戴友春 康凱 /攝 )

這裡是最美人生後花園

天賜福地 武漢龍泉山孝恩園占地800餘畝,自建園以來,以做精品 優服務 走高階 塑品牌為發展理念,傾力打造人文藝術園林。經過近30年的積累和完善,已成為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規模巨集大 環境優美 服務周到 管理完善的人文紀念公園。文化勝地 靠山麵水的龍泉山孝恩園,浸潤著天地靈氣,這樣的滋養讓一座公墓如...

這裡是洱海,乙個美如畫的地方

洱海位於中國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的洱海市,是中國最大的高原湖泊之一,也是中國四大淡水湖之一。洱海以其壯麗的自然風光和豐富的文化歷史而聞名,每年吸引著眾多遊客前來觀光和度假。洱海的美景令人嘆為觀止。湖水清澈碧藍,周圍群山環抱,湖面上倒映著藍天白雲和青山綠樹,景色如詩如畫。在湖畔漫步,呼吸著新鮮的空氣,...

留學還在遠渡重洋,這裡是亞洲留學首選地!

全球形勢複雜多變,我們在選擇留學目的地的時候,既要關注優質的教育資源,又要選擇社會穩定 安全健康的地區留學,因此,新加坡自然而然就成為了很合適的留學目的地。又因其經濟發達 教育領先 生活宜居,還兼具在 家門口 的地理優勢,吸引了大批中國學子。作為全世界治安最好的國家之一,因其法律嚴格,新加坡的犯罪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