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雉和戚夫人 原配和小三的鬥爭

2023-07-23 19:46:04 字數 3195 閱讀 7390

戚夫人,劉邦的寵妃。劉邦死後,她被呂后砍去手腳挖去雙眼熏聾耳朵灌啞喉嚨,做**彘,放在廁所裡,慘不忍睹。呂后如此**地折磨戚夫人,狠毒殘忍為世人詬病。

其實,呂雉原本是個善良賢惠的女人。何以見得?

呂雉當初嫁給劉邦時,劉邦已經四十多歲,大呂雉二十多歲,是個既窮又醜的老混混,和白富帥一點掛不上邊的。呂公作主把女兒嫁給劉邦,呂母強烈反對。史料中沒記載呂雉的反應,可想,她一定也不滿意這門婚事,但卻聽從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乖乖地嫁給了劉邦。

呂雉嫁給劉邦的時候,劉邦家裡還有乙個拖油瓶——他和曹寡婦的私生子劉肥,也就是說,呂雉嫁過去就當後媽了。但呂雉和劉邦這個兒子相處很好,沒聽說她打罵劉肥。劉邦長期不在家,呂雉乙個人在家服侍公婆,照顧三個孩子(她和劉邦生的劉盈、魯元公主及繼子劉肥),還要下地勞動,對於一千金小姐來說,能做到這些真的不簡單。呂雉簡直具有乙個好女人的標配。

這麼個賢惠通情達理的女人後期何以黑化?

呂雉嫁給劉邦,就注定嫁給了不太平,注定有一段坎坷的人生。劉邦起義後,呂雉的日子可就不好過了。先是蹲秦朝大牢,然後又被項羽逮住,差點被項羽烹了。項羽要把劉邦的父親烹了,劉邦反應淡漠。被項羽追擊,劉邦多次把一雙親生兒女推下車,獨自逃命。可見,劉邦是個自私自利薄情寡義的人,別指望這樣的人會去營救自己的老婆。呂雉的心,慢慢地冷了。

更讓呂雉誅心的是,她在秦朝大獄和項羽營中受盡屈辱的時候,劉邦身邊已有美人戚夫人相陪,夜夜笙歌,換了誰,心裡都難平衡。她不能拿劉邦怎麼樣,他是皇上,想怎麼樣就怎樣,只能把無限怨氣灑到戚夫人身上:漢朝江山是我和劉邦辛辛苦打下的,憑什麼讓你橫空插進來撿了個便宜,而且還處處和我作對?

戚夫人,出生低賤,父母終生為奴,她的身份自然也是奴了。她和劉邦的相識還挺言情的。劉邦打了敗戰逃跑的時候為戚夫人所救,美人救英雄,兩顆孤寂的心自然撞出了火花。戚夫人生得美貌,性格溫柔,又善舞,自然得到劉邦的寵愛,一躍到了枝上成了鳳凰。呂雉是劉邦的賢內助,戚夫人才是劉邦的真愛。

戚夫人恃寵而驕,這自然為她以後被呂后**埋下了禍根。戚夫人到底有哪些事和呂雉結下了樑子呢?

首先,爭太子之位。戚夫人經常在劉邦面前哭泣,要他廢除呂雉的兒子劉盈太子之位,讓自己的兒子劉如意做太子。這挑戰了呂雉的極限。就像所有原配和小三的鬥爭戲一樣,小三搶去了男人本該給原配的愛,原配只能作退讓,至少她還擁有女主人尊貴的位置,擁有財產所有權。一旦這個位置芨芨可危,財產也被剝奪,她就要作不是魚死就是網破的殊死搏鬥了。幸好,劉邦要廢太子遭到群臣的反對,呂雉又採取張良的計策,請來"商山四皓″輔佐太子,才讓劉邦打消了廢除太子的念頭。但從此,戚夫人就讓呂雉產生了不安全感,非要欲除之而後快不可。

其次,魯元公主的婚事。

魯元公主嫁給了趙王張敖。說來其中還有一番曲折。劉邦從「白登山之圍」僥倖逃脫後,對匈奴是骨子裡的怕,他想把親生女兒劉樂,也就是魯元公主,嫁給匈奴王和親。但呂后不願女兒嫁到苦寒之地,百般阻攔,倉促地為魯元公主挑選附馬,最終選中了老諸侯趙王張耳的兒子張敖。魯元公主的婚事誰有拍板權?當然是她的親生父母了,也就是劉邦和呂后。問題就在這裡。

據說,當劉邦問魯元公主願不願意嫁給張敖時,魯元公主默不做聲。因為她沒見過張敖,加上姑娘家的羞澀,沒有輕率答應也在情理之中。這時,坐在一旁的戚夫人插話了,說公主默不做聲,就是默許了。劉邦當即說好。這是把公主的親生母親呂后當空氣呢。那呂后當時雖一言不發,心裡一定在暗下狠勁:「這小妖精,現在讓你得意。將來只要我得勢,第乙個弄死你!」

呂后不一定是個好皇后,但應該還算個好母親。誰動了她的一雙兒女,她還不要跟他拼命?

