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勢 金融業務轉型與運營諮詢業務公升級

2023-07-20 20:21:26 字數 5194 閱讀 4802

作者:世聯評估首發:瑞聯資信平台微信***

一、背景

2023年3月20日,銀保監會發布了《關於規範信託公司信託業務分類的通知》(銀保監規〔2023〕1號),該通知將信託業務分為三大類:資產服務信託、資產管理信託以及公益慈善信託。明確了對金融服務於實體經濟,回歸本源,去通道、非標資金池,壓融資類信託的政策導向。

在此背景下,信託業風險突出的融資類業務持續壓降,並向投資類業務轉型。截至2023年4季度末,融資類信託規模為3.08萬億元,同比下降5,047.29億元,降幅為14.10%;佔比為14.55%,同比下降了2.87個百分點。投資類信託規模達到9.28萬億元,同比增長7,821.23億元,增幅為9.20%;佔比達到43.92%,同比增長了2.55個百分點。

信託資產按功能分類的規模及佔比

資料**:中國信託業協會。

2023年2月1日,全面實行**發行註冊制改革正式啟動。取消**監管機構對**發行和上市的審批,改為企業按照要求自主申報並公開披露相關資訊,監管機構進行核查並決定是否核准其發行和上市。註冊制代替核准制簡化了上市程式,降低了上市門檻,為優質企業開啟了上市通道,同時也為上市公司和擬上市公司提出了更高的挑戰與要求。

資管新規的實施、註冊制改革為股權類投資業務帶來大量機遇。股權類投資專案是非標業務轉型的重要出路之一,是信託機構業務拓展的新賽道之一;而註冊制的實施使公司上市程式簡化,退出渠道通暢,對未來券商業務提出新的挑戰。殊途同歸,面對新的市場機遇與轉型需求,信託和券商同時選擇pe投資業務作為行業轉型以及公司發展的突破口。

二、市場現狀

2.1 vc/pe投資現狀

2023年度受疫情、國際局勢等多重因素影響,整體vc/pe投資市場一直在底部區間徘徊。根據投中研究院季度資料,2023年1季度較2023年4季度pe/vc投資規模與數量依舊有所下降,投資數量由1,310例下降為1,241例,投資規模由411.91億美元下降為350.02億美元。但從投中研究院月度資料觀察,vc/pe投資案例與投資總規模呈現階梯式增長。雖vc/pe投資市場整體規模還在底部區間,但已有逐漸回暖的趨勢。

資料**:投中研究院。

2.2 信託轉型現狀

據執中zerone資料顯示,2023年1月至2023年9月期間,共有27家信託機構(含信託計畫)作為lp出資了72只已在**業協會備案的**,出資金額已超420億。2023年下半年以來月份,中航信託、百瑞信託、上海國際信託、華能信託、雲南信託、中誠信託、國投泰康信託等數十家信託公司參與投資**。10月,重慶信託再發s**;11月,五礦信託與kkr聯合設立**。大量股權投資**注入資本市場,pe/vc投資專案已經是傳統金融機構的重點賽道。

2.3 券商直投業務現狀

2023年12月30日,中國**業協會發布了《**公司私募**子公司管理規範》和《**公司另類投資子公司管理規範》加強對券商直投業務的監管。要求外部資金不得低於80%。2023年2月1日,全面實行**發行註冊制改革正式啟動,全面註冊制代替核准制。

由此可見,pe/vc業務膨脹以及券商直投業務增長,是結合「金融應支援實體經濟發展」,「脫虛向實」,「扶持小微企業」的政策,在基於對政策的深刻理解基礎上的金融轉型與創新,是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偉大戰略的具體體現。配合國家政策與戰略,進行業務創新是金融機構的生存之道。

三、業務模式

基於市場發展現狀以及股權類投資專案自負盈虧特質的分析,不難看出,新的業務模式對券商與信託機構的投資管理能力與管理效率也帶來了新的挑戰。

對信託機構來說,股權類投資專案具有高風險、高回報的典型特徵,為降低非系統性風險,信託公司需要紮實推進管理和服務能力建設,提公升戰略規劃、財務管理、運營管理和風險控制的能力。

對券商來說,由於直投業務的監管趨嚴、企業上市程式簡化,專業化的投後管理運營、完善的風險預警機制、以及直投業務管理成本的增加成為券商新的業務痛點。券商需要通過pe投資提前了解企業狀況,選擇專業人員與企業管理層保持緊密的聯絡,執行風控標準,並提供必要的資源和支援,使券商在ipo前降低甄別優質企業的成本,確保順利ipo,保證市場接受度,推進公司良好發展,形成良性品牌效應。

金融機構推進股權類專案獲得投資收益,必然會帶來金融機構新的風險管理的挑戰以及降低管理成本的訴求。此時,引入專業的風險管理機構,提公升投後管理專業度成為金融機構的必然選擇。

