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集中 農民進城與消化城市空房

2023-07-26 08:48:18 字數 1382 閱讀 4389

土地集中、農民進城,涉及由國情而形成的世紀難題;消化城市空房,涉及長期房地產經濟、土地財政所形成的經濟難題。

2023年底,中國實有耕地19.14億畝,農村人口約5億(不含進城務工人員)。美國有耕地近24億畝,農民只有320萬。兩國農民人均占有耕地的巨大差距,說明中國農民收入有多低!**總理2023年5月28日在記者會上說,“有6億人每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月收入1000元在乙個中等城市可能租房都困難”。這6億人大多數生活在農村。

中國是乙個小農耕種幾千年的傳統農業國家,農業生產力落後,農業人口太多,工業化起步太晚。發達工業國家,城市化率一般都在85%以上,有的達90%以上。中國民族復興大業,如確定城市化率為85%的目標,目前農村至少有3億人要進城生活,這個目標多少年才能實現?能不能加快速度?

目前城市裡,建成待售的民房、空置房、爛尾樓總共有多少?數字很難統計,種種跡象表明,再安排3億農民進城居住都夠了。新冠疫情3年後,房地產市場完全進入冬天,國家先後出台了那麼多刺激政策,鼓勵措施,無奈市場毫無起色,已經成為拖累經濟的老大難問題。

土地集中,農民進城,消化城市空房,三大艱鉅任務、三大難題擺在面前,有何妙招?

近年一些城裡公司、有錢人到農村大量租種土地,使我們聯想到,國家可安排政策,在一些條件具備的地方,將三大事項結合起來運作,會大大加快解決這三大難題的速度,加快城市化程序。

具體設想是:

國有企業、民營企業、由社會資本組建的農業公司,基於自願到農村大規模租種土地,原承包土地的村民交出土地,同時交出宅基地。村民交出的、由公司租種租用的耕地、宅基地,由村集體所有變為國家所有。交出“兩地”的村民,由**在城裡免費安排住房,即村民的“兩地”置換成城裡住房。年滿60歲的村民享受養老待遇,不滿60歲的由**安排就業。

租種土地的公司與**土地管理機構簽定長期租種合同,所交付的租金,由**在。

三、四線城市及縣城租賃滯銷的居民樓、空置房,作為無償分配給進城村民的**。

安排一系列配套政策,銜接所有環節,也需要動員社會捐款等籌資渠道,增加**的資金。

順利運作起來,會看到農村大量行政村迅速消失,代之以農業公司、農場。

期待這一設想能迅速變成現實,加快解決三大難題,加快城市化程序。

農民收入過低,大量土地拋荒,中國農民的新出路在哪裡?

隨著城市化程序的加速和經濟發展的不斷推進,中國農村人口外流現象日益嚴重。據資料統計,2022年全國外出農民工總量達到100007190萬人,其中跨省流動的農民工為7061萬人,相比往年減少了69萬人,而省內流動的農民工則增加了27萬人,呈現出越來越多的外出務工人員選擇留在家門口的趨勢。然而,農民工外...

農民在擔心什麼?小田並大田,土地再流轉,之後還能留下什麼

在農村土地流轉的過程中,小田並大田的做法被廣泛採用,使得農業生產效益得到了提公升。但隨著土地流轉的逐漸推進,一些隱藏的的問題也逐漸浮出水面。尤其是在土地流轉完之後,我們最擔心的是又什麼?土地流轉的過程中,小田並大田的做法使得土地資源被集中到少數農業經營者手中,這些經營者手中把握著大規模的土地資源,真...

一戶一田小規模試點,細碎化土地全面整改,農民相互轉告!

農村農田改造一直是乙個極其重要的議題,直接關係到糧食的生產和糧食安全問題。隨著城鄉一體化的推進,農村土地資源日益稀缺,因此有必要進行農田改造以優化土地利用結構,提高糧食產量和質量。為了讓廣大農民了解最新的政策舉措,筆者與農民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1 一戶一田 小規模試點 許多農民對於 一戶一田 政策的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