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權力參與市場調控

2023-07-23 22:16:07 字數 2091 閱讀 4680

當權力參與市場調控的時候,市場就被權力主導了。畢竟,權力本身有著征服的屬性,要征服一切,讓很多人都服從。於是,在自由市場的背景下,權力滲透進來,會對市場形成一定的影響。

計畫經濟時代,權力主導市場分配。物資並不充分,不能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需要,就需要權力來統一調配。或者說,權力自動擔負起了市場調節的角色,要深度介入市場行為,按需**,定量**,要人們限制慾望,限制消費,提倡節約,提倡存錢。而現在似乎大相反,市場經濟繁榮起來,權力作為背書出現,要為經濟發展創設良好的環境,提供充足的條件。不過,權力並沒有放棄市場,而是時時干預市場,並且要主導市場的走向。要是完全放開市場,就會滋生新的權力系統。現有的權力系統才不會輕易放棄已經管控的市場,而是要時時規範,時時提出要求。

本來,自由市場有自己內在的運作規律,並不需要權力制衡,需要市場自動調節。有凱恩斯說的「無形的手」進行調控,而權力要控制一切,要控制商品的生產和銷售,即便創設了寬鬆的市場環境,也一定是在放鬆管控的時候,等待一些企業做大做強,而越是企業做大做強,就越是受到控制。或許,可以這樣說,「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企業越是強大,就越要擔當重大責任,謹言慎行,努力開拓進取。要是企業很小,也不至於承擔太多社會責任,更不會有什麼太多的限制,即便生產山寨產品,也照樣能夠賺很多錢。要是做大做強了,有了自己的品牌,就要變得謹慎起來。尤其是一些企業交的稅多了,受到的管控也就多了。畢竟,企業品牌已經走向市場,具有很大的市場影響力。倘若某種商品帶有某種危害性,不管是物質層面的危害性還是精神層面的危害性,都會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需要權力系統進行管控,不然造成了很大負面影響,再想補救就來不及了。就像古代皇帝提防那些富可敵國的富商一樣,總是覺得不對勁兒,要限制他們,還要防止他們出現一些投機倒把行為。因為他們的財富太多,只要投機倒把,就有可能造成**行為。要是他們招兵買馬,就有能力反抗朝廷。皇帝必須提防他們,並且把他們控制在一定的範圍之內。

很多經濟學家認為,市場並不是權力主宰的,而是有市場內在的規律主宰的。要是權力強力干預,就會造成很多問題。權利並不能完全主宰市場,也不能完全調節生產和銷售。市場供需並不以權力意志為轉移。權力只是做好保障就行了,沒必要干預市場行為。可是,權力放手的結果會造成市場壟斷的產生,一些大資本家會囤積居奇,從源頭上控制生產環節。就像一些大的網際網路銷售平台控制工廠,從而壓低**,給人們帶來了實惠的同時,也獲得了一定的市場定價權,而獲得一定的市場定價權,也就獲得了一定的市場。權力沒有過度參與,只是起到了一定的隱性作用。或者說,權力已經被資本滲透了,收買了,也就只能為資本服務了。但是,一旦網際網路銷售平台做大做強之後,要壟斷生產和銷售市場,壟斷金融市場,就會遭到權力的打壓,不然資本家做大做強之後,控制了市場,操控了金融,也就控制了經濟基礎,進而成為萬民敬仰的經濟之神,甚至會競選**,獲得至高無上的政治權力。

權力系統內的**並非吃閒飯的,而是時時提防,防止一些過度的商業行為發生,還要打擊一些投機倒把行為,打擊操控市場、**金融等行為,營造公平交易的市場環境。只是,權力在維護市場秩序的過程中會和資本打得火熱,迅速被資本收買,甚至會為了資本說話,為資本站台,為資本賣力銷售。正是權力為了發展經濟故意放寬管制的時候,資本適時滲透進來,腐蝕一些**,拉他們下水。並非一些**素質差,而是看到了市場寬鬆的環境,也看到了寬鬆的管控,就敢於貪腐了。也就是說,營造寬鬆市場環境的同時,也營造了寬鬆的權力系統,於是,市場開放了,經濟發展了,權力系統內部的腐敗也跟著發展了,愈演愈烈,貪腐程度讓人咋舌。

要想規範權力系統不是很難,但並沒有完全得到規範,畢竟,權力已經完全滲透到市場,和資本融為一體,甚至難解難分。拆分權力,就會拆分市場,或者說拆分市場就會拆分權力,要是沒有壯士斷腕的機構改革決心,基本上不能改革權力系統,也不能有效規範市場行為。

或許,權力干預市場的行為本身就是過激的,或者說是錯誤的。要相信市場的調節作用,而不能讓權力過度干預,不能***結,亦官亦商,也不能完全放任不管,需要有乙個透明且公平公正的制度保證,才能營造和諧的市場氛圍,啟用經濟活力,也激發生產力的活力,產生良性的市場經濟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