在此基礎上,股權類專案的推進會增加金融機構對運營監管和投後諮詢的需求。由於股權類專案資金投入期較長,且行業廣泛,對運營監管及投後諮詢提出更大需求。根據不同委託方的監管需求,瑞聯提供多樣化產品與服務,該種業務模式分為單個標的企業的投後管理以及券商直投業務多企業投資投後管理,詳細內容如下:

3.1 單個標的企業的投後管理

該業務模式以單個標的企業為監管物件,實施駐場監管。一方面對委託方(信託、資管、銀行等等投資機構)輸出全鏈條管理諮詢:投前盡調,投中策略制定,投後管理諮詢,輔助退出。另一方面針對專案方實行戰略規劃、財務管理、運營管理、法律合規管理。根據專案方所屬行業的不同,以現有監管原則為核心,以1人駐場+平台審核管理5人+n人不定期巡場的團隊配置,由短期投資的單個標的專案運營諮詢向可持續的企業長期運營監管諮詢提公升。動態把握過程風險,優化管理模式,提供增值服務。

3.1.1案例卡

1)【外貿租賃pe專案投後管理】-貨櫃租賃專案。

2)【城投新能源pe專案投後管理】-光伏電池生產專案。

3.1.2業務流程

3.2 券商直投業務投後管理

券商直投業務一般確定投資行業後,對非龍頭企業進行分散投資,管理難度大、管理廣度寬、管理成本增加。我司基於券商大資料模型及管理要求,滲入專案公司,對多個標的公司進行管控與監測,提供全方面的投資管理服務:行業政策分析、企業經營報告、協助完善風控模型與執行風控標準、配合輔助業務決策。對所有被管理企業進行標準化統一監控、管理與服務,提供最大化管理效能,並最小化管理成本。

3.2.1標準模式投後管理業務要素

3.2.2業務流程

3.2.3止損退出方案制定與執行

私募股權投資是一種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方式,券商重視止損與退出方案的制定與執行。因此需要與專業的投後團隊共同建立有效的止損機制,保證委託方的資金安全與收益。

1)協助制定止損策略:根據投資專案的風險程度和市場情況,在投前、投中、投後因需制定合理的止損標準和操作程式,及時採取止損措施。

2)監控投資專案:投後管理團隊及時、全面了解企業的經營狀況和市場環境,確保對企業和市場的變化有準確的把握。

3)及時通報止損決策:一旦發現投資風險,投後管理團隊需要及時向委託方通報,根據擬定止損策略進行執行。

四、現實意義

由於一系列的市場現狀與政策導向,金融行業進行結構性調整。傳統融資業務轉型以及大量金融創新業務開展,pe/vc投資市場以及券商直投業務的擴張,金融機構對投資管理需求也同步激增。瑞聯也順應市場變化,開拓創新,開發運營監管諮詢業務,與時俱進。

豐富業務型別,打造專屬品牌

融資類業務的壓降以及註冊制的實施,為瑞聯探尋更寬泛的業務範圍與更成熟的運作模式提供了契機。瑞聯使用一系列管理手段和方法,通過運營監管對投資企業進行全面管理和優化,實現企業長期增長和價值最大化。瑞聯以獨特的管理模式與業務創新,通過諮詢業務與投後管理業務的聯動,運營監管諮詢業務公升級,根據委託方的不同需求,提供相應的產品與服務,增強客戶粘性,形成穩定的盈利模式。

針對市場需求,拓展業務領域

在金融市場結構性改革中,金融機構打破原有業務路徑,嘗試新型金融業務。無論是投前盡調還是投後管理,都需要專業的管理諮詢團隊輔助,對不同產業、行業、企業資訊進行收集、梳理、整合,形成資源網路。瑞聯可以通過運營監管諮詢,來匹配企業持續性經營、金融機構長期持有股權的管理需求,在準確掌握監管公司的決策偏好、公司業務路徑等個性特徵的情況下,提供定製化的長期運營監管服務。

豐富金融投資生態鏈,提供全流程投資管理服務

從投前盡調到投後管理,再到輔助退出,提供全流程管理諮詢服務,運用專業的管理團隊,結合被投企業、行業實際情況,針對性輸出管理意見,將「監控」、「管理」、「服務」有機結合,動態把握過程風險,優化管理模式,提供增值服務,實現止盈退出。

綜上,註冊制的推行與信託行業的變化,為市場指出了新的發展方向。自2023年起,瑞聯深耕金融監管諮詢業務領域十多年,業務覆蓋全國4個直轄市、20個省份、80多個城市,目前同時在監管專案210+、累計服務專案460+、累計管理資金規模達到3400億+,業務規模增速近三年保持35%的增速。現在新的政策導向已經明晰,瑞聯將在新的市場**下,依託平台資源與強大的專業服務能力,充分挖掘市場潛力,致力於成為新領域的領路者,為客戶創造更大價值。

fin

本文作者:世聯評估,全國領先土地房地產、資產評估機構,擁有強大的評估師團隊,持有rics、mai、hkis等國際學會資質,致力專業持續領先,以前瞻視角深度解讀房地產市場,內容首發瑞聯資信平台***原創精彩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