第三件事。劉邦想派劉盈去平定英布叛亂。那時劉邦身體有恙,韓信、彭越等幾個得力的大將已死,朝中就算派不出可打仗的大將,但也不至於讓文文弱弱、沒一點帶兵打戰經驗的十幾歲孩子劉盈,去對抗身經百戰的老將英布,那不是以卵擊石讓他去送死嗎?劉邦兒女心淡薄,這是事實,但也不至於不知道動了儲君就是動了國之根本的道理。聯想到前面劉邦動過廢劉盈另立劉如意為太子之念頭。假如劉盈戰死,誰是既得利益者?當然是戚夫人了和劉如意了!

所以,劉邦派劉盈率軍去平叛,以及將劉樂遠嫁匈奴,是不是戚夫人在他耳邊吹枕邊風的結果?不得而知。有一點是肯定的,搬掉這兩顆絆腳石,她的兒子就可順利登上王位寶座了。

當然,後來在呂后的百般哭鬧下,劉邦放棄了讓劉盈去平叛的想法,親自掛帥出征(劉邦深覺欠呂雉的,所以經常讓著她)。也許戚夫人是冤枉的,但難保呂后不這麼想,不時時刻刻把戚夫人當假想敵。你想,有朝一日,呂后得勢,會有戚夫人好果子吃嗎?

以上幾條,有些雖然沒有根據,但只要第一條,就足夠讓呂雉恨上戚夫人。戚夫人結局如此悲慘,其實是咎由自取。假如她能審時度勢,認清做小三的位置,謙讓本份,不挑戰呂后的權威底線,她或許還能保全自己。劉邦死後,呂雉雖然狠命折磨戚夫人,但並沒有處置劉邦其他妃子,還善待薄夫人,准許她和兒子劉恆一起呆在他的封地,還賜號「代王太后」,這和薄夫人的低調是有很大關係的。

當然,也許有人要說,薄夫人正如她的名字一樣,一生涼薄,只受過劉邦寵幸一次,就受到冷遇,呂雉自然不會把她當情敵,所以才得到保全。

即便如此,集劉邦萬千寵愛於一身,是戚夫人的優勢,也是劣勢。失去劉邦這個靠山,她輸得很慘,但還不至於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這時的呂后沒想去殺她,只讓她剃光頭發去舂公尺,她的兒子劉如意仍在做她的趙王。偏偏這個母親不能委屈求全忍辱負重,舂公尺時還淒淒艾艾地唱歌:

子為王,母為虜。終日舂薄暮,常與死為伍。相離三千里,誰使告女。」

隔牆有耳,戚夫人的身邊自然會布滿了呂后的眼線。這歌聲是她和兒子的催命符,終於讓呂后動了殺他們母子的心!假如戚夫人能隱忍,能服軟,最終的勝利者就不一定是像黑馬一樣衝出來的劉恆即後來的漢文帝了!

論心機,這個小三鬥不過原配,偏偏又這麼愚蠢,把兒子也坑了!可憐!可悲!可嘆!

張愛玲說:「如果你知道過去的我,就會原諒現在的我。」呂雉由乙個善良的女人一步步走向毒婦,歷史可能不會原諒她。但她要保護一雙兒女,其為母之心可鑑。假如戚夫人得勢,她和劉盈的日子同樣未必好過。呂雉後期走向偏激,為了鞏固政權,**地讓劉盈看"人彘",逼劉盈娶外甥女張嫣,導致一雙兒女英年早逝,外甥女也鬱鬱而終。呂雉也得到報應了。這場血雨腥風的鬥爭沒有贏家!

歷史已落下了帷幕,所有的愛恨情仇已被雨打風吹去!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戚夫人被呂雉做成人彘,為什麼都說她是自作自受?

戚夫人被呂雉做 彘,是乙個歷史上備受爭議的故事。戚夫人以其美貌和才藝吸引了漢王劉邦的注意,成為他最寵愛的妃子。然而,戚夫人並不滿足於這樣的地位,她渴望成為太后,改立自己的兒子為皇太子,這對劉邦的髮妻呂雉來說是乙個威脅。呂雉智謀過人,她找到智囊團張良,採取了一系列策略來保住自己和兒子的地位。最終,呂雉...

戚夫人被呂雉做成「人彘」還活著,她的生命力真的那麼頑強嗎?

呂雉是劉邦的原配老婆,而戚夫人則是劉邦已經有所成就之後的妃子,原本兩人之間相處並沒有什麼問題,呂雉對戚夫人也算是仁至義盡了,可惜戚夫人這個人心胸比較狹隘,再加上想法過於簡單,不斷得罪呂雉,導致在劉邦去世之後,戚夫人失去靠山,就被呂雉做成了人彘。人彘是一種極度殘忍的酷刑,很多人都覺得戚夫人是被呂雉將雙...

怎麼報警抓老公和小三

如果你決定報警抓住你的丈夫和小三的話,你首先要站的住腳,什麼意思呢?因為你直接報警抓丈夫跟小三,警察不會受理的,因為這屬於民事糾紛,你可以以重婚罪或者侵害你財產為由去報警,但是在這之前你要做這些 一 收集證據 在報警之前,確保可以提供相關的證據來支援你的指控。這可以包括 聊天記錄 聯絡歷史 同居地點...